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油工业的发展简史是什么?

题目

中国炼油工业的发展简史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中国报纸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报纸通称邸报,邸报是我国封建王朝发布的官报。
在明、清两代具有重要影响的报刊是京报。
1873年创刊于汉口的《昭文新报》是国人自办的第一个近代报刊。
王韬1874年在香港创办的《循环日报》是早期国人所办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是我国最早的政论报纸。
1925年6月4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日报《热血日报》在五卅运动中创办。

第2题:

中国炼油工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正确答案: 合理利用国内外原油资源,实现资源多元化,确保资源供应。
加入WTO后,成品油市场多元化主体竞争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竞争日趋激烈,以市场为导向规划、建设和改造炼油项目已十分明显。
合理调整炼油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炼油厂。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和生产清洁产品。
产品质量不断升级、以满足环保要求,正在向欧Ⅱ、欧Ⅲ标准靠拢。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炼油产业。

第3题:

按摩发展简史?


本题答案:1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秦汉时期的《黄帝岐伯按摩十卷》
2明清推拿发展特点:明代形成了小儿推拿体系;清代对按摩的治疗法则和适应症有了系统的和全面的论述。

第4题:

催化裂化工艺在炼油工业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催化裂化指原料在450—530℃,1—3大气压及与催化剂接触的条件下,经裂化生成气体、汽油、柴油、重质油、及焦炭。
石油的二次加工包括,重油轻质化工艺热裂化、焦化、加氢裂化和催化裂化催化裂化,汽油的催化重整工艺。在重质油轻质化的工艺中,热裂化的过程技术落后已经被淘汰。加氢裂化,技术先进、产品收率高、质量好、灵活性大,但设备复杂,制造成本高、耗氢量大,从技术经济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催化裂化是目前石油炼制工业中最重要的二次加工过程,也是重油轻质化的核心工艺.催化裂化是提高原油加工深度、增加轻质油收率的重要手段。在目前我们国家的汽油中,80%来自于催化裂化。

第5题:

炼油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炼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之—,其产品用途广泛,涉及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材料产业。石油液体燃料是炼油工业中数量多的产品,其构成包括汽油、柴油、煤油、喷气燃料 (航空煤油)、重质燃料油、工业和民用石油液化气等。这些燃料类油品,是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农业机械、动力机械,电站等燃料。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石油燃料的需求量正不断增长,尤其是交通运输和农业生产对汽油、柴油的需求更为迫切。
炼油产品是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炼油工业的一些产品或中间 产品.如石油气、石脑油、馏分油、芳烃等,都可用作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例如可制取和生产乙烯、化肥、化纤、橡胶、农药、多种精细化工产品,等等。
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和具有较好的纵向带动和横向联系效应。

第6题:

试简述表面安装技术的发展简史是什么?


正确答案: 表面安装技术是由组件电路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早在1957年,美国就制成被称为片状元件(ChipComponents)的微型电子组件,这种电子组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表面上;20世纪60年代中期,荷兰飞利浦公司开发研究表面安装技术(SMT)获得成功,引起世界各发达国家的极大重视;美国很快就将SMT使用在IBM360电子计算机内,稍后,宇航和工业电子设备也开始采用SMT;
1977年6月,日本松下公司推出厚度为12.7mm(0.5英寸)、取名叫“Paper”的超薄型收音机,引起轰动效应,当时,松下公司把其中所用的片状电路组件以“混合微电子电路(HIC,HybridMicrocircuits)”命名;70年代末,SMT大量进入民用消费类电子产品,并开始有片状电路组件的商品供应市场。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电子产品制造的需要,SMT作为一种新型装配技术在微电子组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称之为电子工业的装配革命,标志着电子产品装配技术进入第四代,同时导致电子装配设备的第三次自动化高潮。S
MT的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
Ⅰ第一阶段(1970~1975年)这一阶段把小型化的片状元件应用在混合电路(我国称为厚膜电路)的生产制造之中。
Ⅱ第二阶段(1976~1985年)这一阶段促使了电子产品迅速小型化,多功能化;SMT自动化设备大量研制开发出来。
Ⅲ第三阶段(1986~现在)主要目标是降低成本,进一步改善电子产品的性能-价格比;SMT工艺可靠性提高。

第7题:

国际炼油工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正确答案: 逐步形成了美、亚、欧三足鼎立的格局。亚太地区在三足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已拥有全球24炼油能力。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炼油工业正在崛起。在世界十大炼油国中,发展中国家有3,中国列第四位。发展中国家的炼油能力约占世界总能力的42,国炼油能力已占亚洲总能力的22%,占全球的55%。
产业规模和集中度不断提高,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基地化、炼化一体化的趋势。世界最大25家大公司占世界总能力55%,世界炼厂平均规模已从1995年的524万吨/年提升至2002年的567万吨/年。
新一轮兼并联合改变了全球石油石化业界的竞争格局。埃克森和英荷壳牌集团遥遥领先,BP孚、雪佛龙、德士古等公司跟随其后的格局已经改变,形成了埃克森美孚、壳牌和BP超大规模的一体化石油公司以及道达尔菲纳埃尔夫、雪佛龙和大陆菲利普斯三个大型一体化石油公司引领世界石化业界的新格局。

第8题:

中国报纸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报纸通称邸报,邸报是我国封建王朝发布的官报。在明、清两代具有重要影响的报刊是京报。1873年创刊于汉口的《昭文新报》是国人自办的第一个近代报刊。王韬1874年在香港创办的《循环日报》是早期国人所办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是我国最早的政论报纸。1925年6月4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日报《热血日报》在五卅运动中创办。

第9题:

简述中国插花艺术的发展简史。


正确答案: ⑴插花艺术的原始期—殷周、秦汉时期;
⑵插花艺术的发展期—魏晋南北朝。
⑶插花艺术发展的兴盛期—隋唐、宋时期;
⑷插花艺术发展的成熟期—元、明时。
⑸插花艺术发展的衰微期—清朝时期;
⑹插花艺术发展的复兴期—20世纪70年代末期。

第10题:

中国炼油工业的发展简史是什么?


正确答案:1958年,在兰州建成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炼油厂,规模100万吨/年。20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带动下,中国炼油工业迅速发展。到2003年底,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3亿吨/年,居世界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