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马铃薯的灌水技术。

题目
问答题
试述马铃薯的灌水技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马铃薯的灌水技术。


正确答案: 1)幼苗期:在40厘米的土层内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左右。
2)块茎形成和块茎增长期:60厘米的土层内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0%左右。
3)淀粉积累期:60厘米的土层内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65%左右。

第2题:

马铃薯收获技术。


正确答案: 收获期:大部分茎叶由绿变黄时;选择晴天,土壤干爽时。防止烈日暴晒;避免薯块损伤;忌雨淋和受冻。

第3题:

小畦“三改”灌水技术,即()的灌水方法。


正确答案: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大畦改小畦

第4题:

试述马铃薯的贮藏技术。


正确答案: (1)菜用马铃薯的适宜贮藏温度3~5℃,但用作煎薯片或油炸薯条的应贮藏于10~13℃。贮藏的适宜相对湿度为85%~90%,避光贮藏,薯块照光或发芽后,茄碱苷含量急剧增高,对人畜都有毒害作用。
(2)收获后的薯块堆放在阴凉通风的室内、窖内或荫棚下,让薯块散热和蒸发过多的水分,促使伤口愈合。经过2~3周后马铃薯皮变得老化和干爽,愈伤组织形成,病腐薯块基本挑选干净,马铃薯可进行正式贮藏。 
(3)药物处理:氯苯胺灵(CIPC)粉剂的使用剂量为1.4~2.8克/千克,将粉剂撒入马铃薯堆中,扣上塑料薄膜或帆布等覆盖物,24~48小时后打开,经处理后的马铃薯在常温下也不会发芽。
(4)贮藏方法:
①通风库贮藏:一般堆高不超过2m,堆内设置通风筒。装筐码垛贮放,更加便于管理及提高库容量。不管使用哪一种贮藏方式,薯堆周围都要留有一定空隙以利通风散热。
②窖藏:用井窖或窑窖贮藏马铃薯,马铃薯不能装得太满,并注意窖口的启闭。窖内薯堆高度不超过1.5m,否则入窖初期易受热引起萌芽及腐烂。窖藏马铃薯易在薯堆表面“出汗”(凝结水),在严寒季节可在薯堆表层铺放草帘,以转移出汗层,防止发芽与腐烂。马铃薯入窖后一般不翻动,但在气温较高地区,因窖温也高,可酌情翻动1~2次,去除病烂薯块,以防腐烂蔓延。
③沟藏:沟深1~1.2米,宽1~1.5米,沟长不限。沟内堆薯不能过厚。
④冷藏:出休眠期后的马铃薯转入冷库中贮藏可以较好地控制发芽和失水,在冷库中可以进行堆藏,也可以装箱堆码。将温度控制在3~5℃,相对湿度85%~90%。

第5题:

试述对微灌灌水器的基本要求?你认为应如何选用灌水器?


正确答案: 对灌水器的基本要求
(1)灌水器要求的工作压力低,一般为30~150kPa(3~15m工作水头)。出水流量小。对于滴头,滴孔出水应呈滴水状,流量一般约为20~50L/h,常用的滴头出流量大约在50L/h左右。对于微喷头,应依栽种植物类别,要求雾化指标适当,出流量一般小于200L/h。
(2)出水均匀而稳定。
(3)抗堵塞抗老化性能好。
(4)制造精度高。
(5)结构简单,便于装卸。
(6)坚固耐用,价格低廉。

第6题:

怎样进行马铃薯的适时适量灌水?


正确答案: (1)播种到出苗&播种在潮湿土壤的薯块,即可发芽出苗。土壤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左右,有利于根系向土壤深层发展。若太湿会引起土壤和根缺氧,最终引起种薯腐烂,结构差的土壤,过多的雨水或灌溉会导致土壤板结从而延缓出苗。因此,出苗前最好不灌水。
(2)出苗到结薯期&应提供充足的水分以促进茎叶和根的生长。土壤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左右,促进茎叶迅速生长,后期降为60%左右。若水分过多,植株会产生许多的浅层根,生产后期表现对水更敏感;若缺水,会加快薯块形成,也会因品种抗旱性不同引而结薯数比较大的差别。天气出现干旱,出苗后应立即灌水。
(3)薯块增长期&土壤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85%,接近收获时降为50%—60%,促使薯皮木栓化,以利于收获。缺水将直接影响薯块的日增长率,诱发植株早衰和缩短作物周期,最终导致减产。另外,忽干忽湿的土壤条件并伴有高温会造成薯块二次生长,产生畸形薯,因此及时灌溉,平衡水分供给,有利于块茎正常生长,若田内积水,应立即排水防涝,以免造成块茎腐烂。

第7题:

马铃薯的小整薯播种技术可以有效防止马铃薯退化。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试述马铃薯病毒病与退化的关系。


正确答案: 马铃薯退化的原因:一种认为是病毒侵染所致,另一种认为是高温诱发所致。现已证明,马铃薯退化与病毒有内在联系。在病毒充分侵染的条件下,高温起主导作用。

第9题:

试述对微灌灌水器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灌水器要求的工作压力低,一般为30~150kPa(3~15m工作水头)。出水流量小。对于滴头,滴孔出水应呈滴水状,流量一般约为2.0~50L/h,常用的滴头出流量大约在5.0L/h左右。对于微喷头,应依栽种植物类别,要求雾化指标适当,出流量一般小于200L/h。
(2)出水均匀而稳定。
(3)抗堵塞、抗老化性能好。
(4)制造精度高。
(5)结构简单,便于装卸。
(6)坚固耐用,价格低廉。

第10题:

地面灌水技术是我们目前普遍采用的灌水方法。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