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语出《()》。

题目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语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这句话表明,中华文化是以()为导向的哲学思路。

A.科学

B.自然

C.人生

D.物理


参考答案:C

第2题:

道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人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下列语句与这段话在含义上近似的是()。

A.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D.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答案:B
解析:
题中这段话强调道德修养要循序渐进,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过程,强调重视量的积累。与之含义相近的只有B项。而A、C、D这些选项都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选项A,“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仁德真的离我们很遥远吗?我想具有仁德,仁德自然就会到来了。”更深层的理解是: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选项C,“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要靠自己去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求助于别人。而不具备君子品行的人,遇事总是习惯于求助于别人,而不是靠自己去解决”。选项D.“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意思是说,“有把一整天的力量都用在实行仁上而力量不够的吗?也许有,但我没见过。”

第3题:

下列语句中,表达的是儒家“仁”的思想的是()。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C.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

D.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E.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参考答案:AD

第4题:

“万物皆备于我”是()的核心理念。

  • A、道学
  • B、玄学
  • C、心学
  • D、经学

正确答案:C

第5题:

翻译: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


正确答案: 孟子说,“一切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自己是忠诚踏实的,便是最大的快乐。不懈地以推己及人的恕道做去,达到仁恕的道路没有比这更直捷的了。”

第6题: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皆备于我心,这在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上,是典型的
__代表。


答案:内发论,
解析:

第7题: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一句恰当的意思是()。

  • A、“坚决地以广大的心胸行持宽仁的恕道,追求仁德不会有比这更近的道路了。”
  • B、强烈地要求宽恕别人而有所作为,追求仁德不会有比这更近的道路了。”
  • C、以坚强的意志宽恕世人的所作所为,追求仁德不会有比这更近的道路了。”
  • D、坚决地以广大的心胸行持宽仁的恕道,追求仁德不要因为距离近而不知所措。”

正确答案:A

第8题: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是下列哪位名人提出的:()

A.子思子

B.老子

C.荀子

D.孟子


标准答案:D

第9题:

下列属于儒家伦理观念的是()。

  • A、养心莫善于寡欲
  • B、克己复礼为仁
  • C、虚壹而静
  • D、万物皆备于我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战国时代的()说:“万物皆备于我”。

  • A、庄子
  • B、孔子
  • C、老子
  • D、创造力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