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所经历的阶段。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所经历的阶段。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1948-1953年:初步形成阶段;
(2)1953-1978年:“大统一”的金融机构体系
(3)1979-1983.8月:初步改革和突破“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
(4)1983.9-1993年: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初具规模;
(5)1994至今: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金融机构体系的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数学教育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简述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所经历的阶段。


正确答案: (1)1948-1953年:初步形成阶段;
(2)1953-1978年:“大统一”的金融机构体系
(3)1979-1983.8月:初步改革和突破“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
(4)1983.9-1993年: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初具规模;
(5)1994至今: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金融机构体系的阶段。

第3题:

简述新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犯罪发展的概况。


参考答案: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犯罪状况(1950-1955年)
从犯罪类型看
一是暴力性犯罪多;
二是反革命破坏案件多;
三是经济领域犯罪突出。
从犯罪人员看
一是,敌对分子多;
二是,惯犯、累犯多。
二、新中国社会治安最好时期的犯罪状况(1956-1965年)
第一,犯罪较之前一时期明显减少。
第二,犯罪类型结构中,反革命犯罪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
第三,犯罪成员中,青少年犯罪不断增多。
三、“十年动乱”时期的犯罪状况(1966-1976年)
第一,犯罪数量增多,发案率较高。
第二,财产犯罪多。
第三,青少年犯罪增多。
四、改革开放之后的犯罪状况(1977-1996年)


第4题:

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1)国际货币体系是指由习惯、历史沿革和一系列国际间磋商而形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
(2)现代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货币体系三个阶段。国际金本位制从1870年前后主要国家都实行国内金本位制度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燥发结束。布雷顿森林体系从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协定开始,到1973年终止。牙买加货币体系是指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逐渐形成的国际货币关系新格局,其标志是1976年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会员达成的《牙买加协定》,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

第5题:

建立、完善质量体系一般要经历质量体系的策划与设计,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质量体系的试运行,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四个阶段。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区域战略的变化经历的阶段有()

  • A、内地建设阶段
  • B、三线建设战略阶段
  • C、战略调整阶段
  • D、沿海发展战略阶段
  • E、协调发展战略阶段

正确答案:A,B,C,D,E

第7题:

DCS网络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DCS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先后经历了4个发展时期,具体划分为:
1)1975—1980年,初创期。此时的DCS通信系统只是一种初级局部网络,全系统由一个通信指挥器指挥,对各单元的访问是轮流询问方式。
2)1980—1985年,成熟期。采用局域网络,由主从式星型网络转变成对等式的总线网络通信或环网通信,扩大了通信范围,提高了传输输率。
3)1985—1990年,扩展期。在局域网络方面采用IOS的OSI开放系统互连的参考模型,使符合开放系统的各制造厂的产品可以互联,互通信以及进行数据交换,第三方软件也可以应用。改变了过去DCS各厂自成系统的封闭结构,DCS由原来的仅能应用发展到不仅能应用而且能开发。
4)1990年以后,诶能够络开放期。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和规程,即IEE802、IEE802.4、EEFDDI、TCP/IP或MAP等,使不同厂家型号、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可共存一个网络标准,达到产品互换、资源共享的目的。

第8题:

新中国的旅游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创业 开拓 坎坷 发展

第9题:

新中国教育法治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是1949~1966年。
二是1966~1978年。
三是1978年到现在。

第10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变化经历的三个阶段、每阶段特点、成因、认识。


正确答案:⑴新中国成立至60年代末: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为了控制中国,采取扶蒋反共政策,由于中共领导人民解放战争,打击了美国的战后亚洲政策,新中国成立,成为美国霸权政策的障碍,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政策;
⑵70年代起:中美关系改善。
70年代美国霸主地位动摇,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以及经济危机的打击,为了战略需要,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
⑶90年代至今:中美关系曲折发展。
美国等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在苏联和东欧奏效,促使美国加紧对华和平演变步骤;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以政治民主化、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向中国施加压力;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不仅增强了国力,而且中美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认识:
①资产阶级的本质,决定了美国不可能与中国建立真正的合作关系,美国不可能放弃对中国的和平演变战略;
②中国经济的发展,使美国资产阶级不愿意放弃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中美关系不可能回复到敌对状态;
③中美关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出现许多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