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磺胺类药物的优点及注意事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磺胺类药物的优点及注意事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磺胺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哪些?


正确答案:①泌尿系统损害,磺胺及其乙酰化物易在尿中形成结晶,产生尿道刺激和梗阻
②过敏反应,药热,皮疹
③血液系统反应,长期用药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④神经系统反应,少数患者可出现头晕头痛萎靡和失眠等
⑤其它:口服引起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肝损害,黄疸及胆红素脑病。

第2题:

简述藻酸盐敷料的特征、优点、缺点,换药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藻酸盐是从海藻中提炼的,它们是由柔软的无纺织纤维组成的,分为条状及片状两种,能够吸收20倍重量的渗液,当他们放于伤口时,与渗液作用形成凝胶,此凝胶能保持伤口湿润。
适应症:①部分到全层损伤的伤口②中到大量渗液③坑洞或窦道
缺点:①需要二层敷料②不能用于少量渗出或干性焦痂
使用方法:①按伤口大小裁剪②对于渗出少的伤口,可先用NS浸泡使用③使用薄膜作为二层敷料,保持伤口湿润及少量渗液④直接用于大量渗液伤口⑤渗液大量伤口外层敷料使用吸收垫⑥可条形藻酸盐填充坑洞伤口⑦通过NS冲洗移走敷料
更换频率:①通常12小时到4天
②根据伤口条件及渗出情况

第3题:

简述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正确答案:磺胺的结构与PABA相似,能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妨碍二氢叶酸的合成,使细菌核酸合成受阻,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第4题:

简述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理,掌握其抗菌机理有何理论和实践意义?


正确答案:磺胺类的抗菌机理为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使细菌不能合成二氢叶酸,最终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掌握磺胺的抗菌机理有以下理论和实践意义:
(1)使用磺胺要有足够的剂量和疗程,首剂要加倍,使药物在血中迅速达到有效抑菌浓度以对抗PABA;
(2)局部感染应排脓清创,否则磺胺药的作用将减弱;
(3)磺胺药忌与普鲁卡因、酵母片合用;
(4)人体能直接利用食物中的叶酸,核酸代谢不受磺胺类的干扰,能利用外源性叶酸的细菌对磺胺不敏感。

第5题:

应用磺胺类药物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磺胺嘧啶钠注射液,碱性强,遇B1、复方奎宁、磷酸氢钠等发生沉淀,因此不能合用注射。另外,静注时勿漏入皮下。
(2)外用时应彻底清除创面的坏死组织及脓汁,以免影响疗养效。
(3)全身酸中毒、肝肾病及溶血性贫血时禁用。
(4)不宜与普鲁卡因同时应用。

第6题:

简述研讨法的优点和难点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研讨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员围绕某一个或几个主题进行交流,相互启发的培训方法。
(1)研讨法的优点
①多向式信息交流。
②要求学员积极参与,有利于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
③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
④形式多样,适应性强,可针对不同的培训目的选择适当的方法。
(2)研讨法的难点
①对研讨题目、内容的准备要求较高。
②对指导教师的要求较高。
(3)选题的注意事项
①题目应具有代表性、启发性。
②题目难度要适当。
③研讨题目应事先提供给学员,以便做好研讨准备。

第7题:

简述水凝胶的特征、优点、缺点,换药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它们含有很高的水分,不能吸收大量渗液。
适应症:①部分或全层损伤②坏死或脱皮性伤口③小到中量渗液④水合作用,促进自溶性清创
缺点:①不能用于严重渗出伤口②不能用于感染伤口
更换频率:①通常12~48hrs②根据伤口条件和渗液情况

第8题:

简述银离子抗菌敷料的特征、优点、缺点,换药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银离子敷料能持续有效的释放银离子,减少创面;还能有效处理渗液和控制气味。
适应症:各种局部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缺点:不能用于银过敏的病人及磁共振检查的病人,使用时间不超过两个月。

第9题:

简述肝素抗凝剂的优点、用量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优点:(1)抗凝能力强;
(2)不影响血细胞体积
(3)不溶血。用量:1g/L水溶液0.5ml(37~50℃干燥);抗凝血5ml(相当0.5mg),注意:配后及时使用,不可久置。

第10题:

简述磺胺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SMZ和TMP合用的药理依据。


正确答案:1、泌尿系统损害,故服药期间因充分饮水。
2、变态反应,故有过敏使者禁用。
3、血液系统反应,长期用药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慎用
4、神经系统反应,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头晕、头痛失眠。慎用
5、其他,有消化道反应、肝损害。新生生儿或早产儿、孕乳妇应用,可能引起核黄疸,不宜使用。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