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BUS没有总线仲裁技术。当多个节点同时向总线发送信息出现冲突时,会出现网络瘫痪情况。

题目
判断题
CAN-BUS没有总线仲裁技术。当多个节点同时向总线发送信息出现冲突时,会出现网络瘫痪情况。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CAN现场总线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①CAN总线是一种多主方式的串行通信总线,当CAN信号传输距离在40 m以内时,其最高通信速率为1 Mb/s,当信号传输距离在10 km以内时,CAN总线仍可提供 50kb/s的数据传输速率。网络上节点的数目主要取决于总线驱动电路,目前可达110个节点。

②通信的灵活性。CAN总线允许采用多主方式工作,网上任一节点均可在任何时刻主动向网上其他节点发送信息(不分主从),无需站地址等节点信息。事实上,通信取决于报文标识符进行(在CAN2.0A标准中规定了2032种报文标识符),采用报文滤波即可实现点到点、一点到多点或者全广播等多种方式通信,无需专门调度。

③通信的实时性。CAN网络上节点的信息可分为不同的优先级,从而能满足不同的实时性要求。

④通信的可靠性。CAN采用了非破坏性的总线仲裁技术,当多个节点同时向总线发送信息时,优先级较低的节点会主动退出发送,具有相对最高优先级的节点可以不受影响地继续传输数据,从而大大节省了总线仲裁时间,特别是在网络负荷很重的情况下也不会引起网络瘫痪。另一方面,CAN协议规定了采用短帧结构(比如一个数据帧内有效数据为8个字节),帧传输时间短,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每帧内有CRC校验及其他校验措施(适用于位数小于127位的帧)。当节点发现严重错误时,能自动关闭输出,使其他节点操作不受影响。

基于以上基本特征,请估算具有最高优先权的数据帧最快可在多长时间内获得传输权限。请在150字以内简要说明理由并列出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由于仅有12个网络节点且最大节点间的距离小于35 m故数据传输速率取1 Mb/s。数据桢长度取127位再加上传输的标识或起止位则最小数据帧长为134位。具有最高优先权的数据帧最快可在134μs时间内获得传输权限 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根据CAN总线的传输特性、帧的结构来估算数据帧等待传输时间的分析计算题。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①由题干关键信息“图6-10所示的网络结构中有12个网络节点”和“系统主控机与网络节点采用双绞线连接实验时最大节点间的距离小于35 m”而试题中已给出“当 CAN信号传输距离在40m以内时其最高通信速率为1 Mb/s”而且“网络上节点的数目主要取决于总线驱动电路目前可达110个节点”等信息间接可推理出在数据帧等待传输时间估算过程中数据传输速率可取1 Mb/s。 ②试题中关键信息“每帧内有CRC校验及其他校验措施(适用于位数小于127位的桢)”可推理出在数据帧等待传输时间估算过程中数据帧长度可取127位。再加上传输的标识或起止位则最小数据帧长为134位。 ③CAN最高通信速率为1 Mb/s传送1 bit用时1μs那么传送一帧134位的数据需用时134/μs。 ④因为CAN总线网络上节点信息允许分成不同的优先级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的实时需求。“具有最高优先权的数据”是指该数据帧在最坏情况下获得的传输权限。由于CAN总线刚开始传输一个帧就要把这个帧传完才能使下一个最高优先级的数据帧获得传输的机会。 ⑤由以上分析可知具有最高优先权的数据帧最快可在134/μs时间内获得传输权限 (CAN2.0A的规范)。
由于仅有12个网络节点且最大节点间的距离小于35 m,故数据传输速率取1 Mb/s。数据桢长度取127位,再加上传输的标识或起止位,则最小数据帧长为134位。具有最高优先权的数据帧最快可在134μs时间内获得传输权限 这是一道要求读者根据CAN总线的传输特性、帧的结构来估算数据帧等待传输时间的分析计算题。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①由题干关键信息“图6-10所示的网络结构中有12个网络节点”和“系统主控机与网络节点采用双绞线连接,实验时最大节点间的距离小于35 m”,而试题中已给出“当 CAN信号传输距离在40m以内时,其最高通信速率为1 Mb/s”,而且“网络上节点的数目主要取决于总线驱动电路,目前可达110个节点”等信息间接可推理出,在数据帧等待传输时间估算过程中数据传输速率可取1 Mb/s。 ②试题中关键信息“每帧内有CRC校验及其他校验措施(适用于位数小于127位的桢)”可推理出,在数据帧等待传输时间估算过程中数据帧长度可取127位。再加上传输的标识或起止位,则最小数据帧长为134位。 ③CAN最高通信速率为1 Mb/s,传送1 bit用时1μs,那么传送一帧134位的数据需用时134/μs。 ④因为CAN总线网络上节点信息允许分成不同的优先级,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的实时需求。“具有最高优先权的数据”是指该数据帧在最坏情况下获得的传输权限。由于CAN总线刚开始传输一个帧,就要把这个帧传完,才能使下一个最高优先级的数据帧获得传输的机会。 ⑤由以上分析可知,具有最高优先权的数据帧最快可在134/μs时间内获得传输权限 (CAN2.0A的规范)。

第2题:

● 挂接在总线上的多个部件,(12) 。

(12)

A. 只能分时向总线发送数据,并只能分时从总线接收数据

B. 只能分时向总线发送数据,但可同时从总线接收数据

C. 可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并同时从总线接收数据

D. 可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但只能分时从总线接收数据


正确答案:B

第3题:

● 对于挂接在总线上的多个部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2) 。

A. 只能分时向总线发送数据,并只能分时从总线接收数据

B. 只能分时向总线发送数据,但可同时从总线接收数据

C. 可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并同时从总线接收数据

D. 可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但只能分时从总线接收数据


正确答案:B

第4题:

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实现“积木化”,缺点是( )。

A.地址信息、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不能同时出现

B.地址信息和数据信息不能同时出现

C.两种信息源的代码在总线中不能同时发送

D.地址信息和控制信息不能同时出现


正确答案:C

第5题:

在IEEE802.3局域网中,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冲突()。

A.当一个节点在没有通知其他节点的情况下就放置一个分组在网络中时

B.当两台主机侦听流量信息,都侦听到没有流量,于是同时传输数据时

C.当网络中两个节点向一个不再广播的节点发送分组时

D.当检测到抖动,正常传输过程的通信被中断时


正确答案:B

第6题:

● 对于挂接在总线上的多个部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2) 。

(32)

A. 只能分时向总线发送数据,并只能分时从总线接收数据

B. 只能分时向总线发送数据,但可同时从总线接收数据

C. 可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并同时从总线接收数据

D. 可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但只能分时从总线接收数据


正确答案:B

试题(32)分析
本题考查总线方面的基础知识。
总线(Bus)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按照计算机所传输的信息种类,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划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来传输数据、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由于总线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因此只能分时向总线发送数据,但可同时从总线接收数据。
参考答案
(32)B

第7题:

在总线型拓扑结构中,同一时刻多个节点发送数据时,会出现()。

A.长时延

B.冲突

C.信号衰减

D.丢包


正确答案:B

第8题:

总线结构的特点是()。

A.系统中某节点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他节点之间通信

B. 中央节点出现故障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C. 信息是串行穿过多个站点环路接口

D. 主节点和分支节点呈层次结构


参考答案:B

第9题:

当一个节点在网络介质上传送数据时,数据会向所有节点传送。这种网络拓扑结构为()。

A.星型

B.总线型

C.树型

D.环型


正确答案:B

第10题:

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侵于实现积木化,缺点是(35)。

A.地址信息、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不能同时出现

B.地址信息与数据信息不能同时出现

C.在总线中多个设备之间数据只能分时传输

D.地址信息与数据信息能同时出现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计算机总线结构的基础知识。总线(Bus)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按照计算机所传输的信息种类,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划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来传输数据、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总线是一种内部结构,它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主机的各个部件通过总线相连接,外部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再与总线相连接,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路叫总线,微型计算机是以总线结构来连接各个功能部件的。采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有:①面向存储器的双总线结构信息传送效率较高,这是它的主要优点。但CPU与I/O接口都要访问存储器时,仍会产生冲突。②CPU与高速的局部存储器和局部I/O接口通过高传输速率的局部总线连接,速度较慢的全局存储器和全局I/O接口与较慢的全局总线连接,从而兼顾了高速设备和慢速设备,使它们之间不互相牵扯。③简化了硬件的设计。便于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方法,面向总线的微型计算机设计只要按照这些规定制作CPU插件、存储器插件以及I/O插件等,将它们连入总线就可工作,而不必考虑总线的详细操作。④简化了系统结构。整个系统结构清晰。连线少,底板连线可以印制化。⑤系统扩充性好。一是规模扩充,规模扩充仅仅需要多插一些同类型的插件。二是功能扩充,功能扩充仅仅需要按照总线:示准设计新插件,插件插入机器的位置往往没有严格的限制。⑥系统更新性能好。因为CPU、存储器、I/O接口等都是按总线规约挂到总线上的,因而只要总线设计恰当,可以随时随着处理器的芯片以及其他有关芯片的进展设计新的插件,新的插件插到底板上对系统进行更新,其他插件和底板连线一般不需要改。⑦便于故障诊断和维修。用主板测试卡可以很方便找到出现故障的部位,以及总线类型。采用总线结构的缺点有:①由于在CPU与主存储器之间、CPU与I/O设备之间分别设置了总线,从而提高了微机系统信息传送的速率和效率。但是由于外部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没有直接的通路,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换必须通过CPU才能进行中转,从而降低了CPU的工作效率(或增加了CPU的占用率。一般来说,外设工作时要求CPU干预越少越好。CPU干预越少,这个设备的CPU占用率就越低,说明设备的智能化程度越高),这是面向CPU的双总线结构的主要缺点。②利用总线传送具有分时性。当有多个主设备同时申请总线的使用时必须进行总线的仲裁,分时传输。③总线的带宽有限,如果连接到总线上的某个硬件设备没有资源调控机制容易造成信息的延时(这在某些即时性强的地方是至(命的)。④连到总线上的设备必须有信息的筛选机制,要判断该信息是否是传给自己的。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