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已掌握的烧结机构,哪些对粉末压坯致密化有贡献?哪些有利于孔隙球化?

题目

根据您已掌握的烧结机构,哪些对粉末压坯致密化有贡献?哪些有利于孔隙球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防止烧结矿粉化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①、提高铁精矿含铁品位,并降低SiO2含量;
②、提高烧结矿的碱度;
③、配加白云石粉,提高烧结矿中的MgO含量;
④、改变烧结矿温度与气氛;
⑤、配加萤石;
⑥、配加含磷矿粉;
⑦、配加含硼矿粉。

第2题:

在烧结后期,晶界扩散有利于孔隙球化,而表面扩散有利于孔隙消除。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瓷器是陶瓷器发展的更高阶段,瓷器的特征是坯体已完全烧结(),因此十分致密。

  • A、干燥
  • B、硬化
  • C、强化
  • D、玻化

正确答案:D

第4题:

烧结中孔隙消除的机制有哪些?


正确答案: 孔隙的消除:
①空位通过扩散在晶界上聚集,形成“空位团”或“空位片”,当其长到一定尺寸后,会“塌陷”、被原子层充满,从而消除气孔;或空位通过晶界迁移到表面消除。可认为晶界的存在是隔离闭孔收缩的先决条件。
②另一观点:空位在晶界移动十分缓慢,在晶界的“空位团”会钉扎晶界; 故,只有发生再结晶,借助于塑性流动才能消除孔隙。

第5题:

表面迁移包括哪些烧结机构?当烧结进行到一定程度,孔隙产生封闭后,它们起何作用?


正确答案: 1)表面扩散:球表面层原子向颈部扩散。
2)蒸发-凝聚:表面层原子向空间蒸发,借蒸汽压差通过气相向颈部空间扩散,沉积在颈部。
孔隙产生封闭后,表面扩散只能促进孔隙表面光滑,导致孔隙球化。蒸发-凝聚也对孔隙的球化也起作用。

第6题:

简述烧结致密化过程,分析烧结过程的推动力。


正确答案:1、致密化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粘结阶段:
颗粒间的原始接触点或面转变成晶体结合,即经形核、长大形成结颈。粉末颗粒内部的晶粒不发生变化,颗粒外形也不发生变化,因而整个烧结不发生收缩。
②烧结颈长大阶段:
原子向颗粒结合面大量迁移,使烧结颈扩大,颗粒间距离缩小,形成连续的孔隙网络。同时,由于晶粒的长大,晶界越过孔隙移动,使得孔隙大量消失。因此在该阶段,烧结体收缩,密度和强度增加。
③闭孔隙球化和缩小阶段:
当烧结体的相对密度达到90%以后,孔隙网被分割,闭孔数量大为增加,孔隙形状逐渐球化并缩小。烧结体缓慢收缩,但主要依靠小孔的消失和孔隙数量的减少。
2、推动力
烧结中使系统自由能降低是原动力。包括颗粒结合面的增大和颗粒表面的平直化,粉体的总表面积和表面自由能减少;结提内孔隙的总体积和总表面积的减少;粉末颗粒内晶格畸变的消除。

第7题:

超固相液相烧结的烧结致密化机理与传统的稳定液相烧结完全相同。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粉末压坯强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分别以硬质合金和铁基粉末冶金零件为例,可采取哪些技术措施如何提高坯件强度?


正确答案: 1)影响因素:
颗粒间的结合强度(机械啮合)和接触面积
颗粒间的结合强度:
a.颗粒表面的粗糙度b.颗粒形状
粉末颗粒形状越复杂,表面越粗糙,则粉末颗粒之间彼此啮合的越紧密,压坯强度越高。
c.颗粒表面洁净程度
d.压制压力:压力提高,结合强度提高(与变形度有关)
e.颗粒的塑性(与结合面积有关)
f.硬脂酸锌及成形剂添加与否
g.高模量组份的含量:含量高,结合强度大
颗粒间接触面积:即颗粒间的邻接度
颗粒的显微硬度、粒度组成、压制时颗粒间的相互填充程度,进而提高接触面积;压制压力:压力大,塑性变形大,S提高;颗粒形状:复杂,结合强度提高,但S降低

第9题:

讨论固相烧结后期,孔隙为什么会球化,小孔隙为什么会消失?


正确答案: 固相烧结后期,形成大量的隔离的闭孔隙。通过表面扩散和蒸发凝聚,孔隙中凸部位的物质迁移到凹部位,促进孔隙表面光滑,从而使孔隙球化
由于体积扩散,空位的内孔隙向颗粒表面扩散以及空位由小孔隙向大孔隙扩散,烧结体发生收缩,小孔隙不断消失

第10题:

液相烧结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它们对液相烧结致密化的贡献是如何体现的?


正确答案: 三个基本条件:液相必须润湿固相颗粒、固相在液相中具有有限的溶解度、液相数量
1)液相必须润湿固相颗粒,这是液相烧结得以进行的前提。液相只有具备完全或部分润湿的条件,才能渗入颗粒的微孔和裂隙甚至晶粒间界,促进致密化
2)有限的溶解可改善润湿性,增加了固相物质迁移通道,加速烧结;并且颗粒表面突出部位的化学位较高产生优先溶解,通过扩散和液相流动在颗粒凹陷处析出,改善固相晶粒的形貌和减小颗粒重排的阻力,促进致密化
3)在一般情况下,液相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液相均匀地包覆固相颗粒,为颗粒重排列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致密化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