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共同纲领对外交政策的规定

题目

简述共同纲领对外交政策的规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我国的外交政策.


正确答案:
    5.(1)始终不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2)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
    (3)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2题:

简述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


正确答案: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主要内容包括:
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彼此的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
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应该成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第3题:

简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第4题:

查找“中美外交政策比较”的相关文献,以下哪个检索式是正确的?()

  • A、中国+美国*外交政策
  • B、中国*美国*外交政策
  • C、(中国*美国)+外交政策
  • D、(中国+美国)*外交政策

正确答案:D

第5题: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D.70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答案:B
解析:

第6题:

1949年,共同纲领中规定,新中国实行普选制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标准答案:√

第7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共同纲领》的最大不同是( )。

A.所体现的社会性质
B.过渡时期总任务的体现
C.国体的差异
D.中国内政外交政策的变化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而《共同纲领》性质还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

第8题:

《共同纲领》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 )


正确答案:√

第9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正确答案: “站在社会主义一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周恩来提出的“礼尚往来”、“互通有无”和“团结全世界人民”等外交决策及方针,构成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第10题:

简述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对日外交政策的演变。


正确答案: 九一八事变前:军事上不抵抗主义,“攘外必先安内”(共产党、广州反蒋势力)、广州另立秘密政府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组织“特种外交委员会”,东北军全权交给南京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盲目依靠国联,妥协退让《唐沽协定》、《和美协定》等,主观上缓和与日本的矛盾,但客观上使日本更为猖獗,华北五省自治运动逐渐强硬,像日本卷巨额表示反对华北五省自治运动;通缉防空自治政府头目;反对日本广田三原则;1936年日本与南京国民政府交涉,但未有成果七七事变:准确的来讲,民族矛盾已经成为当时的主要矛盾,国共纷争在共产党的忍让下开始退居其次。这很大程度上表示中国再次成为一个整体,全民共同抗日。国共合作、明确抗日。
1.在日本侵华的同时,南京政府试图通过国联的制裁来制止日本的侵略行径,开展了投靠国联的外交政策,国联均为未通过制裁日本的议案。南京政府在寻求国联的调解时,又积极寻求国际的同情与援助开展与国外交,与苏复交,加强苏对中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同时又寻求欧美列强的支持。
2.1933日本开始侵入华北,南京政府放弃交涉,进一步采取了妥协退让的外交活动,5.31塘沽协定签订后,日本已兵锋直逼平津地区,面对日本的威逼,国民政府不得不改变外交政策,采取了“协调外交”,一方面,努力寻求欧美的援助,另一方面,对日亲善,稳住中日关系,以便集中精力围剿红军,这样,使日本又一次获得了侵占中国领土的机会,中国陷入危机之中。
3.由于国民政府对日的不断妥协,日本扩大侵华行径,1935日本开始向华北进军,并制造了华北事变,与此同时又向察哈尔进攻,分别签订了何梅协定,秦土协定,日本实际控制了华北和察哈尔省,此时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以显示出统治危机,激化了国民政府与日本的矛盾,
4.日本占领华北以后,并开始谋划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变其为第二个伪满洲国,此时,国民政府开始采取反抗对策,改变以往的妥协,同时,日本1935,10.7广田弘毅提出了广田三原则,使中国承认伪满洲国。南京国民政府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