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

题目

第二次工业革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对电作了深入的研究。在进一步完善电学理论的同时,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电机。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后来几经改进,逐渐完善,到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利润分享计划在_____时期就已得到实现。

A、第二次工业革命

B、工业革命

C、第三次工业革命

D、信息革命


正确答案:B

第2题:

简要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


参考答案:

(1)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竞争,对提高劳动成产率提出更高要求。
(2)重工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3)自然科学成果的推动。


第3题:

工业革命能很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下列工业革命与主要受益国对应正确的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

B.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

C.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日本


答案:ABD

第4题:

从世界教育发展历程来看,提出普及初等教育要求是在( )

A.第一次工业革命前
B.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C.第二次工业革命前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答案:B
解析:

第5题:

一位学者说:“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就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光、热相关领域。时值今日,人们任然时刻地直接感觉到它所带来的恩惠。”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恩惠有:()

A.汽船、火车

B.汽车、飞机

C.电脑、手机

D.蒸汽机、内燃机


参考答案:B

第6题: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A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迅速应用于工业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垄断组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所以①②③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第7题:

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参考答案:

(1)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起来。
(2)推广运用迅速。
(3)突破了中心和边缘的划分,几乎同时发生在现今的资本主义国家。
(4)一些后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开展,交叉进行(德国),甚至是跳跃式进行(日本)。


第8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比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电力的应用。()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答案:
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如下: (1)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用的发电机问世。以电灯为代表的电器发明层出不穷。
(2)新型交通工具的创制。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创制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世纪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并作为交通工具的发动机。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3)通信工具的改进。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19世纪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进行无线电报实验并取得成功。
(4)化工技术的进步。19世纪后半期,人们能够从煤焦油中提炼氨、苯、人造染料,制造人造纤维和炸药、无烟火药等。

第10题:

美国富尔顿制成蒸汽汽船,发生的时代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工业革命

D.第四次工业革命

答案:A
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富尔顿制成蒸汽汽船利用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