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NO3-N吸收与同化过程,影响因素.

题目
问答题
简述NO3-N吸收与同化过程,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以NO3-形式主动吸收
2经过硝酸还原作用分两步还原为NH4+,然后同化为氨基酸,再进一步同化。
3影响因素:
(1)硝酸盐供应水平当硝酸盐数量少时,主要在根中还原;
(2)、植物种类木本植物还原能力>一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植物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其还原强度顺序为:油菜>大麦>向日葵>玉米>苍耳
(3)、温度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也高,所以也可提高根中还原NO3--N的比例。
(4)、植物的苗龄在根中还原的比例随苗龄的增加而提高;
(5)、陪伴离子K+能促进NO3-向地上部转移,所以钾充足时,在根中还原的比例下降;而Ca2+和Na+为陪伴离子时则相反;
(6)、光照在绿色叶片中,光合强度与NO3-还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概念同化过程的五个阶段。


参考答案:概念同化的过程一般要经历五个阶段:(1)定义。即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给出它的定义、名称和符号。(2)分类。即对新概念进行特殊的分类。即讨论这个概念表达的各种特殊情况,用变式的方法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3)同化。即建立新概念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的联系,把新概念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中。(4)辨认。即给出正反例证让学生进行辨认,以使新概念与原有的有关概念进行精确分化,避免混淆不清。(5)应用。即把新概念应用到各种情景,使概念获得普遍的意义,并使有关概念形成一个融会贯通的有机整体。

第2题:

简述经皮吸收制剂的组成、分类和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正确答案: 经皮制剂的基本组成可分为5层:背衬层、药物储库、控释膜、黏附层、保护膜。经皮吸收制剂基本可分为膜控释型和骨架型两类。
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主要是:
①药物的性质:药物的溶解性与油水分配系数、药物分子量大小、熔点、药物在基质中的状态。
②基质的性质。基质的特性与亲和力、基质的pH值。
③经皮促进剂的影响。
④皮肤因素的影响。

第3题:

简述影响胆固醇吸收的因素。


正确答案:

第4题:

简述铁和钙在小肠的吸收过程。影响铁和钙吸收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铁的吸收:
① 吸收的部位: 十二指肠(吸收快)和空肠。
② 吸收的机制:(主动吸收)
小肠上皮细胞释放运铁蛋白(Tf)进入肠腔,与Fe2+结合形成复合物,再以运铁蛋白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进入细胞内,运铁蛋白在细胞内释放Fe2+后又重新释放入肠腔;
进入细胞内的Fe2+,一部分从细胞基侧膜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进入血浆,其余的则与细胞内铁蛋白(Ft)结合,暂时贮存在细胞内,当机体对铁需要量增加或血中铁含量下降时,再将Fe2+向血浆中释放。
VitC和胃酸可促进铁的吸收;
2)钙的吸收: 摄入的食物中,只有可溶性钙(CaCl2、葡萄糖酸钙)和离子钙(Ca2+)才能被吸收。
① 吸收部位:小肠和结肠,其十二指肠(酸度高)吸收Ca2+的能力最强;
② 吸收机制:
肠腔内Ca2+顺电化学梯度经纹状缘膜上的Ca2+通道进入细胞内,并在膜内表面Ca2+与小肠膜结合蛋白(IMCal)结合;同时还可与胞质内的钙结合蛋白(CaBP)结合(使Ca2+不能与胞内阴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盐);Ca2+也可贮存于线粒体中。肠上皮细胞基侧膜上有Ca2+泵(Ca2+-ATP酶),主动将细胞内Ca2+逆电化学梯度泵出至细胞间液再进入血液。 小部分Ca2+可在基侧膜通过Ca2+-Na+交换方式转运而被吸收。
Ca2+的吸收速率取决于机体对Ca2+的需求和VitD的供应,Ca2+的净吸收量与食物中钙含量有关 。

第5题:

作物是如何吸收和同化磷的?影响作物吸收磷的能力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作物可通过根系和叶片吸收多种无机磷和有机磷化合物,但主要吸收无机磷。作物吸收磷是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过程。根毛区是作物吸收磷的主要部位。磷是作物体内移动性最大的营养元素,可被反复再利用。磷的转运率可达吸收量的70%-80%磷肥可作基肥、种肥或早期追肥。
作物吸收磷的能力取决于根系、土壤、温度、水分等因素等。

第6题:

()指出,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过程是心理发展中的最重要的因素,即决定性的因素。


答案:皮亚杰

第7题:

简述影响吸收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富气量及温度;
粗汽油量和温度;
补充吸收剂量和温度;
中段回流量和温度。

第8题:

简述经皮吸收制剂的分类和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


正确答案:经皮吸收制剂基本可分为膜控释型和骨架型两类。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主要是:①药物的性质。药物的溶解性与油水分配系数、药物分子量大小、熔点、药物在基质中的状态。②基质的性质。基质的特性与亲和力、基质的pH值。③经皮促进剂的影响。④皮肤因素的影响。

第9题:

简述SHS过程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原料物性,原料成分配比、原料粒度、原料成分的结构、原料的混料方式以及原料的纯度等;样品压坯质量,燃烧过程外界参数以及外在辅助因素(电场能促进燃烧过程,增大燃烧波速,磁场,重力场)等。

第10题:

简述对起全身治疗作用的栓剂,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哪些,与口服相比有何优点。


正确答案:(一)影响栓剂发挥全身作用的因素:
1.生理因素:部位、pH值、生理状态(粪便)等
2.药物的理化性质:溶解度、粒径、脂溶性与解离度等
3.基质和附加剂的影响:基质的性质(药物与基质的溶解性相反时,有利于药物释放增加吸收),表面活性剂、透皮吸收促进剂。
(二)栓剂与口服剂型比较,有下列优点:
1.药物不受胃肠pH或酶的破坏
2.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可以直肠给药
3.药物直肠吸收可避免首过作用,而且可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性或副作用
4.药物在直肠吸收比口服的干扰少
5.栓剂的作用时间比一般口服片剂长
6.对不能口服或不愿口服的患者和儿童,用直肠给药较方便
7.对伴有呕吐的患者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