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原料有哪些保藏方法?

题目

烹饪原料有哪些保藏方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食物原料常用的方法有低温保藏、干藏、脯渍与烟熏和辐射保藏等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原料来源,烹饪原料可分为

A、植物性原料和动物性原料

B、动物性原料和非生物性烹饪原料

C、植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非生物性烹饪原料和发酵烹饪原料

D、非生物性烹饪原料和发酵烹饪原料


本题答案:C

第2题:

烹饪原料的品质鉴定有哪些要点?


正确答案: 鉴定烹饪原料的品质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原料的种类及特点;(2)原料的上市期及最佳食用期;(3)注意分辩原料的真伪;
(4)识别原料的产地;(5)原料是否符合原料的卫生要求。

第3题:

在烹饪原料的腌渍保藏法中,糖的浓度一般应()。

A.>5%

B.>10%

C.>50%

D.>30%


参考答案:C

第4题:

低温保藏是指利用低温环境贮存原料的方法。这是原料保管最普遍的方法。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简述烹饪原料选择的方法。


正确答案: 即感官鉴定法、理化鉴定法和生物鉴定法。

第6题:

何谓食品的保藏期限?食品保藏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保藏期限是指从食品被加工成功的第一天起到最终可食用日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食品保藏的方法有:
①冷却;
②冷冻;
③干制处理;
④充氮处理;
⑤烹调;
⑥微波处理;
⑦化学防腐剂;
⑧辐照;
⑨真空包装。

第7题:

冷冻对烹饪原料的影响有哪些,为什么?


正确答案: 冷冻储藏的烹饪原料品质劣变的原因
冷冻浓缩:食品冻结后,由于溶质的冷冻浓缩效应,未冻结相的pH、离子强度、粘度、表面张力、氧化还原电位等特性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食品成分造成危害。pH降低导致蛋白质变性及持水能力下降,使解冻后汁液流失冻结导致体相水结冰、水分活度降低,而油脂氧化速率相对提高。
未冻结水:冷冻食品中仍含有相当多的未冻结水,它们可作为食品中各种劣变反应的反应介质。即使是在冷冻条件下,食品仍然发生着各种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
再结晶:在冷冻贮藏过程中冰结晶大小、数量、形状的改变也会导致食品劣变,即冰的再结晶导致的食品组织结构的改变,可能是冷冻食品品质劣变最重要的原因。由于贮藏过程中温度出现波动,温度升高,已冻结的冰融化,再次降低后,原先未冻结的水或先前小冰晶融化出来的水会扩散并附着在较大的冰晶表面,造成冰晶体积增大,这样对组织结构的破坏性很大。即使是在稳定的贮藏温度下,也会出现冰结晶成长的现象,但这种变化的影响比较小。
所以在低温冷冻贮藏食品时,温度的稳定控制就显得相当重要。

第8题:

在烹饪原料的保藏方法中,冻藏法所要求的温度通常()

A.<10℃

B.<0℃

C.<-10℃

D.<-25℃


参考答案:C

第9题:

烹饪原料的保管方法是低温保藏是原料保管最普遍的方法。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烹饪原料保藏方法有四种:(1)低温保藏法;(2)高温保藏法;(3)脱水保藏法;(4)密封保藏法。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