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残余法测定饲料粗脂肪的原理及步骤?

题目

试述残余法测定饲料粗脂肪的原理及步骤?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实验原理:饲料的油脂均可溶解于乙醚中,用乙醚反复浸提饲料中的脂肪,并使溶有脂肪的乙醚流集于盛醚瓶,而后将乙醚蒸发,瓶中所剩残渣的重量为饲料的脂肪量。此为索氏测定脂肪法的原理。
实验步骤:将称量瓶编号洗净烘干,将滤纸包折好,准确称取风干样本2克左右(准至0.0001克)于滤纸包中,折好,编号(与称量瓶同号),滤纸包长度不能高于虹吸管高度的2/3为宜,将称量瓶及样本滤纸包放入105℃烘箱中烘6小时除去水分,将称量瓶及滤纸包放入干燥中冷却30分钟,在电子分析天平上称重,再放入105℃烘箱中烘1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再称重,直至恒重。恒重后,将滤纸包放入索氏抽脂器中,倒入乙醚,浸泡2小时左右、抽脂4小时(乙醚冷却速度5-6滴/秒)至16小时(2-3滴/秒),加热水浴锅,使水温保持60℃左右,乙醚在盛醚瓶中蒸发,乙醚蒸气至冷凝管处冷凝为液体,仍流回浸提管中,再经虹吸管回流到盛醚瓶中,如此反复循环,直至将脂肪浸提干净。提取完毕后,移去上部的冷凝管,取出样本包,放入称量瓶中,将称量瓶及样本包移入105℃烘箱中,瓶盖、半开以免醚气燃烧起火。初烘时烘箱门半开,烘3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称重、记录,直至恒重(小于0.002克),称量瓶及样本包抽脂后失去的重即为脂肪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步骤?


正确答案: 1)坩埚的处理:将干净坩埚放入高温炉中,在550℃±20℃下灼烧30min,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1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再重复灼烧、冷却、称重,直到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0005g为恒重。
2)称取试样:在已恒重的坩埚中称取2~5g试样,准确至0.0002g。
3)炭化:将装有试样的坩埚放在电炉上,在较低温度状态加热灼烧至无烟状态,然后升温灼烧至样品无炭粒。
4)灼烧:将炭化好的试样放入高温炉中,于550℃±20℃下灼烧3h,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1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再同样灼烧1h,冷却,称重,直到两次重之差小于0.001g为恒重。

第2题:

试述血清淀粉酶碘-淀粉比色法测定原理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血清(或血浆)中α-淀粉酶催化淀粉分子中α-1,4葡萄糖苷键水解,产生葡萄糖、麦芽糖及含有α-1,6糖苷键支链的糊精。在有足够量基质的条件下,反应后加入的碘液与未被水解的淀粉结合成蓝色复合物,其蓝色的深浅与未经酶促反应的空白管比较其吸光度,从而推算出淀粉酶的活力单位。注意事项:
①草酸盐、枸橼酸盐、EDTA-Na2及氟化钠对淀粉酶活性有抑制,肝素无抑制作用。
②酶活性在400U以下时与底物的水解量成线性,如测定管吸光度小于空白管吸光度一半时,应将血清量加大稀释倍数或减少血清加入量,测定结果乘稀释倍数。
③本法亦适用于其他体液淀粉酶的测定。
④唾液含高浓度淀粉酶,须防止混入。
⑤淀粉溶液若出现混浊或絮状物,不能再使用。

第3题:

饲料粗脂肪含量测定(仲裁法)回流后将抽提瓶放在水溶上蒸去残余乙醚。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4题:

试述饲料中水分的测定步骤?


正确答案: 洁净称样皿在105℃烘箱中烘干1h后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30min后称重,准确至0.0002g,同样冷却后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0.0005g为恒重;用已恒重称样皿称取两份平行试样,每份2~5g,准确至0.0002g;不盖称样皿盖,在105℃烘箱中烘3h后取出,盖好称样皿盖,于干燥器中冷却30min后称重;再次烘干1h,同样冷却后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小于0.002g。

第5题:

饲料粗脂肪含量测定用试样应粉碎至()目。


正确答案:40

第6题:

简述用残余法测定菜籽中粗脂肪的原理。


正确答案:脂肪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将样品反复经乙醚提取,使脂肪全部溶解于溶剂中,然后加热除去有机溶剂,根据所剩余的量即可算出样品中粗脂肪的含量。

第7题:

饲料粗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适应于()单一、饲料混合的配合饲料、预混料。


正确答案:各种

第8题:

构成饲料产品的各种组成成分,叫做()。

  • A、饲料组分
  • B、粗蛋白质
  • C、粗脂肪
  • D、饲粮

正确答案:A

第9题:

饲料粗脂肪含量测定(仲裁法)回流后将抽提瓶放在水溶上蒸去残余乙醚。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饲料粗脂肪含量测定用试样缩减至()保存。


正确答案:2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