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时间应为(  )。

题目
单选题
用药时间应为(  )。
A

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

B

至少2~3周

C

体温正常后1天停药

D

咳止停药

E

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2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眼用药品的暴露工序的洁净区洁净级别应为( )


正确答案:D

第2题:

接受清洁-污染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应为:( )

A12~24小时

B24-48小时

C48-72小时

D2小时以上


答案:B

第3题:

现代药学发展经历的3个阶段依次是()。

A.以药品供应为中心的阶段;参与临床用药实践,促进合理用药的临床药学阶段;以患者为中心,强调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药学服务阶段

B.参与临床用药实践,促进合理用药的临床药学阶段;以患者为中心,强调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药学服务阶段;以药品供应为中心的阶段

C.参与临床用药实践,促进合理用药的临床药学阶段;以药品供应为中心的阶段;以患者为中心,强调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药学服务阶段

D.以患者为中心,强调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药学服务阶段;以药品供应为中心的阶段;参与临床用药实践,促进合理用药的临床药学阶段

E.以患者为中心,强调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药学服务阶段;参与临床用药实践,促进合理用药的临床药学阶段;以药品供应为中心的阶段


正确答案:A

第4题:

胰岛素是 患者的必需用药,最常见和严重不良反应为____。


答案:
解析:
1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

第5题:

WHO合理用药的标准是()。

A、处方的药应为适宜的药物。

B、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

C、正确地调剂处方。

D、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疗程服用药物。

E、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答案:ABCDE

第6题:

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是药物安全性监测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而复杂的工作,一般根据时间方面的联系、过往史、混杂因素、撤药后的结果以及再次用药的结果来判断药品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时间顺序合理,反应与已知的药品不良反应相符合,无法用并用药、患者的疾病来合理解释,停药后反应停止,没有重复用药。该因果关系应为A、肯定

B、很可能

C、可能

D、怀疑

E、不可能

时间顺序合理;与已知药品不良反应符合;患者疾病或其他治疗也可造成这样的结果。该因果关系应为 A、肯定

B、很可能

C、可能

D、怀疑

E、不可能

时间顺序合理;不能合理地以并用药和患者疾病来解释。该因果关系应为A、肯定

B、很可能

C、可能

D、怀疑

E、不可能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D

第7题:

不属于1987年WHO提出合理用药基本要素的是

A.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

B.正确的调剂处方

C.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用药时间服用药物

D.处方的药物应为适宜的药物

E.安全、有效、适当的合理用药


正确答案:E
1987年WHO提出合理用药基本要素:处方药应为适宜的药物;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正确的调剂处方;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用药时间服用药物;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所以本题答案选E。

第8题:

表皮外用药品暴露工序的洁净区洁净级别应为( )


正确答案:E

第9题:

医疗机构应为用药者提供( )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解热镇痛药用于退热,两次用药的间隔时间应为()

A2~4小时

B4~6小时

C6~8小时

D3~5小时

E5~7小时


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