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新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犯罪发展的概况。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新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犯罪发展的概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中国物流管理发展的历史阶段。


参考答案:中国物流管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建国到1978年,可称为中国物流管理的“萌芽时期”。这一阶段,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与物流相关的采购、运输、仓储、包装等各环节相互独立,物流管理的思想几近于零。
第二个阶段是1979年到20世纪90年代初,可称为中国物流管理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物流管理的思想开始引入学术研究和实践领域,但对物流的认识和理解仅仅限于“物资流通”等相对狭小的领域,像西方国家那样理论上深入探讨物流管理对企业的积极影响,实践中借助新型管理思路实现企业优化管理的努力几乎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仍然没有进入企业管理者的视野。
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可称为中国物流管理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国内学界、业界对物流管理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向纵深方向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管理思想开始冲击中国业界、学界的原有观念,使得物流管理的理念在中国迅速普及,同时全社会兴起了官产学研的物流热,物理管理观念渐人人心,并且逐渐对企业经营产生较大的影响。

第2题:

简述中国广告发展的历史阶段。
80年代,中国广告在摸索中前行,1985年以后,中国的广告公司服务再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开始走向了一个以创意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发展阶段。我国引入“广告策划”的概念大约是在80年代中期。进入90年代,合资公司大批出现,外来资金带来的行业发展与整合,使得中国广告公司深受影响,跨国策划咨询公司也逐步踏入中国,中国广告行业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

第3题:

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正确答案:

第4题:

简述国际电视发展的概况和特点。


正确答案: 国际电视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开始通过卫星向邻国电缆电视系统播送新闻,标志着国际电视事业的正式诞生。到20世纪末,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开办官方、半官方的国际电视台,商业性的国际电视台更有上百个之多。
同国际广播相比,国际电视的发展进程有两个明显特点:
①民办先行,官办后上。国际电视是民办的商业台首先兴起,至今它们仍是这一领域的主力,政府掌管的国际电视机构是以后才出现的。
②新闻节目与娱乐节目并举。与国际广播以新闻时事为主的做法不同,国际电视的新闻节目固然影响巨大,娱乐节目更是丰富多彩,文化传播的比重比国际广播大得多。

第5题:

什么是宪法?新中国宪法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


正确答案: 宪法是一国法律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任务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政权的组织等内容,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
新中国宪法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1954年宪法。这部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为普通立法提供了原则和依据,为法制建设做出了贡献,是社会政治、经济处于过渡时期的产物。
(2)1975年宪法。左倾色彩浓厚,内容简单,规范疏漏,文词含糊,很不完善,是一部有严重错误的宪法
(3)1978年宪法。粉碎四人帮后颁布,左的遗毒未清,未能纠正文革的错误理论、政策、口号,是一部有明显缺陷的宪法,条文也不够完备严谨。
(4)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1982年宪法是改革的产物,它对我国的经济体制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加强了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宪法结构也作了符合世界宪法发展趋势的调整,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宪法。

第6题:

下列关于消防安全管理发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古代消防安全管理阶段是指先秦时代至鸦片战争之前的历史阶段

B.近代消防安全管理阶段是指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阶段

C.现代消防安全管理阶段是指新中国成立后至今这一历史阶段

D.现代消防安全管理阶段是指改革开放以后至今这一历史阶段


正确答案:D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7题:

简述《大公报》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正确答案: (1)1902-1916,英敛之时期,以宣传君主立宪为主。
(2)1916-1926,王郅隆时期,变成亲日报纸。
(3)1926-1949,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有全国影响的大报。
(4)1949年至今,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

第8题:

简述新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犯罪发展的概况。


参考答案: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犯罪状况(1950-1955年)
从犯罪类型看
一是暴力性犯罪多;
二是反革命破坏案件多;
三是经济领域犯罪突出。
从犯罪人员看
一是,敌对分子多;
二是,惯犯、累犯多。
二、新中国社会治安最好时期的犯罪状况(1956-1965年)
第一,犯罪较之前一时期明显减少。
第二,犯罪类型结构中,反革命犯罪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
第三,犯罪成员中,青少年犯罪不断增多。
三、“十年动乱”时期的犯罪状况(1966-1976年)
第一,犯罪数量增多,发案率较高。
第二,财产犯罪多。
第三,青少年犯罪增多。
四、改革开放之后的犯罪状况(1977-1996年)


第9题:

简述中唐诗歌发展的概况?


正确答案: “安史之乱”是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分水岭,对文学的变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使盛唐诗歌的理想色彩和浪漫情调迅速淡化,但它的意义主要在于开拓了诗歌个性化的创作道路,推进了唐代诗风的转变。杜甫把诗歌写实倾向推向了艺术的顶峰。他的诗“三吏”、“三别”、《春望》等最早也最全面、最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所造成的灾难,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被誉为“诗史”。从诗歌发展来看,李白结束了一个时代,杜甫则开启了一个时代。杜诗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艺术经验,为后来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对后世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大历(766—779)至贞元(785—805)初年,诗坛上多是平庸之作。韦应物、刘长卿及“大历十才子”是这一时期较重要的诗人。直到贞元元和(806—820)年间,诗坛上出现了革新的风气,掀起了诗歌创作的又一次高潮。艺术成就虽不若盛唐,但百舸争流,异彩纷呈,个性之鲜明,创作之丰富,又在盛唐至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尚险怪的韩孟诗派和尚浅俗的元白诗派。元缜、白居易除了在诗歌语言的通俗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外,还通过诗歌酬唱促进了格律技巧的纯熟。

第10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犯罪状况。


正确答案: 50-55年人民政权初建和巩固阶段。犯罪特点:初期犯罪率高,治安形势严峻,反革命政治犯罪突出,普通刑事犯罪常常同反革命犯罪交织在一起,经治理渐渐趋缓,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在治理中渐渐扫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