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剪力墙中设置边缘构件的目的,提高边缘构件中混凝土的变形能力的措施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剪力墙中设置边缘构件的目的,提高边缘构件中混凝土的变形能力的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剪力墙中设置边缘构件的目的:
①通过约束边缘构件为墙肢两端的混凝土提供足够的约束,以保证剪力墙肢底部塑性铰区的延性性能以及耗能能力,防止纵向钢筋压屈和保证抗剪承载力(在端部有明柱或暗柱的剪力墙,不仅可防止端部钢筋压屈并约束混凝土,还可以阻止腹板内斜裂缝迅速贯通;在腹板混凝土酥裂后,端柱仍可抗弯及抗剪,结构不至于倒塌);
②剪力墙端部设置边缘构件,在使得剪力墙极限强度提高、极限位移增大、耗能能力增强的同时,也提高了其平面外的稳定性。
提高边缘构件中混凝土的变形能力的措施有:
①提高边缘构件配箍率;
②密排配置螺旋形或者环形箍筋;
③控制剪力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下的轴压比。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抗震墙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的目的中,( )说法是不正确的。

A.提高延性性能
B.加强对混凝土的约束
C.提高抗剪承载力
D.防止底部纵筋首先屈服

答案:C
解析:

第2题:

某7层住宅,层高均为3.1m,房屋高度22.3m,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震等级三级,结构平面立面均规则。某矩形截面墙肢尺寸bw×hw=250mm×2300mm,各层截面保持不变。
假定,该墙肢底层底截面的轴压比为0.58,三层底截面的轴压比为0.38。试问,下列对三层该墙肢两端边缘构件的描述何项是正确的?(  )

A.需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暗柱长度不应小于300mm
B.需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暗柱长度不应小于400mm
C.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lc不应小于500mm
D.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lc不应小于400mm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6.1.10条第2款可知,房屋高度22.3m小于24m,底部加强部位可取底部一层;根据第6.4.5条第2款可知,该墙肢底层底截面的轴压比为0.58大于该规范表6.4.5-1的规定,三层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根据图6.4.5-1a可知,暗柱长度不小于max(bw,400)=400mm。

第3题:

下面关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边缘构件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为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两类
B、边缘构件内混凝土为受约束的混凝土,因此可提高墙体的延性
C、构造边缘构件内可不设置箍筋
D、所有剪力墙都要设置边缘构件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剪力墙中边缘构件的设置;

A项,边缘构件分为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两类;B项,抗震墙中设置边缘构件,主要是为了提高墙体的延性,边缘构件内混凝土受到约束,提高了墙体延性;C项,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除满足抗弯承载力要求外,还需符合构造要求,需要设置箍筋;D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6.4.5条规定,抗震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

第4题: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设置应注意哪些相关内容?


正确答案:(1)《高规》的规定剪力墙结构:7.2.15条规定,一、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筒体结构:9.1.8条规定,抗震设计时,框架一核心筒结构的核心筒和筒中筒结构的内筒,应按本规程第7.2.15~7.2.17条的规定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或构造边缘构件,其底部加强部位在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墙体轴压比不宜超过本规程表7.2.14的规定。框架一核心筒结构的核心筒角部边缘构件应按下列要求予以加强:底部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应取墙肢截面高度的1/4,约束边缘构件范围内应全部采用箍筋;其底部加强部位以上宜按本规程第7.2.16条的规定设置约束边缘构件。这里"底部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应取墙肢截面高度的1/4,约束边缘构件范围内应全部采用箍筋"的含义是,ι=0.25h,相当于表7.2.16中最严格的取值,而且,ι范围全部是阴影部分。
还需注意:
①《高规》表7.2.16中未指出转角墙时ι的取值,依据《混凝土规范》表11.7.15,《高规》表7.2.16中第4行"ι(翼墙或端柱)"应为"z。(翼墙、端柱或转角墙)"。
②确定ι的作用在于,在ι范围内,阴影部分按λ设置箍筋,非阴影部分按λ/2设置箍筋。
(2)2010版《抗规》的规定,依据该规范6.4.5条,一、二、三抗震墙,当底层墙肢底截面的轴压比小于一级(9度)0.1、一级(7、8度)0.2、二、三级0.3时,以及四级抗震墙,墙肢两端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底层墙肢底截面不满足上述要求的一、二、三抗震墙,以及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需要特别注意,2010版《抗规》规范表6.4.5-3规定的约束边缘构件范围及配筋要求不同于原《抗规》。

第5题:

要提高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能力,以下措施哪些为无效?( )Ⅰ.加大构件截面尺寸Ⅱ.提高纵向钢筋配筋率Ⅲ.加密箍筋Ⅳ,在截面中心部位设置预应力钢筋

A.Ⅰ、Ⅱ、Ⅲ、Ⅳ
B.Ⅰ、Ⅱ、Ⅳ
C.Ⅰ、Ⅲ
D.Ⅲ

答案:C
解析:
当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到达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混凝土开裂退出工作,只有普通钢筋与预应力钢筋仍参与工作。故要提高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能力只有增加普通纵向钢筋和预应力钢筋面积。

第6题:

混凝土保护层,是指结构构件中主筋外边缘至构件表面范围用于保护钢筋的混凝土,简称保护层。


答案:错
解析:
混凝土保护层,是指结构构件中钢筋外边缘至构件表面范围用于保护钢筋的混凝土,简称保护层。

第7题:

某7层住宅,层高均为3.1m,房屋高度22.3m,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抗震等级三级,结构平面立面均规则。某矩形截面墙肢尺寸bw×hw=250mm×2300mm,各层截面保持不变。

(A)需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暗柱长度不应小于300mm

(B)需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暗柱长度不应小于400mm

(C)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lc不应小于500mm

(D)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lc不应小于400mm


答案:B
解析:
(B)

解答:房屋高度22.3m小于24m,根据《抗规》第6.1.10条第2款,底部加强部位可取底部一层。

根据《抗规》第6.4.5条第2款,三层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根据《抗规》图6.4.5-1a,暗柱长度不小于ma×(bw,400)=400mm。

因此选(B)。

第8题:

下面关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边缘构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仅当作用的水平荷载较大时,剪力墙才设置边缘构件
B. 剪力墙若设置边缘构件,必须为约束边缘构件
C. 所有剪力墙都需设置边缘构件
D. 剪力墙只需设置构造边缘构件即可

答案:C
解析:
边缘构件是剪力墙结构中特有的,设置在剪力墙的边缘,起到改善受力性能的作用。所有剪力墙都需设置边缘构件。

第9题:

工作中在受拉区边缘不应出现裂缝的构件是()。

  • A、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 B、有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 C、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 D、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 E、后张法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正确答案:A,B

第10题:

在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中,约束边缘构件的代号为()。

  • A、YBZ
  • B、GBZ
  • C、AZ
  • D、FBZ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