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口腔颌面外科门病案书写的整体要求。

题目

简述口腔颌面外科门病案书写的整体要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口腔颌面和整形外科手术对麻醉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口腔颌面和整形外科手术要求麻醉平稳、镇静充分、镇痛完全,多不需要足够的肌肉松弛效果。预计有严重失血可能的手术,常常采用控制性降压技术;而对失血多和需开颅的手术,还需实施低温,以增加病人组织、器官对缺血、缺氧的难受性。

第2题:

简述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病案项目要求。


正确答案: 姓名、性别、年龄、婚姻、职业、出生地、民族(国籍)、户口、居住地址、电话、工作单位与电话、过敏药物名称及就诊日期与诊断。
①门诊病案封面必须逐项填写。
②每次应诊必须完整填明就诊日期(危急病人更须加注时、分)和就诊科室,若病人先后就诊两个以上科室,则各科分别填写就诊日期和科别。
③完整的门诊病史均应包括以下各项内容:
A.主诉;
B.病史;
C.体格检查;
D.实验室检查;
E.初步诊断;
F.处理意见;
G.医师完整签名等部分,可不必逐项列题。

第3题: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对麻醉有何要求?


答案:麻醉平稳、镇静镇痛完全,但对肌肉松弛的要求不高。

第4题:

简述口腔颌面外科临床一般检查。


正确答案: ①口腔检查。
a.口腔前庭检查,依次检查唇、颊、牙龈黏膜、唇颊沟以及唇颊系带情况。注意有无颜色异常、瘘管、溃疡或新生物,腮腺导管现头有无异常。
b.牙齿及咬合检查,检查时常需结合探诊和叩诊以检查牙体硬组织、牙周和尖周等情况。当检查咬合关系时,应区别正常牙牙合及错牙牙合。检查张口度情况,以确定其是否张口受限,并分析影响张口运动的因素。
c.口腔及口咽检查,依次检查舌、腮、口咽、口底等部位的颜色、质地、形态和大小。
②颌面部检查。
a.表情和意识神态检查,观察面部表情变化。依据面部表情,可了解病员的意识状态、体质和病情轻重。
b.面部器官检查,眼、鼻、耳。
c.病变部位和性质,对已发现的病变,应作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其所在部位、深度、形态、范围、大小及其有无移动度、触痛、波动感、捻发音等体征;同时还应注意该病变与深部组织及表皮肤的关系。
③颈部检查。一般检查观察颈部外形、色泽、轮廓、活动度是否异常,有无肿胀、畸形、斜颈、溃疡及瘘管。
a.淋巴结检查,颌面、颈部淋巴结,按一定顺序,由浅入深,滑动触诊。
b.外形与关节动度检查,检查面部左右是否对称,关节区、下颌角、下颌支和下颌体的大小和长度是否正常,两侧是否一致和协调,注意面部有无压痛和踝状突活动度的异常。
c.咀嚼肌检查、检查额肌、咬肌等咀嚼肌群的收缩力,触压其是否疼痛,观察其两侧是否对称、协调。
④颞颌关节检查。通过病员下颌的开闭颌运动,前伸运动和侧方运动,检查其关节功能是否正常,有无疼痛、弹响或杂音。
⑤涎腺检查。涎腺检查应采用两侧对比的方法,对两侧病变者,应与正常解剖形态、大小相比较。除形态以外,还应注意导管口分泌物的情况;必要时可按摩、推压腺体,以增加分泌。对分泌液的色、量、质进行观察分析,必要时应进行实验室检查。腮腺和颌下腺的触诊应包括腺体和导管。颌下腺及舌下腺的触诊则常用双手合诊法检查。涎腺导管的触诊注意有无结石存在外,还应注意导管的粗细和质地。对有狭窄的涎腺导管检查可采用探诊的方法,要选择钝、细的探针,且应在排除结石存在的可能时方能进行,以免将结石推向深部。在行涎腺造影、冲洗和注药等检查。治疗时,应动作轻柔、准确,避免刺伤导管、乳头或将药物注入导管外的软组织中。

第5题:

简述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的血肿。


正确答案: 注射针刺破血管所致。
防治原则:注射针尖不能粗钝及有倒钩。注射时不要反复穿刺以免增加穿破血管的机会。若局部已出现血肿,可立即压迫止血,并予冷敷;在出血停止后,则改用热敷,促使血肿吸收消散。并可酌情给予抗感染及止血药物。

第6题:

简述口腔颌面外科解剖分离手术操作。


正确答案: 用于精细的层次解剖或分离粘连坚实的瘢痕组织。
使用的器械为锐性的手术刀和手术剪。
此法对组织损伤小,动作要求细巧、准确,一般应在直视下进行。钝性分离,用于正常肌和疏松结缔组织的分离和良性肿瘤的摘除。主要以血管钳,也可使用刀柄、手指、纱布等,此法比较安全,但对组织损伤较大。

第7题:

简述口腔颌面外科引流手术操作。


正确答案: (1)片状引流:引流物由废橡皮手套剪成条状制成。主要用于口外创口小量渗液的引流。
(2)纱条引流:多用特制的油纱条和碘仿纱条作为引流物。
(3)管状引流:由普通细橡胶管或导管剪成引流物,多用于颌面部较大创口和脓腔的引流。
(4)负压引流:使创口产生负压,从而达到负压吸引的引流目的。主要用于颌面颈部较大手术的术后引流。
上述前3种引流方法,创口是开放的,故亦称开放引流,后一种创口是封闭的,故亦称闭式引流。

第8题:

简述口腔颌面外科撰写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①初诊病史。
a.主诉。为患者就诊要求解决的主要问题。字数应精简,但应包括时间、性质、部位及程度,但对某些疾病,例如要求行整复术者则不一定强求以上形式,直述其要求即可。病员如有两种以上的主诉,应记录其最主要者,其他次要的主诉,可以选择性地简单记述。
b.病史。要突出主诉、发病过程、相关阳性症状及有鉴别诊断价值的症状表现。同住院病史要求。
c.体格检查。以口腔颌面部检查为主。如有全身性疾病,应做必要的体检,如心脏听诊、血压测量等,并记录检查结果。基本同住院病史中的专科检查。
d.实验室检查。要详细摘录以往及近期的实验室检查或特殊检查结果,以资比较或引用。
e.诊断。应按主次排列,力求完整全面,要严格区分确定的/不确定的或尚待证实的诊断。
f.处理意见。包括下列内容之一或数项。(i)提出进一步检查的项目(及其理由);(ii)治疗用药(药名、剂型、剂量规格、总量、给药方法、给药途径);(iii)随叫立明会诊或约定会诊申请或建议;(iiii)其他医疗性嘱咐;(V)病休医嘱。
g.医师签名。要求签署与处方权留迹相一致的全名。实习医师应有上级医师签名,以示负责。
②复诊病史。
a.复诊病史的必需项目与撰写要求原则上与初诊病史一致。
b.同一疾病相隔3个月以上复诊者原则上按初诊病人处理,但可适当简化(例如:可在一开始即提明原先确定的诊断)。
c.一般复诊病史须写明:(i)经上次处理后,病人的病状、体征和病情变化情况及疗效;(ii)初诊时各种实验室或特殊检查结果的反馈(转录);(iii)记载新出现的症状或体征(包括治疗后的不良反应);(iiii)根据新近情况提出进一步的诊疗步骤和处理意见;(V)补充诊断、修正诊断或维持原有的诊断;(Vi)医师签名。
d.对于诊断已十分明确,治疗已相对固定,病情已基本稳定的慢性病患者,门诊复诊病史内容包括:(i)前已明确的主要诊断;(ii)本次就诊的主要临床情况(症状、体征、治疗不良反应等),简述重要实验室检查结果;(iii)处方记录及医师签名。

第9题:

简述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绷带应用技术。


正确答案: (1)绷带包扎的目的:保护术区和创部,防止继发感染,避免再受损。止血并防止或减轻水肿。防止或减轻骨折错位。保温、止痛。固定敷料。
(2)绷带的类型:绷带种类较多,常用的有卷带、四头带和三角巾,此外,还有弹性绷带和石膏绷带。绷带的包扎方法也多种多样,有条件可根据创口的部位、特点等选择适宜的绷带和包扎方法。
(3)绷带应用:绷带的应用最为广泛和简便,可适用于各种部位创口的包扎,包扎的方法则可因不同的部位和要求而多样。
常用的缠绕法有:交叉十字绷带,用绷带先由额至枕部环绕两周,继而反折经一侧耳前腮腺区向下,再经颌下、顶部至对侧耳后向上,再经顶部向下至同侧耳后绕颌下、额部至对侧耳前;如此反复缠绕,最后再如前作额枕部的环绕,以防止绷带滑脱,末端以胶布固定。缠绕时注意勿使耳廓受压,以防止疼痛或局部坏死。此法广泛适用于颌面和上颈部术后和损伤的创口包扎。面部绷带,于鼻根部健侧先置一上下斜行的短绷带或纱布条,并在患侧耳周垫以棉垫或纱布,以免包扎时压迫耳廓。绷带自额部开始,先环绕额枕两圈,继而斜经头后绕至患侧耳下并斜行向上经同侧颊部、眶下至鼻背、健侧眶上,如此环绕数圈,每圈履盖前一层绷带的1/3-1/2,直至包扎妥善为止,最后再统头周一圈,胶布固定,将留置的短绷带或纱布条打结收紧,以裸露健眼。面部绷带常用于颌骨、面、颊部手术后的创口包扎。四头绷带应用技术、四头带亦称四尾带,其制作方法简便,临床上常用一段绷带将其两端剪开一定长度,形成四个带头即可。

第10题:

简述口腔颌面外科门诊会诊的撰写要求。


正确答案:提出会诊申请一方应在处理意见项内写明请求会诊的科室及会诊目的、接受会诊一方应在会诊结果前以明显地位冠以"科会诊意见"的标题,会诊建议或处理意见应明确。撰写规格同门诊病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