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依止善知识才如理如法?你以前是怎么做的?今后有何打算?

题目
问答题
怎样依止善知识才如理如法?你以前是怎么做的?今后有何打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宋儒悟理甚深,行持又多与佛教戒律相符,然不信后有之说,依佛法言,身后应落何道?


正确答案:彼不信后有,却信前有,其注明德之性,而曰:‘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实亦信乎后有,鬼神为后有之一,诸氏既信二气,又注‘至诚如神’句,曰神谓鬼神,此皆人后有之事也。所谓夹岸桃花新雨后,马蹄无处避残红也。

第2题:

依书所言,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未知须弥山在何地何山?如世界如佛理所讲,即日月运行如何解释?


正确答案:须弥为世界中心,是指一个单位世界而言,此单位世界,环山为四个大星球,八个中星球,数万小星球等,下至空轮际,上至初禅天,是其范畴,我居之地,乃四大球之一,可知此须弥山非指此土矣。佛典所讲日月绕须弥山,若明此山不在此球,则日月运行,已无疑问。盖科学家以此地球属太阳系,佛典以此地球(南瞻部洲)属须弥山,中心目标虽异,其理与事则相通也。

第3题:

有些人认为:“佛法自学也可以,没必要去依止善知识。”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你是如何依止善知识的?


正确答案: 1)不正确。
佛法不可能以自力通达,自古以来的佛教历史上,没有一个人能以自力证悟。佛陀在《华严经》中亦云:“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譬如漆黑暗室中的宝物,同有灯火则无法照见,同样,佛法中的甚深教义,若没有具证善知识的开示,纵然你才华横溢、智慧超群,也不可能通达,更无法趋入解脱正道。
2)如堪布在课中所说,在我一生中,最幸运的有两件事:一是遇到了佛法;二是依止法王如意宝等很多具修证的善知识。
如今仍紧紧跟随堪布等具修证的上师闻思修行,所以非常珍惜这样殊胜的因缘。

第4题:

怎样依止善知识才如理如法?你以前是怎么做的?今后有何打算?


正确答案: 《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说,善财童子依止文殊菩萨时,文殊菩萨说过:“于善知识善巧方便,勿见过失。”所以,依止善知识时一定要观清净心。还有善财童子依止观世音菩萨时,心中作念:“善知识者则是如来,善知识者一切法云,善知识者诸功德藏。”故一定要视师如佛,视师为佛法的根本、功德之源。
另外,戒律中规定,如果弟子没有通达三藏,十年中要依止上师。十年以后,假如你学得可以,则可以离开上师,出外弘法利生;假如学得不行,还要继续依止。所以,依止善知识务必要长期。
我等应如是发愿:生生世世不离师,恒时享用胜法乐,圆满地道功德已,唯愿速得金刚持。

第5题:

邪淫有哪些危害?你是否犯过邪淫?今后打算怎么办?《善生经》的教言对你有何启示?


正确答案: 邪淫的危害:
1)印光大师在《寿康宝鉴里,讲了邪淫的十二种危害:害天伦、害人节、害名节、害门风、害性命、害心术、害风俗、害阴骘、害名利、害寿命、害祖父、害妻子。邪淫之人既寄存器了别人,也害了自己,而且世间护法神不会护持。
2)一不小心就容易违犯,尤其是和自己的妻子不注意也容易违犯。
3)身为在家人,应当从环境、时间的角度,了解邪淫的不同种类,然后将这些一并断除。
4)作为妻子要履行哪些职责,作为丈夫要履行哪些职责,通过《善生经》在这方面有了新的收获。

第6题:

怎样才能了解佛陀的功德?对此你有何打算?


正确答案: 佛陀的悲心和五道十地的广大功德,应该看一看《释迦牟尼佛广传》等论典,佛于多生累劫中,为了众生发菩提心,历经种种难行苦行,一般凡夫人根本无法想象。至于佛陀的无上智慧,可依靠因明的推理来成立佛陀为量士夫。

第7题:

人在死亡时会经历哪些痛苦?明白这些道理,对你有什么帮助?今后有何打算?


正确答案: (一)死亡时的痛苦:(可随个人情况做删减)人到了临终之时,躺在病床上不能起身,见到饮食无动于衷,面对美景视若无睹,他们因遭受死亡的摧残,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即使以往再有胆识、再有力量,如今也已消失殆尽。等候在他们前面的,唯有迷乱显现。死亡大限来临之际,即使亲友在四周团团围绕,也不可能延缓自己的死期,此时气息分解的痛苦,唯有自己一人感受。《入行论》亦云:“临终弥留际,众亲虽围绕,命绝诸苦痛,唯吾一人受。”《无量寿经》所形容的:“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死亡来临时,若是一个相信因果的人,忆及往日所造的恶业,定会痛心疾首,想到恶趣的苦难,又会异常恐惧。死亡这么突然地到来,令人措手不及,正如《地藏经》所云:“无常大鬼,不期而到。”想到来世的诸般痛苦,许多人只有在悔恨不已中,撒手人寰、往赴中阴。
尤其是罪孽深重的人,在弥留之际,忆起以前所造的罪业,此时一定害怕堕落恶趣。回想自己在自由自在时,没有修持对临终有利的正法,真是追悔莫及,禁不住手抓胸口,结果就在胸前留下深深的指印中完结了一生。当他们奄奄一息时,恶趣的使者就已来到面前了,在他的迷乱显现中,会看到牛头马面等阎罗卒,所有景象十分恐怖,一切感受都唯生痛苦。此时身体的四大内收,呼吸窘迫,上气不接下气,肢体颤抖,意识迷乱,白眼上翻、直直不动,这时候说明他已离开了人间。
(二)对我的帮助:了知一旦死亡来临,除了正法以外,再没有其他可仰仗的对象了。当我面临死亡的到来时,若有修行的境界,一旦四大隐没、迷乱显现时,会意念起密法的中阴窍诀,很清楚四大隐没、意识融入的整个过程。由于生前对此已了解过、准备过,故当这些迷乱现象一一呈现时,就能把握住机会,获得解脱。
(三)今后打算:
(1)去除贪着:在活着的时候,会尽量行持善法,不要去贪著毫无用处的亲友、地位、财产。
(2)铭记窍诀:铭记善知识所讲授的中阴窍诀,若能如此,一旦死亡的各种景象出现,就可以一一认识,并行持相应的修法了。
(3)集资净障:《杂阿含经》中讲:“老死之所坏,身及所受灭,唯有惠施福,为随己资粮。”衰老和死亡,定将毁坏我们的身体及所感受的一切,死时什么都带不走,唯有布施等功德才能相伴左右,成为前往后世的资粮。故我打算在有生之年,一定尽最大的努力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猛力忏悔往昔所造罪业。

第8题:

如发生火灾,你需要怎么做?


正确答案: 立刻拨打119报警电话,说明公司地址及着火部位。火灾较小拿灭火器及时扑灭。呼叫值班经理和办公室人员说明情况。引导顾客从安全出口有秩序的疏散。

第9题:

荣敦秋吉在圆寂前为弟子开示的教言,对你有哪些启示?你今后有何打算?


正确答案:藏地非常伟大的大成就者荣敦秋吉,临圆寂时给弟子留了两个教言:“希望大家从此以后,白天认真地闻思,晚上精进地修行。”说完便安详示寂了。法王如意宝对此经常引用,说:“在白天,你们要认认真真地辩论、讨论、听课、讲课,跟道友共同研讨佛法,在有智慧的人面前,掏出自己的邪分别念进行剖析,以遣除一切恶念和疑惑;晚上比较清净时,要对闻思的内容进行观想。”这是传承上师的教言,我们也应以这种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

第10题:

如何考察善知识?当你想依止一位善知识,如何确定他是值得依止的上师?


正确答案: 1.首先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他的信息。去网络查找你想依止的善知识的一切资料,包括生平、所在寺庙、依止过哪些上师、得到过哪些认证、上师的闭关经历、上师的根本上师是谁等。藏地的寺庙多为村庄附近,当地村民会很了解上师,你可以通过当地藏民了解。此外,还可以在网上查找上师参加重大法会的视频,以及上师的座次。
2.确认上师的身份后,需要创造多跟上师接触,多观察他生活中的言行举止,看是否如法。具有慈悲心的上师,周围会有很好的氛围,清净亲切。但如何能判断一位上师是否如法,也是需要我们多多闻思修,才能越来越具有辨别力。总之,与一位上师在佛法上结师承缘,是需要非常慎重的,一定要经过谨慎严密的观察。通常藏民依止上师,都会有至少七年的观察。我们身处汉地,就更应该更谨慎。不仅因为不慎重会让你走弯路,更是因为依止上师后退转诽谤,会给双方都带来极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