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前教育实验的分类。

题目

简述学前教育实验的分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答案:
解析:
学前教育学的开山鼻祖是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从福禄贝尔开始.学前教育理论从普通的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理论:
(1)幼儿园教育的意义和任务
福禄贝尔认为,幼儿园教育可以更好地协助家庭教育孩子,是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他强调幼儿园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继续和扩展,与家庭教育是一致的。幼儿园主要是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德、智、体、美的初步发展,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做好准备。
(2)幼儿园教育的方法
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自我活动。福禄贝尔认为幼儿的行为是由内在的动机支配的,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他高度评价游戏的价值,也是第一位阐明游戏的教育价值的人,把游戏看作是儿童内在本质向外的自我发现,游戏能帮助儿童的发展。同时强调儿童之间的社交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可概括为:①自我活动;②强调游戏的价值:③社交活动。
(3)幼儿园课程
福禄贝尔根据直观性、自我活动与社会参与的思想,建立起一个以活动和游戏为主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包括游戏与歌谣、恩物、手工作业、运动、唱歌、表演和讲故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恩物”和“作业”。

第2题:

简述我国的学前教育目标。


答案:
解析:
答:为顺应时代的要求,我国的学前教育目标有以下几方面。

  (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4)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动力。

第3题:

以下属于学前教育的构成要素的是()。

A.实验条件

B.自变量

C.实验过程

D.实验结果


参考答案:B

第4题:

学前教育实验研究的种类有哪些?
1、实验室实验与现场实验
2、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

第5题:

简述学前教育的衔接。
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差异:
办学性质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同、儿童主导活动不同、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
我国当前的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幼小衔接重知识轻能力、幼小衔接形式化、幼小衔接时间不充足、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清。
家长在幼小衔接方面起到的作用:
增强幼儿的信心、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调整好幼儿生活规律、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为幼儿准备家庭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针对家园衔接,家庭需要做的工作:
1.生活方面:调整作息时间、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物品方面:学习物品的准备、生活物品的准备;
3.心理方面:激发幼儿入园的兴趣、引导孩子喜欢上幼儿园、需要家长多引导幼儿,消除幼儿的入园恐惧、引导幼儿多亲近教师、多鼓励同伴交往。
针对家园衔接,幼儿园需要做的工作: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本领;邀请家长及幼儿到幼儿园参观;提早进行幼儿入园前的家访工作;为初入园的幼儿进行环境布置;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幼儿园要做好卫生工作。
幼儿园针对幼小衔接需要开展的工作:
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培养主动性、独立性、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3.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非智力品质、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
4.加强幼儿园教师业务能力培养;
5.建立和健全幼儿园与小学的联系。
小学针对幼小衔接需要开展的工作:
1.合理调整低年级幼儿的作息时间;
2.小学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学习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儿童教育经验;
3.小学教师应多研究学前教育学及心理学,了解幼儿年龄、心理特点,顺应他们的特点;
4.加强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互访互动,了解入学儿童教学的特点。

第6题:

简述学前教育机构中常见的儿童游戏分类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创造性游戏:这类游戏强调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都由儿童自由地玩。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 (2)有规则游戏:这类游戏是成人在儿童自发游戏的基础上,为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大都由教师组织儿童进行,有时也可以由儿童组织进行。包括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等。这两类游戏有时是相互联系的。

第7题:

简述社区学前教育
1.社区学前教育:
是以社区范围内的学前儿童为教育对象,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来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保教活动过程。
2.社区教育的功能:
优化社会环境的功能、统筹社会化因素,整合社会优质资源的功能,强化个体社会角色的功能。
3.社区学前教育的产生发展:
社区教育起源于丹麦。1965年,美国政府颁布了“先行计划”,是90%以上的生活贫困线以下的家庭的3-5岁的儿童享受了教育活动。英国的“确保开端”项目,由英国政府发起,面向4岁以下婴幼儿,主要针对低收入家庭。日本的“天使计划”、德国的婴儿读书计划。1984年,天津市河东区唐山街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儿童玩具图书馆。
4.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形式:
(1)以幼儿园(学校)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
(2)以社区为中心的社区学前教育
(3)非正规学前教育——北京四环游戏小组
(4)非正规的社区学前教育:在众多的社会学前教育机构组织中,有区别于正规幼儿园、幼教机构的学前教育的组织,如社区的亲子园、社区幼儿所、活动小组等。

第8题:

简述学前教育政策与学前教育法规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
解析:
(1)联系:首先,学前教育法规集中地反映党和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意志和主张,规定学前教育各类工作的行为准则,是学前教育政策的定型化和规范化。其次,学前教育政策不仅指导着学前教育立法的过程,而且指导着学前教育法规的运行和实施,是学前教育法规的灵魂。第三,学前教育政策是制定学前教育法规的依据,学前教育法规是学前教育政策得到实施的保证。只有在党和国家制定的学前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实施学前教育法规,才能更好地发挥学前教育法规为学前教育政策服务的作用。
(2)区别:制定的机关不同、约束力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实施方式不同、稳定性不同、调整范围不同。

第9题:

简述人口数量结构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人口的基本特征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与流动性等。
这些基本特征与学前教育是互相影响的:
(1)人口数量与结构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
(2)人口质量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
(3)人口布局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
(4)人口流动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
(5)学前教育的发展有助于人口质量的提高。

第10题:

简述实验的分类。


正确答案:实验室实验与实地试验。标准实验和准实验,双盲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