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6岁,上腹隐痛10余年,进食及服用抗酸药物后腹痛可缓解,近日再发上腹痛,今早解柏油样大便2次。依据上述情况

题目
问答题
患者,男性,36岁,上腹隐痛10余年,进食及服用抗酸药物后腹痛可缓解,近日再发上腹痛,今早解柏油样大便2次。依据上述情况,该病人最有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性,31岁。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10余年,用碱性药可缓解。2天来腹痛加剧,排柏油样便2次后疼痛减轻。可能的诊断是

A.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B.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

C.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D.胃癌出血

E.胆道出血


正确答案:C

第2题:

易先生,男,65岁,3年前起上腹痛隐痛,呈间歇性,通常于饭前或饭后4~5小时发生,进食后疼痛可好转。3天前上腹疼痛加剧,进食后不缓解,昨日解柏油样大便2次,故来院诊治。体查:腹软,中上腹有轻度压痛,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0×109/L,血红蛋白100g/L,尿常规正常,大便隐血阳性

目前病人的诊断是( )

A.上消化道出血

B.胃癌

C.急性胃炎

D.急性胰腺炎

E.溃疡性结肠炎


正确答案:A

第3题:

溃疡性结肠炎的腹痛症状临床上表现为

A.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阵痛,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

B.腹痛多为右下腹隐痛或钝痛,进食可诱发腹痛伴便意,排便后缓解

C.腹痛部位不定,以右上腹或中腹多见,夜间出现阵发性疼痛

D.腹痛多位于中上腹,进食后疼痛加剧

E.腹痛多位于脐周、下腹,为持续性隐痛或钝痛


参考答案:A

第4题:

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的特点不包括

A:腹痛剧烈而持久
B:常位于中上腹,并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
C:进食后疼痛加重
D:易被解痉剂缓解
E:可阵发性加剧

答案:D
解析:
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不易缓解。故选D。

第5题:

男性,40岁。上腹饥饿性隐痛反复发作10年,伴反酸、嗳气,进食和服用抗酸药物后可缓解。

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手段是( )
A.血清淀粉酶测定
B.腹部B超
C.内镜检查
D.腹部X线检查(立位)

答案:D
解析:
中青年男性病人,上腹饥饿性隐痈反复发作已10年,伴反酸、暖气,进食和抗酸药物能缓解,最可能的诊断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可能性大。患者在夜间突然上腹剧痛,迅速波及全腹,可能并发了溃疡病穿孔。空腔脏器穿孔,气体可进入腹膜腔内,立位腹部X线检查80%的病人可有膈下新月状游离气体。

第6题:

男性,40岁。上腹饥饿性隐痛反复发作10年,伴反酸、嗳气,进食和服用抗酸药物后可缓解。

该患者最可能患

A.胃十二指肠溃疡

B.慢性胆囊炎

C.慢性胰腺炎

D.胃癌


正确答案:A

第7题:

男性,40岁。上腹饥饿性隐痛反复发作10年,伴反酸、嗳气,进食和服用抗酸药物后可缓解。

患者于晚餐后4小时,突然上腹剧痛,迅速波及全腹,持续性。该患者可能发生( )
A.急性胆囊炎,胆囊穿孔
B.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C.溃疡病穿孔
D.急性胃扩张

答案:C
解析:

第8题:

胃癌的表现是

A.突发上腹部持续性刀割样剧痛,全腹紧张如板

B.常于傍晚呕吐大量宿食,无胆汁

C.柏油便.面色苍白.身软无力

D.进食后10~21MIN,上腹胀满.呕吐.心悸乏力

E.有规律的上腹痛转变为无规律的持续性隐痛


正确答案:E

第9题:

男性,40岁,上腹饥饿性隐痛反复发 作10年,伴反酸、嗳气,进食和服用抗酸 剂可缓解。
该患者最可能的疾病是,
A.胃癌
B.胰腺癌
C.消化性溃疡
D.慢性胆囊炎
E.慢性胰腺炎


答案:C
解析:
中青年男性,上腹饥饿性隐痛反 复发作10年,伴反酸嗳气,进食和服用抗酸剂可缓解,最可能的疾病是消化性溃疡,十二 指肠溃瘍可能性大。患者在夜间空腹时突然出现上腹剧痛,迅速波及全腹,可能发生的并发 症是消化性溃瘍急性穿孔。进行腹部检査,应有全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的腹膜炎体征, 空腔脏器穿孔腹膜腔内有气体,可导致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此最具诊断价值。为进一步确 诊应选择的检査手段是立位腹部X线检查,80%的病人可有膈下新月状游离气体。

第10题:

患者,女,45岁。反复发作脓血便10余年,此期间有时伴膝关节疼痛,多次大便细菌培养阴性,X线钡剂检查见乙状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变细。
该病腹痛的特点是
A.腹痛—进食—缓解 B.腹痛—进食—加痛
C.腹痛—便意—便后缓解 D.腹痛—便意—便后无变化


答案:C
解析:
①女性患者,反复脓血便10余年,有肠外表现(膝关节疼痛),大便培养无痢疾杆菌生长,可诊断为炎症性肠病。X线检查提示病变位于乙状结肠,因此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性大。克罗恩病多发于回肠末端,脓血便少见。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常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X线检查结果也不符合。慢性细菌性痢疾无肠外症状,大便培养常有阳性发现。②溃疡性结肠炎常有“腹痛— 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常伴里急后重。克罗恩病常表现为右下腹或脐周阵发性疼痛,常于进餐后加重,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肠结核常表现为脐周、下腹持续性隐痛或钝痛。慢性细菌性痢疾可有腹痛、 腹泻、腹胀等症状。③中毒性巨结肠、癌变、肠出血、肠梗阻都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其中,中毒性巨结肠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暴发型或重症患者,本例病程10余年,X线检査提示肠壁变硬,肠管变细,说明肠管管壁因纤维化而增厚,故发生中毒性巨结肠的几率很小。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