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坏死的病理变化、类型和结局。

题目

简述坏死的病理变化、类型和结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炎症的机理病理变化局部表现及结局?


正确答案: 1.炎症是机体在致病因子作用下发生了一种以防御为主的病因过程,是一种以局部表现为主的全身性反映。
2、具体病理变化包括:
(1)变质:发炎部位细胞和组织发生坏死同时带有代谢和功能变化
(2)渗出:发炎部位血液成分经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的过程
(3)增生:细胞数量增多
3、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4、结局表现为:
(1)发炎组织被吸收
(2)机化钙化
(3)迁延(坏现象)是一种慢性病
(4)扩散

第2题:

简述传染性肝胰脏坏死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外部症状:
1)游动失调,回转游动,体色发黑,眼球突出
2)腹部膨胀,体色发黑,肛门红肿,后拖有一条线状粘液便,背鳍,尾鳍上部腐烂
病理变化:胰脏组织坏死,胰腺被破坏;后期,所有被损害的胰脏器官发生纤维化,最后不能消化食物
如果仅仅胰腺受到影响,那么周围的脂肪组织朗拂氏结正常
小鱼上,常可见胰脏萎缩肠道中有白色的脓状物,这是由于被感染的肠上皮坏死脱落的结果

第3题:

何谓坏死?简述坏死的类型和结局。


正确答案: 坏死是指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坏死的类型:局灶性胞浆坏死及固缩坏死;液化性坏死;凝固性坏死;特殊类型坏死。坏死的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排除;包裹、钙化;机化。

第4题:

简述坏死的基本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细胞核:是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胞浆:颗粒状或溶解消失,胞膜破裂进而细胞解体消失。
间质:胶原纤维肿胀,崩解液化,基质解聚。
最后:坏死细胞和崩解的间质融合成一片模糊的无结构颗粒状红染物质。

第5题:

简述坏死的基本病理变化,分为哪些类型?并举例。


正确答案: (1)基本病变:①细胞核:呈现核固缩、核碎裂及核溶解;②胞浆:红染,胞膜破裂,坏死细胞解体、消失;③间质崩解、液化,基质解聚。最后坏死组织成为一片模糊的无结构的颗粒状红染物质。坏死灶周围或坏死灶内有急性炎症反应。
(2)类型:①凝固性坏死(如:心肌梗死、肾梗死等),特殊类型有:干酪样坏死(如:结核病)和坏疽;坏疽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②液化性坏死(如:脑梗死、脓肿等),③纤维素样坏死(如:风湿病、良性高血压等)。

第6题:

简述出血的病理变化和结局。


正确答案:动脉管的破裂性出血时,常形成血肿。毛细血管出血,形成的出血点(淤血)或出血斑(於斑)。
腔内出血称为积血,组织内出血称为溢血。
结局:少量出血完全吸收;大量出血,不完全吸收,被结缔组织取代,形成疤痕。

第7题:

简述溃疡性皮肤坏死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主要损伤皮肤引起溃疡性坏死,据皮肤损伤的不同程度
1)表皮细胞的轻度病变,色素消退——小灰色区细胞核出现变性,核呈明显的锯齿状缺刻细胞变性:线粒体,内质网膨大
2)表皮的脱落:随着病程加重,表层的细胞坏死并脱落
3)霉菌或者细胞的侵入,使得病变进一步加深,溃疡和坏死继续向深层发展,由此可见到内脏器官,肝、胃、鳔等,导致水霉病
——发生在头部,可见到头颅骨暴露,有时候可见到脑
——鱼常在水中游动缓慢,常可见尾柄和尾鳍被腐烂
——死亡率很高,但不是全部鱼死亡,恢复的鱼,常可见形成的伤迹。

第8题:

简述坏死的类型和结局。


正确答案: 坏死的类型有:局灶性胞浆坏死及固缩坏死;液化性坏死;凝固性坏死;坏疽。坏死的结局表现为:溶解吸收;分离排除;包裹、钙化;机化。

第9题:

简述坏死的过程及其基本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1)过程:细胞受损→细胞器退变,胞核受损→代谢停止→结构破坏→急性炎反应→坏死加重。
(2)基本病变:1)核固缩、碎裂核和溶解;2)胞质红染,胞膜破裂,细胞解体;3)间质内胶原纤维肿胀,崩解、液化,基质解聚;4)坏死灶周围或坏死灶内有急性炎反应。

第10题:

简述坏死的结局。


正确答案: (1)坏死细胞溶解引起局部急性炎症反应。
(2)溶解吸收。
(3)分离排出(糜烂、溃疡、窦道、瘘管、空洞)。
(4)机化与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