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水分活度的概念及其与食品耐藏性的关系。

题目

简述水分活度的概念及其与食品耐藏性的关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水分活度的概念。


正确答案: 一定温度下食品中的水蒸气压与该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

第2题:

简述影响冻制食品最后的品质及其耐藏性的因素。


正确答案: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流速。

第3题:

简述水分活度与食品耐藏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在中等或高aw的食品中,美拉德反应,脂类氧化,维生素B1降解,叶绿色损失,微生物繁殖和酶反应均显示出最大反应速率,但对中等或高aw的食品,一般随aw的增高,反应速率反而下降。
2、在中等水分活度(0.7-0.9)的食品,由于其反应速率大而不利于食品保藏。
3、微生物通常是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当aw>0.9时细菌才能生长繁殖,酵母菌要求aw<0.87,而大多数霉菌在aw>0.8时就开始生长繁殖。但某些嗜高渗酵母菌株在aw>0.65仍能生长。
4、水分在酶促反应中起着溶解基质和增加基质流动性的作用,食品中绝大多数的酶在aw<0.85时,活性便明显减弱,但酯酶的活性可保留到aw0.3乃至aw=0.1。
5、美拉德反应是引起食品变质的原因之一,在aw=0.6-0.7之间达到最大值,其后由于反应物被稀释其反应速度降低。
6、脂肪的非酶反应在aw很低时便开始反应,其后一方面由于水与氢过氧化物结合抑制其降解,另一方面由于水与金属离子作用而抑制其催化的反应,反应速率下降,直到aw=0.4,随后,随着增加的水加大了氧的溶解度,并使脂分子膨胀,易被氧化部分暴露,氧化反应加快,直到aw=0.8,其后,水稀释了反应体系,反应速度再次下降。

第4题:

简述水分活度与食品保藏的关系(对微生物、酶、化学反应的影响)


正确答案:⑴水分活度和微生物生长活动的关系包括
㈠水分活度下降,生长率下降;
㈡在高的水分活度时微生物最敏感;
㈢水分活度小于0.6时,绝大多数微生物无法生长。
⑵水分活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包括㈠酶活性随水分活度的提高而增大,水分活度在0.75~0.95内酶活性最大;㈡水分活度小于0.65时,酶活性降低或减弱。
⑶水分活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包括
㈠脂肪氧化 水分活度不能抑制氧化反应;
㈡褐变反应 水分活度为0.60~0.80时,最适合非酶褐变。

第5题:

简述影响冻制食品的品质及其耐藏性的因素?(冻结前对原料的要求)


正确答案:冻制用原料的成分和性质;冻制用原料的严格选用、处理和加工;冻结方法;贮藏情况。 原料与预处理对于制品的品质有巨大的影响。 冻制用果蔬应在成熟度最高时采收,冻制前都应先加工处理,蔬菜通过预煮,破坏蔬菜中原有酶的活力,可以显著地提高冻制蔬菜的耐藏性,预煮后和包装冻制前应立即将原料冷却到10℃以下,冻制水果常加以浸没水果为度的低浓度糖浆,还可以添加柠檬酸、抗坏血酸和二氧化硫等添加剂以延缓氧化酶的氧化作用。肉制品一般在冻制前并不需要特殊加工处理。

第6题:

试论述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 (1)Aw与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水,适宜的的Aw一般情况如下:
A.w<0.90:大多数细菌不能生长
<0.87:大多数酵母菌不能生长
<0.80:大多数霉菌不能生长
0.8~0.6:耐盐、干、渗透压细菌、酵母、霉菌不能生长
<0.5:任何微生物均不能繁殖
(2)Aw与酶促反应
水可作为介质,活化底物和酶
A.w<0.8:大多数酶活力受到抑制
=0.25~0.3淀粉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抑制或丧失活力
而脂肪酶在Aw=0.1~0.5仍保持其活性
(3)Aw与非酶褐变
A.w<0.7:Aw升高,速率升高
A.w=0.6~0.7:Aw最大
A.w>0.7:Aw降低
(4)Aw与脂肪氧化酸败
影响复杂:Aw<0.4:Aw升高,速率下降
A.w>0.4:Aw升高,速率升高
A.w>0.8:Aw升高,速率升高
(5)Aw与水溶性色素分解,维生素分解Aw升高,分解速率升高

第7题:

水分活度对微生物、酶及其它反应有什么影响?简述干藏原理。 


正确答案: (1)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食品的腐败变质通常是由微生物作用和生物化学反应造成的,任何微生物进行生长繁殖以及多数生物化学反应都需要以水作为溶剂或介质。
(2)干制对微生物的影响:干制后食品和微生物同时脱水,微生物所处环境水分活度不适于微生物生长,微生物就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环境条件一旦适宜,,又会重新吸湿恢复活动。干制并不能将微生物全部杀死,只能抑制其活动,但保藏过程中微生物总数会稳步下降。由于病原菌能忍受不良环境,应在干制前设法将其杀灭。
(3)干制对酶的影响:水分减少时,酶的活性也就下降,然而酶和底物同时增浓。在低水分干制品中酶仍会缓慢活动,只有在水分降低到1%以下时,酶的活性才会完全消失。酶在湿热条件下易钝化,为了控制干制品中酶的活动,就有必要在干制前对食品进行湿热或化学钝化处理,以达到酶失去活性为度。 干藏原理:就是通过对食品中水分的脱除,进而降低食品的水分活度,从而限制微生物活动、酶的活力以及化学反应的进行,达到长期保藏的目的。

第8题:

举例说明水分活度与食品耐贮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在中等或高aw的食品中,美拉德反应,脂类氧化,维生素B1降解,叶绿色损失,微生物繁殖和酶反应均显示出最大反应速率,但对中等或高aw的食品,一般随aw的增高,反应速率反而下降。
2、在中等水分活度(0.7-0.9)的食品,由于其反应速率大而不利于食品保藏。
3、微生物通常是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当aw>0.9时细菌才能生长繁殖,酵母菌要求aw>0.87,而大多数霉菌在aw=0.8时就开始生长繁殖。但某些嗜高渗酵母菌株在aw<0.65仍能生长。
4、水分在酶促反应中起着溶解基质和增加基质流动性的作用,食品中绝大多数的酶在aw<0.85时,活性便明显减弱,但酯酶的活性可保留到aw=0.3乃至aw=0.1。
5、美拉德反应是引起食品变质的原因之一,在aw=0.6-0.7之间达到最大值,其后由于反应物被稀释其反应速度降低。
6、脂肪的非酶反应在aw很低时便开始反应,其后一方面由于水与氢过氧化物结合抑制其降解,另一方面由于水与金属离子作用而抑制其催化的反应,反应速率下降,直到aw=0.4,随后,随着增加的水加大了氧的溶解度,并使脂分子膨胀,易被氧化部分暴露,氧化反应加快,直到aw=0.8,其后,水稀释了反应体系,反应速度再次下降。

第9题:

简述食品中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水分吸附等温线)


正确答案:⑴预热阶段(水分含量轻微下降,而水分活度也轻微下降);
⑵恒速阶段(水分含量迅速下降,而水分活度则缓慢下降);
⑶降速阶段(水分含量缓慢下降,而水分活度则快速下降)。

第10题:

简要解释食品中脂类氧化与水分活度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在MSI曲线的Ⅰ区,氧化反应的速度随着水分增加而降低;在Ⅱ区,氧化反应速度随着水分的增加而加快;在Ⅲ区,氧化反应速度随着水分增加又呈下降趋势。
其原因是在非常干燥的样品中加入水会明显干扰氧化,本质是水与脂肪自由基氧化中形成的氢过氧化合物通过氢键结合,降低了氢过氧化合物分解的活性,从而降低了脂肪氧化反应的速度;从没有水开始,随着水量的增加,保护作用增强,因此氧化速度有一个降低的过程;除了水对氢过氧化物的保护作用外,水与金属的结合还可使金属离子对脂肪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降低。
当含水量超过Ⅰ、Ⅱ区交界时,较大量的水通过溶解作用可以有效地增加氧的含量,还可使脂肪分子通过溶胀而更加暴露;当含水量到达Ⅲ区时,大量的水降低了反应物和催化剂的浓度,氧化速度又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