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简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教育的关系。
查看答案
问题:儿童的自发群体可分为()等几类。A、亲社会团体B、非社会团体C、有组织的团体D、反社会团体E、自由团体
问题:()是人生观的集中体现。A、理想B、道德信念C、价值观D、世界观
问题:写实法
问题:中学生道德信念形成大体上经过()三个阶段。A、理解B、练习C、模仿D、信服E、内化
问题:()是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关键期。A、中学阶段B、小学阶段C、大学阶段D、幼儿期
问题:能力是社会性发展的核心。
问题:“志功合一”式的道德行为
问题:被动的道德行为
问题:每当品德不良的学生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或者在一种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之后,采取奖励办法,以增强他们进行这种行为的频率,这种品德不良矫正操作技术称为()。A、表彰法B、阳性强化法C、系统脱敏法D、负强化法
问题:我国学者的研究认为,中国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表现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趋势,其转折期在()岁之间。A、8~9B、10~13C、12~14D、15~17
问题:道德行为主要包括的行为技能和技巧。()
问题:水平关系
问题:简述同伴友谊与道德教育的意义。
问题:道德情感的生成是以人的自然、基础性情感的满足为前提的。
问题:主动的道德行为
问题: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属于()。A、认知派B、行为派C、认知行为派D、行为认知派
问题:简述道德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
问题:集体荣誉感
问题:简述中小学生道德认识教育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