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安局向市城建规划局申请盖一栋办公大楼。经调查地形,规划局发现

题目

某公安局向市城建规划局申请盖一栋办公大楼。经调查地形,规划局发现该大楼建成后会影响附近居民住宅的通风采光。这种情况下规划局应该如何处理()

  • A、直接批准公安局的申请,因为这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办公楼,是公共利益的需要
  • B、将申请事宜告知附近居民并听取意见
  • C、将申请事宜告知附近居民但无需听取其意见
  • D、直接驳回公安局的申请无需说明原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市公安局经市规划局批准,在居民区盖一栋高大的办公楼,由于距离过近,致使大批居民的住宅无法采光。于是居民将城市规划局诉至法院。法院经审查认为规划局的批准行为违法。 此时法院应如何处理?( )

A.撤销规划局的批准行为

B.确认规划局的批准行为违法

C.责令规划局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D.因涉及国家财产,维持规划局的批准行为


正确答案:BC
《行诉解释》第58条规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将会给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判决,并责令被诉行政机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造成损害的,依法判决承担赔偿责任。”因此,选项BC正确。

第2题:

某市公安局经过市规划局批准,在居民区盖了一栋办公楼。由于距离过近,致使毗邻的居民住宅无法采光。于是居民将规划局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规划局的批准行为违法。则法院对此案应当如何处理?( )

A.撤销规划局的批准行为

B.确认批准行为违法

C.因涉及国家财产,维持该批准决定

D.责令规划局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参考答案:B, D

第3题:

余某拟大修房屋,向县规划局提出申请,该局作出不予批准答复。余某向市规划局申请复议,在后者作出维持决定后,向法院起诉。县规划局向法院提交县政府批准和保存的余某房屋所在中心村规划布局图的复印件一张,余某提交了其房屋现状的录像,证明其房屋已破旧不堪。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县规划局提交的该复印件,应加盖县政府的印章

B.余某提交的录像应注明制作方法和制作时间

C.如法院认定余某的请求不成立,可以判决驳回余某的诉讼请求

D.如法院认定余某的请求成立,在对县规划局的行为作出裁判的同时,应对市规划局的复议决定作出裁判


正确答案:ABC

第4题:

某市规划局对某建设项目行政处罚不当,给建设单位造成损失,受害人要求国家行政赔偿,应当向( )提出。

A.市政府
B.市人大
C.市法院
D.市规划局

答案:D
解析:
市规划局

第5题:

因一高压线路经过某住宅小区,该小区居民李某向市规划局申请公开高压线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李某提交书面申请时应出示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
B.李某应说明申请公开信息的用途
C.规划局在公开信息时,不得向李某收取任何费用
D.规划局认为信息的公开可能会损害第三方利益的,应书面征求第三方意见

答案:D
解析: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0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2)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3)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第25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提供与其自身相关的税费缴纳、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政府信息的,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证明文件。题干中李某申请公开高压线路图不属于第25条规定的范围,不需出示有效身份证件,A项错误。B项不在条例规定范围内,错误。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不得收取其他费用,但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除外,C项错误。该条例第23条规定,行政机关认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公开后可能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应当书面征求第三方的意见。D项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

第6题:

经张某申请并缴纳了相应费用后,某县土地局和某乡政府将一土地(实为已被征用的土地)批准同意由张某建房。某县土地局和某乡政府还向张某发放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许可证。后市规划局认定张某建房违法,责令立即停工。张某不听,继续施工。市规划局申请法院将张某所建房屋拆除,张某要求赔偿。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某县土地局、某乡政府和市规划局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B.某县土地局和某乡政府向张某发放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许可证的行为系超越职权的行为 C.市规划局有权撤销张某的规划许可证 D.对张某继续施工造成的损失,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BCD
【考点】国家赔偿的范围;赔偿义务机关
【详解】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本案中,市规划局并为实施国家赔偿法规定的侵权行为,因此不承担赔偿责任。A说法错误,不选。发放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许可证属规划局的职权范围,县土地局和乡政府属于越权行为,B正确,应选,同理,C应选。在规划局通知张某停工后张某仍继续施工,由此产生的扩大损失,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D正确,应选。

第7题:

某区公安局向市规划局申请批准建设一住宅小区,小区建成并交付使用,后发现该住宅结构违反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该如何处理?( )

A.判决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B.判决被告市规划局承担赔偿责任

C.维持市规划局的具体行政行为

D.责令被告市规划局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正确答案:ABD
根据《行诉若干解释》第58条的规定,规划局的行政行为违法,但撤销该具体行为,将会给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人民法院应当作出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判决,并责令被诉规划局作出相应补救措施,造成损害的,应判决承担赔偿责任。因此,ABD项是正确的。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4 条第1项不能作出维持市规划局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因此,C项不当。

第8题:

县建设规划局批准建设的某县公安局的办公楼影响附近小区的采光和通风。该小区业主李某等人以县建设规划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受诉法院经审理发现,县安局的办公楼确实不符合城乡规划,故县建设规划局的批准决定确实违法。下列哪项说法错误?( )

A.法院应当判决县建设规划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B.法院应当判决责令县公安局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C.若县公安局对法院的判决不服,可以提起上诉

D.若李某等人要求县公安局承担赔偿责任的,法院可以一并解决


正确答案:B
47.答案:B 考点:情况判决、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第三人讲解:本题为选非题。在本题中,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县建设规划局的批准决定,该决定属于准予行政许可决定。根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58条,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将会给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判决,并责令被诉行政机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造成损害的,依法判决承担赔偿责任。在本题,县建设规划局的批准决定确实违法,但不能撤销,因为撤销将会导致国家利益受损,故本题应当适用该第58条处理。据此,A项表述正确,而 B项表述错误(采取补救措施的应当是被告——建设规划局,不应该是县公安局)。在本题,县公安局应当是第三人,根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24条,行政诉讼第三人依法有权提起上诉,故C项表述正确。根据《行政许可案件规定》第13条第2款,在行政许可案件中,当事人请求一并解决有关民事赔偿问题的,人民法院可以合并审理。在本题中,县公安局没有行使行政职权,故其行为造成李某等人损害的,也应当是民事赔偿。而且本案中,被诉行政行为属于行政许可。因此,D项表述正确。

第9题:

某建设单位计划建一厂房,于2010 年2 月向规划局申请办理了《建设用地规划证》,并于4 月开工建设,7 月底竣工验收,并于8 月初请规划局进行验收。8 月初收到规划局寄来的《行政罚款决定书》。后建设单位不服,9 月初向规划局提请行政复议,规划局不予处理。
  【问题】
  双方在程序上和内容上存在什么问题,并说明原因。规划局能否撤销或者收回《行政罚款决定书》。


答案:
解析:
(1)建设单位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属于违法建设。
  (2)规划局验收程序不合法,因为在建设单位提出验收申请中不能内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因此在验收申请不能通过的情况下执行了验收程序不合法。
  (3)规划局在验收的同时送出《行政处罚决定书》不合法,根据《行政处罚法》,行政机关在做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并在做出决定前,将处罚理由、依据、违法事实、拟作何种处罚等情况告知违法者,并告知其有陈述权、申辩权和要求听证权。
  (4)建设单位向规划局提请行政复议不对,根据《行政复议法》,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因此,建设单位应向政府或者规划局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5)根据《行政处罚法》,违反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的,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能够责令行政机关改正。因此,本题中,由于规划局验收程序不合法、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不合法,应撤销《行政处罚决定书》,并责令建设单位补办各项手续后,重新确定对建设单位的行政处罚依据和种类。

第10题:

某市规划局依照省建设厅发布的《城市日照间距规划管理技术导则》批准了某工程建设,相邻住宅中的一些住户认为规划局依据的《技术导则》不符合国家规定,侵犯了自己合法权益,拟申请行政复议。符合《行政复议法》的是( )。

A.向省建设厅申请行政复议
B.向市规划局申请行政复议
C.向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D.向省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答案:C
解析:
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①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②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