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的“投资=储蓄”,是指计划的投资恒等于储蓄。(

题目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的“投资=储蓄”,是指计划的投资恒等于储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浙大远程经济按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A 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 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C 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D 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参考答案D

第2题:

假设总供给是540美元,消费是460美元而投资是70美元,在该经济中()。

A.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B.存货中包含有非计划投资

C.存在非计划储蓄

D.非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及非计划投资


参考答案:B

第3题:

既然国民收入核算的结果是投资恒等于储蓄,那么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投资也一定等于储蓄。


参考答案:错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则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

第4题: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IS曲线反映了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其均衡的条件为()。

  • A、投资等于储蓄
  • B、投资加税收等于储蓄加政府支出
  • C、政府支出减税收加出口等于储蓄减投资
  • D、投资加税收加进口等于储蓄加政府支出加出口

正确答案:C

第5题:

国民收入恒等式的“投资=储蓄”意味着投资等于居民储蓄存款。


答案:错
解析:

第6题: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的“投资=储蓄”,是指

A.实际发生的投资等于储蓄;

B.计划的投资恒等于储蓄;

C.经济达到均衡时,计划的投资必须等于计划的储蓄;

D.事后投资等于储蓄;


正确答案:C

第7题:

假设总供给600元,消费480元,投资110元,则在该经济中( )。

A.非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及非计划投资
B.存在非计划储蓄
C.存货中包含有非计划投资
D.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答案:C
解析:
实际需求-消费+投资-480+110 =590元,可知实际需求<实际供给,可知市场上存在10元的非意愿存货投资或非计划存货投资。所以答案选B.

第8题:

在两部门经济中,收入在()时均衡下来。

A.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消费等于实际投资

C.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消费等于计划投资


参考答案:C

第9题:

为什么说投资等于储蓄(I=S)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均衡条件?国民收入的变动机制是什么?


正确答案: 仅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中的均衡国民收入由社会的总支出与总收入均等时所决定。在社会总收入既定的条件下,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会引起产量变动。经济社会的产量或国民收人决定于总支出或总需求,总需求决定的产出就是均衡产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生产就会稳定下来。
假定经济社会只有两部门,总支出(或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用AE表示总支出,Y表示收入,C和I分别表示消费和投资,则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AE=C+I。在两部门
经济中,总收入又可由消费和储蓄构成,即有Y=C+S。因此,收入与支出相等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AE=Y,即I=S。由此可见,投资等于储蓄是均衡条件的基本形式。
国民收入变动的机制是靠经济中的企业部门调整其产量来实现的,若产出超过需求,企业的产品就会出现积压,从而导致库存增加。为了适应市场,企业就会减少生产。反之,若产出低于需求,企业的库存就会减少,从而企业增加生产。因此,企业根据社会总需求来安排生产,使产出与需求达到一致的均衡状态。

第10题:

均衡国民收入等于()

  • A、总供给
  • B、总需求
  • C、投资+储蓄
  • D、消费+储蓄
  • E、消费+投资

正确答案:A,B,D,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