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发酵产率的因素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影响发酵产率的因素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影响产奶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一)遗传因素
1.牛种及品种
1)普通牛>水牛>野牛>牦牛
2)乳用牛>兼用牛>肉用牛>役用牛
3)荷斯坦>爱尔夏>娟珊牛
2.个体
同一品种,因为多种因素(体格大小也在内)的作用,使得个间泌乳性能存在明显差异。例如,中国荷斯坦牛(西安草滩农场)群内,产奶量有的达10000kg以上,有的不足4000kg,前者为后者的2.5倍。
(二)生理因素
1.初产年龄不仅影响投胎产奶量,而且影响终生产乳量。过早,过晚均不利。实践证明,体成熟配种,24-26月龄第一次产犊较合适。一般最迟不超过30月龄。
2.产犊间隔:“产犊才能产更多的牛奶”指两次产犊间隔的天数。最理想的产犊间隔是365天
3.年龄与胎次
4.泌乳期
5.干乳期
1) 干乳期的长短
2) 干乳期的有无(流产)
6.发情与妊娠
(三)环境因素
1.饲养管理:对产奶影响最大。乳牛的常规饲养方式、方法等有影响,但日粮安排及营养供给影响 最为明显,全价日粮,多样搭配,合理加工等,同样、日常管理、圈舍环境,影响也较大。
2.挤奶技术
1)日挤奶次数与间隔(挤奶制度)
在劳力充分的国家多实行每日3次挤奶的制度;在劳动力值高的欧美国家,则实行日2次挤奶的制度。不论如何,一旦形成制度,则要坚持不懈,不可轻易打乱。无稳定规律的日挤奶安排,不利于奶牛产奶性能的发挥。
2)挤奶技术

第2题:

影响高密度发酵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培养基
为满足菌体生长和外源蛋白表达的需求,常需投入几倍于生物量的基质,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对培养基的营养物质的配比进行优化。
(2)溶氧浓度
溶解氧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细菌的代谢,因而对菌体生长和产物表达影响很大。要保持适宜的溶氧浓度,需要确定发酵罐的通气量和搅拌速度。
(3)PH
在高密度发酵的过程中,PH的改变会影响细胞的表达和基因产物的表达,因此一定要考虑细菌的最适PH范围。
(4)温度
温度是影响细菌生长和调控细胞代谢的重要因素。较高的温度有利于细菌的生长,提高菌体的生物量。
(5)代谢副产物
大肠杆菌在发酵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些有害的代谢副产物,这些副产物积累到一定量会抑制菌体的生长和蛋白的表达,可通过填加某些物质如氨基酸可减轻某些有害物质如乙酸的抑制作用。

第3题:

影响青霉素发酵产率的因素(至少三点):()、()、()。


正确答案:基质浓度;前体浓度;pH的影响

第4题:

影响面团发酵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酵母用量。
2.面团温度。
3.面团pH值。
4.盐、糖、酵母营养剂用量。
5.面粉筋力。
6.面团加水量。

第5题:

影响酵母菌生长和酒精发酵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1.温度:最适温度20-30摄氏度,35℃时繁殖速度迅速下降,酵母菌呈疲劳状态。在40-45℃保持1-1.5h或60-65℃保持10-15min就可以杀死酵母。
2.通风:酵母菌的繁殖需要氧气。
3.酸度:酵母菌在中性和微酸条件下,发酵能力最强。酸度高并不利于酵母菌的活动,但却能抑制其他微生物。
4.酵母代谢产物的影响与酵母菌皮的利用,脂肪酸的产生。

第6题: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影响奶牛产奶量因素主要有:
(1)品种与个体:奶牛不同品种,其产奶量以及奶成分均有较大差异。乳用品种牛产奶性能高于其他用途的品种,而荷斯牛坦牛的产奶量又高于其他乳用品种牛。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由于遗传基础不同,使得个体间产奶性能也存在明显差异。
(2)年龄与胎次:年龄与胎次对产奶量的影响很大。奶牛产奶量是随着年龄和胎次的增加而增加,到4~6胎时产奶量最高,然后以逐渐下降。一般头胎母牛产奶量仅相当于成年母牛的70%~80%。
(3)初产年龄与产犊间隔:第一次产犊年龄过早,除影响乳腺组织发育及产奶量外,也不利于牛体健康,相反,第一次产犊年龄过晚,则减少了产犊次数和推迟了经济回收时间,并影响终生产奶量。中国荷斯坦牛的初配适龄是在14~16月龄体重达成年母牛体重的70%(即350kg)以上时,即可配种。
(4)泌乳期:奶牛在泌乳期中产奶量多呈现先低、后高、再逐渐下降的规律性变化。同时,奶的质量也呈现相应的变动。一般母牛分娩后产奶量逐渐上升,低产牛在产后20~30天,高产牛在产后40~60天产奶量达高峰。高峰期有长有短,一般高峰期约维持20~60天后便开始逐渐下降,下降的幅度依母牛的体况、饲养水平、妊娠期、品种及生产性能而异。
(5)干奶期长短:合适的干奶期为45~75天,平均为2个月。如果干奶期过短,牛的体况得不到很好的恢复,乳腺泡得不到很好的更新,会使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降低,如果干奶期过长,乳腺泡会发生萎缩,同样会影响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所以干奶期的长短和饲养管理水平高低,关系着母牛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和胎儿的生长发育。
(6)体格大小:同一品种、年龄的奶牛,一般而言,体格大的牛,消化器官容积相对也较大,采食量多,因而,产奶量相对比较高,即体格与产奶量有呈正相关的趋势。但过大的体重,并不一定产奶就多;而且奶牛体重大,维持代谢需要也多,经济不一定合算。根据国内外经验,荷斯坦牛体重以650~700公斤较为适宜。
(7)疾病:奶牛患病后,生理状况异常,首先产奶量下降,奶的成分变化无规律。产奶量下降幅度及奶成分的变化情况与患病轻重和患病时间长短以及奶牛的体质、泌乳期的不同阶段有关。
(8)饲养管理条件:供给奶牛全面而平衡的营养是产奶的物质基础。营养水平不足,将严重影响产奶量,并缩短泌乳期。
(9)挤奶次数与挤奶技术:乳腺中乳的合成与分泌速度是与乳房内压成反比的。乳在乳腺中积存的越多,造成乳房内压越高,乳的分泌速度就越慢,及时将乳房内的乳挤出来,减低乳房内压,可促进乳的合成与分泌,提高产奶量。因而,每天挤3次奶要比挤2次奶产奶量高。但增加挤奶次数增加了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因而挤奶次数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我国大部分奶牛目前采用每日3次挤奶的体制。
(10)产犊季节和外界气温母牛产犊季节不同,其泌乳高峰期所处的环境温度不同,因而对整个泌乳期产奶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对产奶量而言,以冬季和早春产犊最好,春秋季次之,最不好的季节是夏季(7~
8月份)。另外,产犊季节还通过不同季节的青粗饲料供应情况的不同对牛的产奶量产生影响。
在气温5~21℃范围内,奶牛产奶量及奶的成分没有受影响。过低的气温条件下,一般对奶牛的产奶量影响不十分显著;但在夏季炎热时,奶牛的呼吸次数增加,采食量减少,往往出现产奶量明显下降。特别是高产牛和泌乳盛期牛,尤为敏感。因此,夏季必须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第7题:

影响产品产率和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影响产品产率和质量的因素主要是炼焦煤的质量和焦炉操作的各项工艺制度。
1.炼焦煤质量的影响:主要是炼焦煤的各项指标变化产生的影响,其中挥发分、含氧量、含氮量、含硫量等都会对化产品的产率和质量有影响。
2.炼焦操作及加热制度的影响:炼焦温度高低、装煤量不同和炼焦炉压力制度不同都会化产品的产率、质量产生影响。

第8题:

影响产奶量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影响产奶量的因素主要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遗传因素包括:品种因素、个体因素;
2、生理因素包括:年龄与胎次、体型大小;初产年龄与间隔。
3、环境因素包括:挤奶技术、挤奶次数及挤奶间隔和饲养与管理等等。

第9题:

影响小麦面筋产率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小麦及小麦粉自身的质量因素:
①小麦粉质量好、蛋白质含量高,面筋的产出率就高;
②冬小麦比春小麦高;
③硬质麦比软质麦高;
④北方麦比南方麦高;
⑤虫蛀、冻伤和发芽的小麦,由于蛋白质降解,面筋产出率大大降低,严重时根本洗不出面筋。
2.面团静置时间:由于面筋具有很强的膨胀和吸水性,因此应将面团揉好后,静置一段时间,以完成面筋的吸水膨胀过程,可以提高面筋的产出率。
3.洗面筋水温:正常面团用温度为25~35℃的水洗制面筋时,面筋的产出率最高;
4.洗面筋水的pH值与盐水的浓度:
①中性水:因为弱酸、弱碱都能溶解麦谷蛋白,降低面筋的产出率,一般以中性水洗面筋产出率最高。
②因蒸馏水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偏酸性,不宜用于和面和洗面筋。
③低浓度的中性盐(2.0%):有加速蛋白质凝结作用,能加快面筋的形成速度,使面筋的产出率提高。

第10题:

简述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如何控制温度可提高目标产物的产率?


正确答案:在发酵过程中,菌体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均温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适生产温度往往不一致。在具体控制过程中,究竟选择哪个温度,需要视在微生物生长阶段和产物合成阶段中哪一矛盾是主要而定,另外,温度还会影响微生物代谢的途径和方向。
在理论上,整个发酵过程中不应只选一个培养温度,而应该根据发酵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培养温度。在生长阶段,应选择最适生长温度;在产物分泌阶段,应选择最适生产温度。这样变温发酵所得产物的产量是比较理想的。但在工业发酵过程中,由于发酵液的体积很大,升降温度都比较的困难,所以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往往采用一个比较适合的培养温度,使得到的产物产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