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马铃薯“抱窝栽培法”的技术要点。

题目
问答题
试述马铃薯“抱窝栽培法”的技术要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渠道混凝土防渗的适用条件、技术原理、技术要点。


参考答案:(1)适用条件。
大小渠道、不同工程环境条件都可采用,但在缺乏砂、石料地区造价较高。
(2)技术原理。
将混凝土铺设在渠床表面,形成一层不易透水的混凝土防渗层,以减少渠道在输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
(3)技术要点。
混凝土衬砌按施工方法分为现浇和预制两种。
对于现浇混凝土防渗时,其技术要点为:
①根据地质条件和方便施工来确定防渗衬砌断面形式及要素;
②选择适宜的结构形式和强度等级,一般大块平板现场浇筑,在南方地区板厚为5~15cm,北方地区为10~15cm,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10~C20,板间布置横向伸缩缝和纵向伸缩缝,并用沥青混合物或沥青砂浆油膏等进行填缝;
③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渠段,应设置排水垫层或开挖排水暗沟;
④按拉线放样、清基整坡、分块立模、配料拌和、浇灌捣筑、光面养护、渠堤处理等七道工序进行施工。
对于预制混凝土板防渗时,其技术要点为:
①按预制板施工机械及人工搬运要求确定预制板尺寸;
②清基测量、按设计断面结构整坡、打桩拉线放样;
③在铺设断面的坡脚与坡顶设置固定齿槽,在平行水流方向每隔15~20m设置一道混凝土隔墙;
④自下而上铺设,各预制板间留1~3cm的缝隙,用砂浆填缝。

第2题:

旱地马铃薯全膜高垄侧播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对于全膜覆盖栽培,出苗期间注意观察,发现苗与播种孔错位,应及时放苗,以防烧苗。在马铃薯出苗后视情况查苗补苗,拔出病苗。全膜覆盖栽培可在两株间打孔追肥,在植株封垄前,将留下的10㎏尿素采用追肥枪施到根部。追肥要视墒情而定,干旱时少用或不用,墒情好、雨水充足时适量施用,可保证植株生长健壮,以获得丰产。同时根据地下害虫情况,可以结合施肥拌入5%甲基异柳磷1㎏,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上述措施在开花前完成。马铃薯对硼、锌微量元素比较敏感,亩用0.1~0.3%的硼砂或硫酸锌,或0.5%的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水溶液交替进行叶面喷施,一般每隔7天喷一次,共喷2~3次,亩用溶液50~70㎏即可。

第3题:

试述注射时无菌技术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1.洗手,戴口罩。
2.铺无菌盘。
3.抽取药液不余、不污、不浪费。
4.针头、活塞不污染。
5.皮肤消毒以进针点为基点消毒,直径>5cm,待干后注射。

第4题:

地膜覆盖黑色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整地播种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黑色马铃薯生育期较短,需肥较集中,每亩撒施优质农家肥2000~3000㎏,二铵20kg、尿素20kg、硫酸钾10kg,施肥后将土壤深耕细耙。种植时宁稀勿稠,可按行距70cm开沟,沟深5cm,开沟时施入辛硫磷颗粒剂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按株距25~30cm进行播种,每亩保苗3500株左右。播种后及时镇压并整好垄形,喷除草剂后覆盖地膜。

第5题:

试述星野芳郎的技术进步模式理论的要点?


正确答案: ⑴星野芳郎把技术发展过程概括为局部性的改良和原理性的发展。星野芳郎认为,技术的原理性发展和局部性改良的交替前进,构成技术阶段性发展模式。
⑵当一种基于新原理的技术诞生时,它往往是不完备、不成熟的,包含着许多矛盾,局部性改良是逐个去解决矛盾,使新技术趋于完善并走上正轨,这是技术的渐进性发展。
(3)经过局部性改良,原有技术日益成熟,当它达到技术原理所允许的极限时,局部性改良就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这时人们期待着更新的技术原理出现。
(4)有了更新的技术原理,在它的允许界限内,又开始了局部性改良,不断提高它的效能,最后又达到了极限状态,又开始了另一次原理性发展的循环。

第6题:

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重施基肥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马铃薯是以地下块茎结薯为主要产品器官的作物,田间进行追肥很不方便。因此,必须注重基肥和种肥的使用。要求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kg,或生物有机肥70~100kg,保肥能力强,质地黏重的黏土或壤土,用氮肥总量的60%作为底肥;保肥能力差的砂壤土或砂土,用氮肥总量的40%~50%作为底肥,磷肥、钾肥及有机肥全部作为基肥,同时针对性补充锌、硼、锰等微肥作为底肥。

第7题:

试述马铃薯病毒病与退化的关系。


正确答案: 马铃薯退化的原因:一种认为是病毒侵染所致,另一种认为是高温诱发所致。现已证明,马铃薯退化与病毒有内在联系。在病毒充分侵染的条件下,高温起主导作用。

第8题:

试述繁殖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本题答案:(1)空怀期的饲养管理
在配种前1.0-1.5个月,应安排繁殖母羊在较好的牧地放牧,使母羊很快复壮以迎接配种,对个别体况较差者,要给予短期优饲。
(2)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①妊娠前期(妊娠前3个月)的饲养管理所需营养与空怀期基本相同,一般青草期放牧即可满足营养需求,不用补饲。在枯草期应补些青干草和适量精料。
②妊娠后期(妊娠最后2个月)的饲养管理这一阶段除放牧外,必须补饲。
(3)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①哺乳前期(1.5-2个月):前期一般正处于早春枯草期,单靠放牧不能满足母羊泌乳的需要,因此必须补饲草料,补饲量应根据母羊体况及哺乳羔羊数而定。
②哺乳后期(1.5-2个月):母羊以恢复体况为主,除放牧外,可酌情补饲。

第9题:

马铃薯品种陇薯5号的栽培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第一、选种催芽拌种,适早适密播种。挑选健康种薯,先进行晒种催芽,出芽后按芽切种,并用粉锈宁、宝大森等农药拌种;4月上、中旬播种为宜,一般4000株/亩左右,旱薄地2000~3000株/亩。
第二、早促快发管理,及时深厚培土。重施底肥并要氮磷配合,适量早施追肥,早锄草松土,早中耕培土,培土要深厚。
第三、割秧晒地收获,防伤防病贮藏。收获前一周割掉薯秧并运出田间进行晒地,收获时轻拿轻放避免碰伤,减少病菌侵染机会,防止贮藏期烂窖。
第四、抓好保种留种措施。建立种薯生产田,选优选健留种。

第10题:

试述干辣椒露地栽培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1.品种选择。适合作干椒栽培的品种应具备以下特点:果实颜色鲜红、果形细长、加工晒干后不褪色;有较浓的辛辣味;果肉含水量小,干物质含量高。
2.播种育苗。春季可利用阳畦或小拱棚等简易设施育苗,一般在当地终霜前50d播种,于3叶期分苗至营养钵中,苗龄60~70d。苗期管理同鲜食辣椒。
3.定植和定植后的管理。宜选择麦茬地等多年未种过茄科作物的生茬地,定植前每667m2施入优质农家肥3000kg,磷酸二铵20kg,草木灰100kg。干椒品种一般株形紧凑,适于密植。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距60Cm,小行距50cm,穴距25cm,每穴栽2~3株,每667m2可栽1.0万~1.5万株。定植缓苗后浇一次缓苗水,然后精细中耕蹲苗。门椒坐住后开始追肥灌水,促进开花坐果和果实成熟。后期应重视磷钾肥的施用。果实开始红熟后,控肥控水。
4.采收。为提高干辣椒的质量和产量,应红熟一批采收一批,晒干一批。采收时必须从两面看果,确实充分红熟才能采摘。采收应在午后进行,采下的辣椒立即移至水泥晒场铺放干草帘上晾晒,日晒夜收,5~6d即可晒干。然后根据收购标准整理、分级、出售。采收大约可持续3个多月,共可采收8~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