偏压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应按其产生偏压的原因分别考虑。根据以往经验,在Ⅲ级及以下围岩,构造影响较大,则以()的具体条件进行

题目
单选题
偏压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应按其产生偏压的原因分别考虑。根据以往经验,在Ⅲ级及以下围岩,构造影响较大,则以()的具体条件进行计算。
A

地形引起的偏压为主

B

围岩压力

C

地质构造

D

施工原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背景材料:某双车道公路隧道,全长620m,地层岩性为石灰岩,地下水较丰富,有一条F 断层破裂带,隧道最大埋深490m,纵坡为-3%,其围岩级别及长度如下图所示。合同总工期为20 个月。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及该项目实际情况,施工前,相关人员经讨论分析确定隧道主要施工内容的进度计划指标为:Ⅲ级围岩70~90m/ 月,Ⅳ级围岩50~70m/ 月,Ⅴ级围岩30~50m/ 月,施工准备3 个月,隧道内沟槽、路面及附属设施施工3 个月。在开挖F 断层带时,出现了围岩掉块、塌落的现象。
问题:
1.从满足进度要求及经济性考虑,该隧道应布置几个工作面?工作面掘进方向如何设置较为合理?分别说明理由。
2.按照《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该隧道是否需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说明理由。
3.根据背景材料给出的地质条件,写出该隧道在地质方面存在的主要安全危险源以及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类别。
4.从地质构造机理分析F 断层施工出现围岩掉块、塌落的原因,并写出预测塌方常用的几种方法。


答案:
解析:
1.应布置一个工作面,因为按最低进度指标计算总工期为:(160 + 290)/70 +(60+ 60 + 50)/30 + 3 + 3 = 18.1 个月< 20 个月,因此按照单口掘进(即布置一个工作面)就能满足合同总工期要求。如果布置两个工作面,虽然也满足工期要求,但显然不经济。施工场地布置在出口,由出口向进口掘进较为合理,因为工作面设在出口有利于顺坡排水。
2.需要。因为该隧道穿越岩溶发育区,且V 级围岩连续长度达到60m(或超过50m)。
3.主要安全危险源为:溶洞、地下水、断层破裂带、洞口浅埋段。可能造成隧道坍塌、突泥突水等安全事故。
4.隧道穿过断层及其破碎带,或在薄层岩体的小褶曲、断层错动发育地段,一经开挖,潜在应力释放快、围岩失稳,小则引起围岩掉块、塌落,大则引起塌方。当通过各种堆积体时,由于结构松散,颗粒间无胶结或胶结差,开挖后引起坍塌。在软弱结构面发育或泥质充填物过多,均易产生较大的坍塌。预测塌方常用的几种方法:观察法、一般量测法、微地震学测量法和声学测量法。

第2题:

在岩层中开挖铁路隧道,下列说法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围岩压力是隧道开挖后,因围岩松动而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压力
B. 围岩压力是隧道开挖后,因围岩变形而作用于衬砌结构上的压力
C. 围岩压力是围岩岩体中的地应力
D. 在Ⅳ级围岩中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支持结构的刚度越大,其上的围岩压力越大

答案:A,B,D
解析:
AB两项正确,围岩压力是指地下洞室开挖后,围岩在应力重分布作用下,产生的变形或松动破坏,进而引起施加于支护结构上的压力,按作用力发生形态,围岩压力可分为松动压力、变形压力、膨胀压力、冲击压力等;C项错误,狭义上,圈岩压力是指围岩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压力,地应力是存在于岩体中来受扰动的自然应力,主要由构造应力场和自重应力场组成,因此围岩压力不是地应力;D项正确,刚度是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刚度越大,支护结构上的围岩压力越大,柔性支护可使围岩产生一定位移而使形变压力减小。

第3题:

以下公路隧道工程应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是()。

A、某隧道长1000m,其中V级围岩长度为350m

B、某500m长的黄土隧道工程

C、某浅埋隧道,其洞口存在偏压

D、某300m长的小净距隧道

E、某隧道长2500m,其中V级围岩段落最大连续长度40m,合计长度为700m


参考答案:ABDE

第4题:

量测断面及测点数量应根据围岩级别、隧道埋深、开挖方法等进行,Ⅲ围岩断面间距为()米;Ⅳ级围岩断面间距为()米。


正确答案:30~50;10~30

第5题:

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应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A.跨径200m的梁式桥
B.跨径350m的斜拉桥
C.特长隧道
D.浅埋偏压隧道
E.Ⅵ、V级围岩长度超过50m的隧道

答案:A,C,D
解析:
桥梁工程:
(1)多跨或跨径大于 40m的石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 150m的钢筋混凝土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350m的钢箱拱桥,钢桁架、钢管混凝土拱桥。
(2)跨径大于或等于140m的梁式桥,跨径大于400m的斜拉桥,跨径大于1000m的悬索桥。
(3)墩高或净空大于100m的桥梁工程。
(4)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的特大桥、大桥工程。
(5)特殊桥型或特殊结构桥梁的拆除或加固工程。
(6)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复杂的其他桥梁工程。
隧道工程:
(1)穿越高地应力区、岩溶发育区、区域地质构造、煤系地层、采空区等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黄土地区、水下或海底隧道工程。
(2)浅埋、偏压、大跨度、变化断面等结构受力复杂的隧道工程。
(3)长度3000m及以上的隧道工程,VI、V级围岩连续长度超过50m或合计长度占隧道全长的30%及以上的隧道工程。
(4)连拱隧道和小净距隧道工程。
(5)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隧道工程。
(6)隧道改扩建工程。
(7)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复杂的其他隧道工程。

第6题:

下列隧道地段必须进行地表下沉测量的是( )。

A.双线隧道、Ⅵ级围岩、埋深30m
B.双线隧道、Ⅱ级围岩、埋深20m
C.单线隧道、Ⅵ级围岩、埋深25m
D.单线隧道、Ⅱ级围岩、埋深15m

答案:A
解析:
浅埋隧道通常位于软弱破碎岩层,稳定性较差,在V~VI级围岩中,当隧道覆盖层厚度对于单线隧道小于20m、双线隧道小于40m时,施工中往往出现拱部固岩受拉区连通,这种拉裂破坏情况成为洞体稳定的主要威胁。必须进行地表沉降监控测量,预测可能发生的危险。

第7题:

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 应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 。

A.长度200m的钢筋混凝土拱桥
B.跨径350m的斜拉桥
C.特长隧道
D.浅埋偏压隧道
E.Ⅴ级围岩净距小于3B(跨度)的隧道

答案:A,C,D,E
解析:

第8题:

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应当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

A. 长度200m 的钢筋混凝土拱桥
B. 跨径350m 的斜拉桥
C. 特长隧道
D. 浅埋偏压隧道
E. Ⅵ、V 级围岩连续长度超过50m 的隧道

答案:A,C,D,E
解析:
桥梁工程安全风险评估范围包括:(1)多跨或跨径大于40m 的石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150m 的钢筋混凝土拱桥,跨径大于或等于350m 的钢箱拱桥,钢桁架、钢管混凝土拱桥;(2)跨径大于或等于140m 的梁式桥,跨径大于400m 的斜拉桥,跨径大于1000m 的悬索桥;(3)墩高或净空大于100m 的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安全风险评估范围包括:(1)穿越高地应力区、岩溶发育区、区域地质构造、煤系地层、采空区等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黄土地区、水下或海底隧道工程;(2)浅埋、偏压、大跨度、变化断面等结构受力复杂的隧道工程;(3)长度3000m 及以上的隧道工程,VI、V 级围岩连续长度超过50m 或合计长度占隧道全长的30%及以上的隧道工程;(4)连拱隧道和小净距隧道工程。

第9题:

弧形导坑留核心土法适以下( )隧道的开挖掘进。

A.Ⅲ~IV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
B.Ⅲ~IV级围岩三车道及以下跨度
C.IV~V级围岩或一般土质隧道
D.V级围岩、浅埋、大跨、地表沉降需严格控制的情况

答案:C
解析:
全断面法可用于I~Ⅲ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隧道开挖,台阶法可用于Ⅲ~IV级围岩三车道及以下跨度,弧形导坑留核心土法可用于IV~V级围岩或一般土质隧道。

第10题:

在深埋隧道中,对于围岩的水平侧压力的错误说法是()

  • A、I~II级围岩通常不考虑水平侧压力;
  • B、围岩愈差,水平侧压力愈大;
  • C、水平侧压力与围岩级别无关,为一恒定值;
  • D、水平侧压力不随深度增加而变化。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