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杜甫《兵车行》与《石壕吏》为例,说明杜甫“哀时伤世,忧国忧民”的仁者胸怀。

题目
问答题
以杜甫《兵车行》与《石壕吏》为例,说明杜甫“哀时伤世,忧国忧民”的仁者胸怀。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杜甫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全面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反映了时代的面貌,特别是反映了他所亲身经历的时代的巨变和人民在动乱动乱中的痛苦,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需要对人民进行横征暴敛来维持也需要不断进行开边战争,以掠夺边疆兄弟民族的财富。《兵车行》这首诗就真实反映了当时的这一历史情况。这首诗就是诗人在咸阳桥边亲见亲闻的记录,不仅以惨不忍睹的具体景象,揭露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而且将揭露的矛头指向唐玄宗,诗人怀者满腔的愤怒对他们罪行进行了血泪控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石壕吏》这首诗写杜甫夜宿石壕村目睹官吏半夜抓丁的情形,通过老妇被抓,反映出当时民间已经无丁可抓的悲惨现实。诗人对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抱以深切的同情,但面对当时国难当头的危急形势,为了民族大义,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又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时刻以忧国忧民为己任的诗人来说,当时的心情是相当矛盾’而又无可奈何的。诗歌通篇句句叙事,完整的记述了事件的整个过程。其中没有一句直接的抒情和议论,但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强烈的倾向性完全融注在这平实的叙述中,且又鲜明而自然的流露出来,展现了诗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深沉情怀。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捕蛇者说》作者柳宗元、《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和《石壕吏》作者杜甫,都是唐朝人。 ()


答案:对
解析:

第2题: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出自()。

A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B杜甫《石壕吏》

C李白《从军行》

D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

第3题:

下面不属于杜甫“三吏”“三别”中的诗是:()

A、《新安吏》

B、《潼关吏》

C、《石壕吏》

D、《新丰吏》

E、《离家别》

F、《无家别》


本题答案:D, E

第4题:

以《石壕吏》为例,浅论杜甫叙事诗寓主观于客观的特色。


正确答案:杜甫擅长在叙事诗中,寓主观于客观,这也是他作品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杜甫在叙事诗中,非常善于克制自己的主观情绪,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在《石壕吏》中,主要内容写的是石壕吏深夜捉人应征的故事,通篇按时间顺序对事件进行客观叙写,娓娓道来,只有“吏呼一何怒”稍微透露了一点作者自己的爱憎,而这又是客观描写,然而,这样写将强烈的爱憎及讽刺寓于叙事之中,不言爱憎而爱憎毕现,更是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兵役制度的腐朽与罪恶,反映了广大人民在战乱年代的悲惨遭遇。杜甫运用此手法,使人更觉惊心动魄,哀痛感人。

第5题:

下列()作品是杜甫所作。

  • A、《杜陵叟》
  • B、《卖炭翁》
  • C、《蜀道难》
  • D、《石壕吏》

正确答案:D

第6题:

下列不嵐于杜甫所著的是( )

A、新婚别
B、长恨歌

C、登高
D、石壕吏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长恨 歌》是白居易的作品。

第7题: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出自杜甫的《石壕吏》。请问老妇人到了军营里可以做什么?


正确答案:“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描述了老妇人到了军营里可以做早饭。

第8题:

杜甫的名篇“三吏三别”包括( )

A. 《新婚别》《无家别》《临老别》

B.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C.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D. 《长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参考答案:BC

第9题:

杜甫的《石壕吏》中的老妇家有几个儿子去服役了?


正确答案:杜甫的《石壕吏》中的老妇家有“三个”儿子去服役了。

第10题:

下列哪个不是杜甫的作品()。

  • A、石壕吏
  • B、将进酒
  • C、望岳
  • D、春望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