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国民政府时期秘书工作的改革内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国民政府时期秘书工作的改革内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新时期秘书工作四个转变的内容。
(1)从偏重办文办事,转变为既办文办事,又出谋献策。
(2)从收发传递信息,转变为综合处理信息。
(3)从单凭老经验办事,转变为实行科学化管理。
(4)从被动服务,转变为力争主动服务。

第2题:

为什么说唐,宋时期是秘书工作的成熟时期
在隋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朝,其朝廷的秘书机构分置于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内,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一度设置政事堂为朝廷中枢的秘书机构,皇宫秘书机构则有翰林学士院,信访机构有匦使院,地方各级秘书机构健全。唐朝的秘书人员来源多样,素质颇高,职责分明,作用明显,对秘书官吏的考核制度化。唐朝以律令的形式制定了全面而详细的秘书工作制度,文书工作和档案开始分流,公文文体整齐,划一。
在宋朝,朝廷三省中的秘书机构专业化,形成为系列。皇宫的秘书机构翰林学士院继续发展,信访机构演进为鼓院,检院两个系统。秘书人员的选拔制度更趋专业化,文书,档案工作全面分离,秘书工作制度较唐朝又有发展

第3题:

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学校教育的管理举措


答案:
解析:
(1)训育制度。国民政府在对学校实行高压的同时,又通过建立训育制度对各级各 类学校实施严格管理。 (2) 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根据国民政府 教育部1937年1月颁发的《初级童子军管理办 法》对中小学校学生施行童子军训练。 (3) 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五卅惨案”以 后,基于民族义愤,大学院下令全国专门以上学 校一律增加军事教育课程。 (4) 中学毕业会考。1932年起,教育部开始 整顿全国教育,重点在中等教育。中学毕业会考 是整顿的重要措施与内容之一。

第4题:

简述王安石的经济改革内容。


正确答案:第一,经济行政机构的改革。设立新的财政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
第二,均输法。
第三,市易法。
第四,青苗法。
第五,募役法。
第六,农田水利法。
第七,方田均税法。

第5题:

简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提高军事委员会地位的措施?


正确答案: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授权军事委员会长执行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的“统帅陆海空军”的职权,指挥全民,负国防全责。同时,军事委员会内部领导体制及机构也作了较大调整,大大地提高了军事委员会的地位。
(1)改变领导体制。抗战前,军事委员会会除委员长外,设立副委员长和常务委员。抗战开始后,军事委员会取消了副委员长和常务委员,只设委员长1人,由陆海空军大元帅兼任,行使“统率陆海空军”职权。
(2)进一步扩大编制。抗战开始后,不仅平时直属国民政府的军事机构,如参谋本部、训练总监部、军事参议院等移归军事委员会管辖,而且行政院的军政部,海军部也归其兼领,另外,还添设了政治部,战地党委员会等机构。军事委员会堪称国民政府直属机关中最庞大的机关。
(3)进一步加重职权。抗战开始后,军事委员会不仅是最高军事机关,而且是统辖全国军民作战的大本营,凡军令、军政、军法、后勤、海军、空军、抚恤、军事人员铨稳衡考绩及奖惩、部队政治训练、政治农救会、民众军事训练等,均为其职权范围。此外,通过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还控制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人事安排和调动。可见,军事委员在抗战期间也发展成为国民政府中地位最高、权势最重的机关,它名义上直属国民政府,但实际权力远在国民政府之上。

第6题:

简述国民政府时期秘书工作的改革内容。
(1)1927年至1933年的改革,1928年6月,国民政府内政部颁布了《改革县政府书吏及改编政务警察令》,同年,还颁布了《暂行公文革新办法》,次年,又颁布了《划一公文用纸办法》,这次改革重点是制定了公文程式,确定了新的行文关系,上述条令、规则成为国民政府公文工作的基本模式。
(2)1933年至1935年的改革,国民政府提出了“提高行政效率,建立万能政府”的口号,推行“行政效率运动”,它以“文书档案改革运动”为中心,在内政部次长甘乃光主持下,对秘书工作进行再次整顿、改革。“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又以“文书档案连锁法”为中心内容,即规定各机关由总收发室将全部收文、发文分类、编号、登记,然后,将公文送往主办单位。此外,对公文的会稿、收发文簿格式、标点符号、减少公文往复等也作了规定。
(3)1938年至1945年的改革,这次改革的中心内容是推行“行政三联制”,将行政工作中的设计、执行、考核三者联系起来。此外,对公文的判行、会稿、承转、叙法、编号等提出了改革方法。颁行了《公文改良办法》、《处理案件注意要点》等条令。
(4)1947的改革,国民政府组织了一次规模甚大的“文书工作竞赛运动”,专门成立了“工作竞赛推行委员会”,拟制了《文书处理竞赛实行办法纲要》、《缮写工作竞赛实施办法纲要》、《档案管理竞赛实施办法纲要》三个规则。

第7题:

简述18至19世纪这一时期,秘书工作出现分支发展的具体体现。
1.有秘书的参谋资讯功能,发展成为专司参谋咨询的机构和专门从事参谋咨询有偿服务的中介机构。
2.有秘书办文办会事物,发展成为对顾客提供办文办会服务的秘书事务所。
3.出现了秘书行业组织。

第8题:

简述预备立宪时期的改革内容及意义。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改革内容:(1)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将原有的军机处裁撤,转而设立责任内阁,下设各部,实际上是所谓的“皇族内阁”。新设立的其他重要中央机构还包括为直帝提供咨询的弼德院和相当于参谋部的军咨处。地方上的机构改革主要是设立了各省的咨议局,拟订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和合法性。
(2)法制改革。设立修订法律馆,派专门的大臣主持修订法律,并修订頒行了商法、刑法等几部法律。《钦定宪法大纲》对君主立宪的原则作出了规定,但是主要以维护君权为主,而且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也没有得到贯彻。此外,还仿照西方的刑法,攽行了《大清新刑律》,引入了近代的刑法体系。
(3)地方自治政策。主要是仿照日本的政策而实行的,各省都依照幸租筹办了地方自治,大都建立了府厅州县的自治公所,这种自治活动,依靠地方士坤和大商人阶层的麥与,推动了各地工商业、文教事业的发展。
意义:首先,清末预备立宪的目的是取悦于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而且从活动本质来看具有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其次,从客观的实际影响来看,清政府实行的某些措施,又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望,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另外,从实际作用来看具有背离性:在直接影响方面,它引起了人民的反抗和满汉地主之间及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离心,不但削弱了自身统治,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预备立宪的落后性,同之前清政府进行的洋务运动和新政一样,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第9题:

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刑事立法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刑事特别法数量多,使用时间长,虽便于政府严厉而迅速地惩治各种刑事犯罪,但也破坏了刑法典的权威性、完整性、稳定性。
2、刑法典立法技术趋于完善,结构更趋合理、科学。
3、进一步革除刑法中的礼教内容,如刑法适用男女平等、废除五服亲属制,但没有完全清楚礼教对刑法的影响。
4、刑法典吸收了世界各国新的刑法理论和刑法原则如罪刑法定原则、罪责自负原则。

第10题:

简述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中国共产党的秘书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基本原则,主要有:
1.为领导工作服务的原则(纠正“秘书专政状况”,纠正“纯技术观念”,纠正秘书机构“帮助领导部门工作”)
2.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原则(收集,提供信息和预案,督促检查,这一职责一般由秘书机构的调查研究事承担)
3.保密,准确,及时的原则。为贯彻这条原则,必须在认真,勤奋,求实,严谨,上下功夫。这三大基本原则中“为领导工作服务’的原则,确定了秘书工作的职能,地位和性质;”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原则,要求秘书机构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从事日常工作的同时,为领导部门提供高层次的服务;”保密,准确,及时“的原则是对秘书工作的质量要求,也是衡量秘书工作优劣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