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化和石漠化的主要指征及实质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沙漠化和石漠化的主要指征及实质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现状调查中,下列()属主要生态问题的调查。

A:水土流失、泥石流
B:沙漠化、石漠化
C:自然灾害
D:盐渍化
E:生物入侵和污染危害

答案:A,B,C,D,E
解析:

第2题: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9年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持续抓好国土绿化,加强()治理。

  • A、荒漠化
  • B、石漠化
  • C、水土流失
  • D、沙漠化

正确答案:A,B,C

第3题:

“花江模式”针对贵州关岭-贞丰花江峡谷深切,地表水严重缺乏、地下水资源利用难度大,中度-强度石漠化面积大、基本无土可流,残存植被结构差、退化生态环境恢复困难,产业结构单一、人民生活贫困等问题。通过因地制宜把石漠化治理与改变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模式及产业结构相结合,采用特色经济林种植、坡耕地综合整治、水利水保工程优化调度以及生态衍生产业等技术体系,在示范区工程空间上优化组合配套,进行综合治理技术示范。通过示范建立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产业规模经营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集成示范区。提出这类地区要以蓄水、治土为核心,特色经济林种植及高产技术为支撑,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管理措施、产业措施等多种技术措施加以捆绑、组装和科学配置。该模式在关岭、贞丰、镇宁、紫云、册亨、望谟、安龙、兴仁、晴隆、普安、兴义、六枝、盘县、水城、长顺、罗甸、惠水、平塘等37县市进行了工程化推广运用。“花江模式”支撑了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贵州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综合规划,黔西南州等5个市(州)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毕节市等58个县(市、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关岭自治县等38个县(市、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实施方案及年度初步设计。全省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三位一体”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全省78个石漠化县全部被列入国家“十二五”石漠化治理重点县。

(1)“花江模式”的成功对我们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石漠化治理有什么重要启示?(2)请结合你的专业写出你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建议。


参考答案:(1)(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综合治理的理念石漠化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从石漠化的形成原因入手,加快改变人的行为模式和生产方式,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从石漠化的形成机制入手,积极实施人工干预,加快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步伐;从石漠化的治理需要入手,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强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强宣传教育和形成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石漠化综合防治的合力。
(二)因地制宜进行治理要根据各类地区岩溶生态环境特征、自然气候条件、石漠化成因、经济社会状况、石漠化的可治理性以及治理措施的差异性和生态功能定位等,因地制宜、因时而宜地安排治理模式和技术措施,提高治理成效。对重点治理区先期进行试点,积累宝贵经验,提供技术支撑和治理样板,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
(2)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1.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优化升级带动转变。要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把好行业准入关,提高冶金、建材、石化、造纸、印染、制革、电镀、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投资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增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建议建立能够科学反映地方政府针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调整力度的测评指标,并将其纳入区域经济综合测评体系。2.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技术进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政府科技投入、推进高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先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技术示范,采取多种方式加快高效生态文明建设产品的推广应用。3.制定和实施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政策,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通过财税政策、价格政策等各种经济杠杆,促进节约能源和污染物减排工作,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加快调整高耗能产品的进出口关税政策,限制高耗能产品出口;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将治污成本纳入能源资源的使用成本,重点是电价、油气价格和煤热价格调整,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价格机制。完善资源税制度,实行按储量征收资源税。尽快开征燃油税,实施对低油耗、低排量车辆的扶持政策,节约使用石油资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利用国外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经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新机制。4.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整体效益。在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效率的同时,重视污泥分离及无害化处理,防止二次污染,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第4题:

比较荒漠化与石漠化。


正确答案: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干旱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石漠化,又称喀斯特荒漠化或者石化,是南方山地荒漠化的特殊形式。石漠化是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由于人为活动的干扰,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土壤消失,基岩裸露或沙砾堆积,地表呈现荒漠化的土地退化,是岩溶地区生态恶化的顶级形态。
二者形成的气候、母质、土壤等条件不同;石漠化是荒漠化的特殊形式。

第5题:

简述石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有哪些?


正确答案: 石漠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有:
(1)天然林保护工程
(2)退耕还林工程
(3)封山育林
(4)人工造林
(5)农业修复技术

第6题: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的限制开发区域有()

A: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
B: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功能区
C:毛乌素沙漠化防治区
D: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区
E: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区

答案:A,B,D
解析: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东北地区部分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森林生态功能区——禁止非保护性采伐;继续实施天保工程;点状开发,集聚发展;发展生态特色产业。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功能区——扩大保护范围,控制农业开发和城市建设强度,改善湿地环境;发展农业和特色产业。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浑善达克沙漠化防治区——禁止过度开垦、不适当樵采和超载放牧;实施必要的防治措施;加强城镇建设,集聚发展;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禁止开发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0个,世界文化自然遗产5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6处,国家森林公园108处,国家地质公园12处。

第7题:

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 A、江南丘陵一次生盐渍化
  • B、西南喀斯特地区一红漠化
  • C、西北干旱地区一沙漠化
  • D、黄淮海平原一石漠化

正确答案:C

第8题: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科学推进( )、( )、( )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行林长制。

A.荒漠化

B.沙漠化

C.石漠化

D.水土流失


参考答案:ACD

第9题:

试述关于石漠化的内容。


正确答案: 喀斯特石漠化: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的土壤退化现象。
①喀斯特石漠化将导致土壤侵蚀性退化,是水土流失加剧,可耕地面积减少;
②导致喀斯特地区植被逆向演替,乔木逐渐被小灌木,草灌丛取代,植被种群数量下降,群落生物减少,破坏生物多样性;
③喀斯特石漠化使地表裸岩增加,森林植被减少,导致调节缓冲地表径流的能力降低,水源涵养能力下降,使区域性旱涝灾害发生和小气候环境恶化概率加剧;
④石漠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受阻碍,人与自然矛盾加剧,贫困加剧,恶性循环;
⑤喀斯特地区的自然生态景观遭到破坏,旅游价值降低甚至丧失,影响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
⑥石漠化的危害是严重的,多方面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导致人口、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三者间恶性循环。

第10题:

简述强度石漠化的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强度石漠化地区主要通过环境移民、封山育林、自然恢复和生态保护区建设等治理措施,才能根本摆脱环境恶化和经济贫困的现状。
(1)环境移民是指由于资源匮乏、生存环境恶劣、生活贫困、不具备现有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结合,无法吸收大量劳动力而引发的人口迁移。消除贫困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对极少数生存条件极度恶劣的贫困人口可以有计划地实施移民开发。对居住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地域的贫困户,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他们搬迁转移出来,使土地不再继续承受过度的人为干扰得以休息,喀斯特生态环境通过自然恢复和人工保护明显改善。
(2)封山育林在喀斯特强度石漠化地区由于基岩裸露大于80﹪,几乎无土无草,或有也是薄层的贫瘠土壤和稀疏的植被。所以必须封禁,进行有效的封山育林,防止人为活动和牲畜破坏,促进生物积累,促进森林植被的自然恢复,以扩大植被覆盖面积,阻止生态环境继续向不良方向发展。封山育林,以造林为主,封、管、育相结合,可使植被演替速度快、质量高。培草可先于种树,使石山地的禾本科草坡植被类型或萌生灌丛植被类型直接向森林植被类型演替。在人为调控下形成适宜于人们所需要的各种植物群落,这是恢复石灰岩山森林植被的一个迅速、有效的根本措施。在封山育林区要有专人守山看护,尤其对离村寨较近的地方,人类活动频繁,破坏作用较大,防治治理后遭破坏。
(3)“国家公园”式的生态保护区建设国家公园是国际上采用的生态保护主要类型。在环境保护、旅游业发展和科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喀斯特发育的强度石漠化景观仍然具有许多开发利用价值,“国家公园”式生态保护区是把喀斯特景观价值与自然保护、科研教育、旅游、农牧业生产融为一体,相互交替、重叠,相互促进、制约形成多目的、多层次、多级别的特殊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形式,使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等问题一并考虑。要对这种庞大而复杂的国家公园进行长期有效的保护管理,就必须充分考虑因开发利用产生的潜在问题和矛盾,根据形态及其景观组合的差异,制定切实有效的方针、政策和措施,通过“国家公园”体制进行严格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