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人中至少有一人是本案的知情人。”这个语句所表达的命

题目

“甲、乙、丙三人中至少有一人是本案的知情人。”这个语句所表达的命题,其逻辑常项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或者,或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乙、丙三人将参加某项测试,他们能达标的概率分别是0.8、0.6、0.5,则三人都达标的概率是_________,三人中至少有一人达标的概率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

0.24        0.96

【解析】三人均达标为0.8×0.6×0.5=0.24,三人都不达标的概率为(1-0.8)×(1-0.6)×(1-0.5)=0.04,所以,三人中至少有一人达标的概率为1-0.04=0.96

第2题:

“甲或者乙或者丙至少有一个人是知道本案案情的”这个语句所表达的命题,其逻辑常项是()。


参考答案:或者…或者…

第3题:

甲因办厂无资金向乙借款l0万元,借期2年,并且由丙担保在甲不还钱时代甲向乙还款。2年后,甲因经营不善无力偿还借款,乙向甲和丙索款未果,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中关于甲、丙诉讼地位的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

A.乙可以同时向甲和丙主张权利,甲丙是共同被告

B.乙可以只起诉丙,但法院应通知甲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C.乙可以只起诉甲,人民法院可以只列甲为被告

D.乙只能起诉甲、丙二人中的一人


正确答案:ABC
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判断的是本案保证属何种性质。本题中“由丙担保在甲不还钱时代甲向乙还款”,据此判断,这属于一般保证。《担保法解释》第125条规定:“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向债务人和保证人一并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将债务人和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据此,A当选。又根据《民诉意见》第53条规定:“因保证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债权人向保证人和被保证人一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将保证人和被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债权人仅起诉保证人的,除保证合同明确约定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外,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被保证人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债权人仅起诉被保证人的,可只列被保证人为被告。”BC当选。

第4题:

某商场失窃。员工甲、乙、丙、丁涉嫌被拘审。甲说:“是丙作的案。”乙说:“我和甲、丁三人中至少有一个作案。”丙说:“我没有作案。”丁说:“我们四人都没作案。”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个说真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甲说真话,作案的是丙
B.乙说真话,作案的是乙
C.丙说真话,作案的是甲
D.丙说真话,作案的是丁
E.丙说真话,作案的是甲

答案:A
解析:

第5题:

某金库发生了失窃案,公安机关侦查确定,这是一起典型的内盗案,可以断定金库管理员甲、乙、丙、丁中至少有一人是作案者。办案人员对四人进行了询问,四人的回答如下:甲:“如果乙不是窃贼,我也不是窃贼。”乙:“我不是窃贼,丙是窃贼。”丙:“甲或者乙是窃贼。”丁:“乙或者丙是窃贼。”后来事实表明,他们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根据以上表述,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

A.乙不是窃贼
B.丙不是窃贼
C.甲说的是真话
D.丁说的是真话

答案:D
解析:
四句话都是复言命题,较为复杂,可简化如下:①非乙→非甲;②非乙且丙;③甲或乙;④乙或丙。由题干可知,四句话中只有一句为真。若乙是窃贼,则①、③和④均为真,矛盾,故乙不是窃贼,即“非乙”;若丙是窃贼,结合“非乙”,则②和④均为真,故丙不是窃贼,即“非丙”。此时,②和④一定为假,即乙和丁说的均是假话,则D项丁说的是真话一定为假。故答案选D。

第6题:

"甲、乙二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是本案的知情人",这个语句所表达的命题,可用公式表示为()。

A、p∧q

B、p∨q

C、p→q

D、SIP


参考答案:B

第7题:

某商场失窃。员工甲、乙、丙、丁涉嫌被拘审。

甲说:“是丙作的案。”

乙说:“我和甲、丁三人中至少有一个作案。”

丙说:“我没有作案。”

丁说:“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个说真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甲说真话,作案的是丙。

B.乙说真话,作案的是乙。

C.丙说真话,作案的是甲。

D.丙说真话,作案的是丁。


正确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真话假话题。
  由题干可知,甲丙矛盾,并有一真一假。四人中只有一个说真话,而四人中只有一个说真话,可见乙、丁都说假话。乙假一甲乙丁都没作案,丁假一四人中有人作案,因此只能丙作案,甲说真话。

第8题:

对于某偷盗案的三个嫌疑犯来说,下列所述事实成立,则谁是罪犯?( )

(1)甲、乙、丙三人中,至少有一人有罪;

(2)甲有罪时,乙和丙则与之同案;

(3)丙有罪时,甲和乙与之同案;

(4)当乙有罪时,没有同案者;

(5)甲和丙二人中,至少一人无罪。

A.甲是罪犯

B.乙是罪犯

C.丙是罪犯

D.甲和乙是罪犯


正确答案:B

第9题:

某单位要从甲、乙、丙、丁、戊、己6名工作人员中选派3名参加省职业技能大赛。有4位评委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意见:(1)甲、丙二人中至少选一人;(2)乙、戊二人中至少选一人;(3)乙、丙二人中至多选一人;(4)甲、丁二人中至多选一人。后来得知,戊因病不能参赛,并且上述4位评委的意见都得到了尊重。根据上述信息,该单位选派的参赛选手是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乙、己
D.丙、丁、己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题目翻译:①甲或丙;②乙或戊;③—乙或—丙;④—甲或—丁。第二步,已知事实:—戊。根据否定肯定式,—戊→乙→—丙→甲→—丁。甲乙丙丁戊己6名选3名,所以,己肯定选。因此,选择C选项。A项:详见解题过程。B项:详见解题过程。D项:详见解题过程。

第10题:

某单位决定在甲、乙、丙、丁、戊、己六人中挑几人去外地出差,已知:甲、丁两人中只能一人外出;丙、丁两人中也只能一人外出;甲、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外出;甲、戊、己三人中应有两人外出;乙和丙要么都外出,要么都不外出;如果戊外出,丁一定要外出。
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推出的是:

A.甲和乙不参加
B.戊和己不参加
C.丙和丁不参加
D.丁和戊不参加

答案:D
解析:
题干的已知条件可以写成:①甲丁最多一人;②丙丁最多一人;③甲乙至少一人;④甲、戊、己中的两人外出;⑤乙且丙或非乙且非丙;⑥戊→丁。
使用假设法解题。假设甲参加。根据①则丁不参加;根据⑥则戊不参加;根据④则己参加;可以得出丁和戊不参加。
假设甲不参加。根据④可得戊和己参加;根据⑥可得丁参加;根据③可得乙参加;根据⑤可得丙参加;丙丁都参加与②矛盾,说明甲必须参加。
即丁和戊不参加。故选择D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