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某妨害公务案于2016年9月21日一审宣判,并当庭送达判决书。卢某于9月30日将上诉书交给看守所监管人员黄某,但黄某因

题目
单选题
卢某妨害公务案于2016年9月21日一审宣判,并当庭送达判决书。卢某于9月30日将上诉书交给看守所监管人员黄某,但黄某因忙于个人事务直至10月8日上班时才寄出,上诉书于10月10日寄到法院。关于一审判决生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真题]
A

一审判决于9月30日生效

B

因黄某耽误上诉期间,卢某将上诉书交予黄某时,上诉期间中止

C

因黄某过失耽误上诉期间,卢某可申请期间恢复

D

上诉书寄到法院时一审判决尚未生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ACD三项,《刑事诉讼法》第230条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10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5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05条的规定,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算在期间以内。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上诉状或者其他文件在期满前已经交邮的,不算过期。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满日期,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在押期间,应当至期满之日为止,不得因节假日而延长。本题中,9月21日一审宣判,并当庭送达判决书,上诉期从9月22日开始计算,最后一日是10月1日,因为10月1日是法定节假日,上诉期限顺延至法定节假日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即10月8日。看守所监管人员10月8日上班时才寄出,该上诉仍然有效,故上诉书寄到法院时一审判决尚未生效
B项,上诉期限为不变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的规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卢某婚后与妻感情不和,在认识了打工妹肖某后,以夫妻名义与肖某同居,并生有一女。如果卢某和肖某感情出现裂痕,欲与肖某解除同居关系,但肖某不同意。卢某准备向法院起诉。下列哪些说法是真确的?()

A.如果卢某仅起诉请求解除与肖某的同居关系,法院不应当受理卢某的请求

B.如果卢某仅起诉请求解除与肖某的同居关系,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解除

C.如果卢某仅起诉请求对同居期间的财产进行分割,法院不应当受理

D.如果卢某仅就女儿的抚养问题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应当受理


参考答案:B, D

第2题:

廖某系某机关副处长,无证驾驶汽车将行人戚某撞死。廖某为逃避刑事责任,给该车司机卢某28000)元,并承诺刑满安排工作,要卢某去公安机关投案,承认是卢某本人交通肇事。卢某拿到钱以后遂到公安机关自首。卢某人狱半年以后,事情败露。卢某的行为构成()

A.伪证罪

B.交通肇事罪

C.包庇罪

D.窝藏罪


参考答案:B

第3题:

黄律师在去看守所会见在押的王某时,王某的妻子李某请黄律师将200元现金转交王某,并将王某从看守所寄出的索要200元现金的明信片交给黄律师,以证明确系王某本人索要。对王某妻子的委托,黄律师应如何做?()

A.有王某的明信片且现金数额不多,可顺便代转

B.先将钱收下,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转交

C.带李某去看守所,让李某将钱交给王某

D.说明情况,让李某将钱送看守所转交


正确答案:D

第4题:

黄某倒卖文物案于2014年5月28日一审终结。6月9日(星期一),法庭宣判黄某犯倒卖文物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立即送达了判决书,黄某当即提起上诉,但于6月13日经法院准许撤回上诉;检察院以量刑畸轻为由于6月12日提起抗诉,上级检察院认为抗诉不当,于6月17日向同级法院撤回了抗诉。关于一审判决生效的时间,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6月9日

  B.6月17日

  C.6月19日

  D.6月20日


答案:C
解析:
《刑诉解释》第三百零八条规定,在上诉、抗诉期满前撤回上诉、抗诉的,第一审判决、裁定在上诉、抗诉期满之日起生效。在上诉、抗诉期满后要求撤回上诉、抗诉,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第一审判决、裁定应当自第二审裁定书送达上诉人或者抗诉机关之日起生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该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规定,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算在期间以内。本题中,撤回上诉、抗诉发生在上诉期满前,所以一审判决自上诉期满之日(6月19日为最后一日)起生效。【说明】本题司法部答案为C,但根据异议,此题选项D为正确答案。

第5题:

若法院经审理后,判决陈某赔偿王某3000 元医疗费,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

A.该人民法院当庭宣判该案,但在一周后才发送判决书

B.该人民法院定期宣判该案,宣判后次日发给判决书

C.该判决书送达至陈某住所地时,得知陈某已去外地打工,只有其妻昊某在家,法院便采用公告送达方式向陈某送达判决书

D 该判决书送迭至王某住所地时,王某已因另一案被劳动教养,法院便通过王某所在的居委会转交送选


正确答案:A
【答案】A
【详解】《民事诉讼法》第134 条第2 款规定,人民法院当庭宣判的,应当在10 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因此,A 选项的做法正确,B 选项的做法错误.《民事诉讼法》.第78 条规定,送达诉讼文书,位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其同住成年家属签收。C 选项中,陈某不在家可交其妻吴某代为签收。C 选项的做法错误。《民事诉讼法》第82 条第2 款规定,受送达人被劳动教养的,通过其所在的劳动教养单位转交。D 选项的做法错误。答案选A。

第6题:

某法院派其工作人员赵某向原告送达判决书,赵某将判决书交给原告指定的代收人李某签收。这属于何种送达方式( )

A.直接送达

B.间接送达

C.留置送达

D.代理送达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送达的方式。
直接送达是指由人民法院的送达人员将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法律文书直接交给受送达人或他的同住成年家属、代收人的送达方式。《民事诉讼法》第78条规定了直接送达,“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而留置送达是指在向送达人或者有资格接受送达人送交需送达的诉讼文书时,受送达人或有资格接受送达人拒绝签收,送达人将诉讼文书依法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地的送达方式。至于B、D两项都不是民事诉讼法上规定的送达方式。

第7题:

伍某因其丈夫在公安局看守所工作,所以与看守所的监管人员都很熟悉,一天,伍某接受在押重刑犯卢某亲属3万元钱,帮助卢某从看守所逃走。伍某的行为构成()

A.受贿罪

B.私放罪犯罪

C.逃脱罪(共犯)

D.私放罪犯罪和受贿罪


参考答案:C

第8题:

卢某与骆某因小事生隙,卢某为报复骆某,捏造了骆某贪污公款10000元,并写成大字报四处张贴,致使骆某名誉受到很大的损害。卢某的行为构成报复陷害罪。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卢某妨害公务案于2016年9月21日一审宣判,并当庭送达判决书。卢某于9月30日将上诉书交给看守所监管人员黄某,但黄某因忙于个人事务直至10月8日上班时才寄出,上诉书于10月10日寄到法院。关于一审判决生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一审判决于9月30日生效

B.因黄某耽误上诉期间,卢某将上诉书交予黄某时,上诉期间中止

C.因黄某过失耽误上诉期间,卢某可申请期间恢复

D.上诉书寄到法院时一审判决尚未生效

答案:D
解析:
选项 A 错误,选项 D 正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21的第二日起算。该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三、四款规定,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上诉状或者其他文件在期满前已经交邮的,不算过期。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满日期,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在押期间,应当至期满之日为止,不得因节假日而延长。据此可知,上诉期间的截止日原为 10 月 1 日,考虑到法定节假日的因素,应以 10 月 8 日为截止日。黄某在 10 月 8 日交邮寄出,并未超过上诉期限。选项 B 错误。上诉期限为不变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的规定。选项 C 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六十六条规定,当事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而耽误期限,依法申请继续进行应当在期满前完成的诉讼活动的,人民法院查证属实后,应当裁定准许。本案中,上诉期间并未被耽误,因此不适用该条规定。

第10题:

某法院审理了黄某强奸案,但并未当庭判决。后黄某在等待判决过程中意外死亡。而此时法院已经根据庭审过程得出黄某无罪的结论。对此,法院应终止审理。()


答案:错
解析:
终止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审判案件过程中,遇有法律规定的情形致使审判不应当或者不需要继续进行时终结案件的诉讼活动。题中法院已经得出黄某无罪的结论,不应终止审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