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遗产的范围。

题目

简述遗产的范围。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依照《继承法》的规定,以下财产属于遗产:
1.公民的收入,包括公民的工资、奖金、从事合法经营的收入以及接受赠与、继承等所得的财产。
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6.公民享有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包括有价证券以及某些担保物权,如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遗产分配原则。


参考答案:

(1)互谅互让、和睦团结原则:遗产分割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继承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相对均等份额原则:在没有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形下,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应按照人数平均分配遗产。取得均等份额的法定继承人。
(3)特殊情况下继承份额不均等的原则。


第2题:

遗产在分割前,可由一个或数个继承人使用,遗产的增殖和收益,除继承人有特别约定外,属于()。

A.管理遗产的继承人

B.属于使用遗产的继承人

C.遗产之外的收益

D.遗产的范围


参考答案:D

第3题:

关于世界遗产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禁止在世界遗产核心区、保护区建设宾馆、招待所等

B.世界遗产范围内不得引进非世界遗产范围内生长的动植物

C.世界遗产保护经费由政府全额划拨

D.世界遗产核心区内的人口数量超出承载能力,应采取必要的移民措施

E.世界遗产范围内应使用环保车船


正确答案:ABCDE

第4题:

简述遗产分割原则。


参考答案:

遗产分割,是继承人之间,按照各继承人的应继份额分配遗产的行为。遗产分割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1.先遗嘱继承后法定继承原则。由于遗嘱继承、遗赠的效力优于法定继承,因而在有遗嘱的情况下,应先适用遗嘱继承和遗赠,即按照遗嘱的指定,分割遗产;遗产有剩余时,才适用法定继承。
2.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原则。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没有保留的,应从继承人所继承的遗产中扣回。
3.互谅互让、协商分割原则。
4.物尽其用原则。在遗产分割时,应当从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的基点出发,注意充分发挥遗产的实际效用。


第5题:

简述我国继承法中遗产的范围。


参考答案:

(1)公民合法收入;
(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第6题:

什么是遗产酌给请求权?遗产酌给请求权人的范围有哪些?


参考答案:

遗产酌给请求权指的是继承人以外的人可以适当分得遗产的权利。主要有两类: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继承人以外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


第7题:

试述遗产债务的概念及其范围。


参考答案:

(一)遗产债务的概念被继承人所欠的债务,是指被继承人生前以个人名义欠下的,完全用于被继承人个人的需要,或其它依法应当由其个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债务。
所谓“完全用于被继承人个人的需要所欠的债务”,是指与家庭共同生活无关的,只是用于满足被继承人个人某种特殊需要而欠下的债务。
所谓“其他依法应当由其个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债务”,主要包括:
1.被继承人生前应当缴纳的税款。
2.被继承人生前因侵权而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3.被继承人生前获得的不当得利。
4.被继承人生前所负的无因管理之债。
5.被继承人生前应当履行的合同之债。
6.其他应由被继承人承担的债务。
(二)遗产债务的范围
1.应当将被继承人个人所欠的债务与家庭共同债务相区别。家庭共同债务,是指家庭成员作为债务人所应当承担的财产责任。包括:
(1)用于家庭成员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
(2)为添置家庭共有财产所负担的债务。对于家庭共同债务,无论是以家庭成员的名义欠下的债务,还是以家庭成员中个人的名义所欠下的债务,都属于家庭的共同债务。家庭共同债务应当用家庭共有财产偿还。
2.将被继承人所欠的债务与安葬被继承人所欠的债务相区别。继承开始后,因安葬被继承人所欠的债务,不属于被继承人所欠的债务,应由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偿还。
3.将为继承遗产而支付的继承费用与遗产债务相区别。因继承遗产,如为遗产管理、遗产分割及执行遗嘱等支出的继承费用,不应作为遗产的债务,但可以从遗产中支付或扣除。


第8题:

简述遗产特征


参考答案:

(1)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只能以被继承人死亡时所遗留的财产状况来确定其遗产的范围。被继承人死亡之前的财产不作为遗产。
(2)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财产。遗产在范围上具有限定性。只有在被继承人生前属于被继承人个人所有的财产,才能成为遗产。但具有人身专属性的,也不为遗产。
(3)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合法财产。
(4)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全部财产权利和财产义务。继承人对遗产的继承既包括对遗产权利的享有,也包括对遗产义务的承担。但遗产只包括财产权利和财产义务,而不包括人身权利和人身义


第9题:

简述遗产的分配原则。


参考答案:

遗产的分配原则是两个以上法定继承人继承时分配遗产的准则。
主要有:
(1)均等原则。即在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份额应当均等。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不均等。
(2)照顾原则。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给予照顾。
(3)权利义务一致原则。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遗产;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可以不分或者少分遗产。
(4)协商原则。继承人应协商处理遗产分配问题。


第10题:

简述遗产动机及其对储蓄的影响。


参考答案:

遗产动机是指人们为了能给孩子留下一份遗产而进行储蓄。具有这种动机的人不是自利的方式行动。
遗产动机对储蓄的影响主要表现将在以下两点:
(1)遗产动机越大,人们在有能力的工作年间进行的储蓄就越多
(2)遗产动机越小,人们在工作年间增加的储蓄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