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阶段儿童早期阅读行为与儿童进入学校后的()有很高的相关关系。

题目
单选题
学前阶段儿童早期阅读行为与儿童进入学校后的()有很高的相关关系。
A

读写成绩

B

口语表达能力

C

社会性发展

D

认知发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儿童与教育”领域有哪些主要目标是正确的( )

A.促进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

B.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5%。

C.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D.高级院校教育规模扩大,办学质量提高。

E.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提高,薄弱学校数量减少。


正确答案:ACE

第2题: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有哪些阶段与特点?


答案:
解析: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学前儿童而言,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

  (1)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区别出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具有性别概念。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二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儿童对他人性别的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大约2岁半到3岁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性别角色的初步知识,如女孩要玩娃娃,男孩要玩汽车等。

  (2)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此阶段的儿童已经能明确分辨自己是男还是女,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但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几乎不会认为这是违反了常规。这说明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还不很明确,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3)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孩子们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不能哭,女孩要文静、不能粗野等。但与儿童对其他方面的认识发展规律一样,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如一个男孩玩娃娃就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认为不符合男子汉的行为。

第3题: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可划分为()。

A.早期阅读行为的培养

B.倾听行为的培养

C.欣赏文学作品行为的培养

D.表述行为的培养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按发生地点分类的项目()。

  • A、家庭早期阅读
  • B、学校早期阅读
  • C、社区早期阅读
  • D、幼儿园早期阅读

正确答案:B

第5题:

学前阶段儿童早期阅读行为与儿童进入学校后的读写成绩()

  • A、存在很高的相关关系
  • B、不存在相关关系
  • C、存在一般的相关关系
  • D、存在很低的相关关系

正确答案:A

第6题:

早期阅读行为主要在于使学前儿童()。

A.学习认字
B.产生阅读兴趣
C.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掌握早期阅读的有关技能

答案:B,C,D
解析:
从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活动的目标出发,早期阅读行为主要在于使学前儿童产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掌握早期阅读的有关技能。

第7题:

早期阅读活动主要是为学前儿童提供阅读图书的经验,包括早期识字经验和早期书写经验。

A

B



第8题:

学前儿童是指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的统称,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和()

A出生前阶段

B婴儿阶段

C.幼儿阶段

D儿童阶段


参考答案:ABC

第9题:

学前阶段儿童早期阅读行为与儿童进入学校后的()有很高的相关关系。

  • A、读写成绩
  • B、口语表达能力
  • C、社会性发展
  • D、认知发展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儿童对同伴的行为能作出反应,并常常试图支配其他儿童的行为。这属于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阶段。


正确答案:简单相互作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