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如何预防植物组织培养中产生玻璃化现象?

题目

简述如何预防植物组织培养中产生玻璃化现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玻璃化现象


正确答案:是指植株矮小肿胀,失绿,叶、嫩梢呈水晶透明或半透明,叶片皱缩成纵向卷曲,脆弱易碎等组织畸形的现象。

第2题: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其优点如何?


正确答案: 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并在培养基中培养离体植物组织的技术。
其理论依据是细胞全能性。
优点在于:可以研究外植体在不受植物体其他部分干扰下的生长和分化的规律,并且可以用各种培养条件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分化,以解决理论上和生产上的问题。
特点:
取材少,培养材料经济,可人为控制培养条件,不受自然条件影响;
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
管理方便,利于自动化控制。

第3题:

简述如何预防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污染?


正确答案: (1)防止材料带菌:①必要时在室内或无菌条件下对接种的枝条先进行预培养。②避免阴雨天在田间采取外植体。③在菌类侵入组织内部时除去韧皮组织,只接种内部的分生组织。
(2)外植体灭菌多次灭菌法或多种药液交替浸泡,常用后者。如:取茎尖、芽或器官作为外植体,预处理后剥去芽上鳞片;然后,将材料放入70%~75%的医用酒精中灭菌数秒钟;再用1:500RoccalB(一种商品灭菌剂名)稀释液中浸5min;放入5%~10%次氯酸钠溶液中,并滴入“吐温80”数滴,灭菌15~30min;最后用用无菌水冲洗5次。或用前一题中介绍的方法来灭菌。
(3)各种器皿、用具、用品灭菌玻璃器皿可采用湿热灭菌法或干热灭菌法、煮沸法灭菌。金属器械一般用火焰灭菌法或干热灭菌法灭菌。工作服、口罩、帽子等布质品用湿热灭菌法。
(4)无菌操作室灭菌久不使用的接种室用2%的新洁尔灭或70%的酒精擦洗,并用70%的酒精喷雾,使空间灰尘落。使用前熏蒸消毒或用紫外灯消毒。
(5)操作人员在接种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程序进行。

第4题:

如何减轻试管苗玻璃化现象?如何防止外植体的真菌污染?


正确答案: (1)利用固体培养方法,增加琼脂浓度,降低培养基中的渗透势,造成细胞吸水阻遏。或提高培养基中蔗糖含量或加入渗透剂,减少培养基中植物材料可获得的水分,这也可以抑制玻璃化的发生。
(2)适当降低培养基中的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浓度。或者,适当增加培养基中Ca、Mg、Mn、K、P、Fe、Cu、Zn元素含量,降低N和CL元素比例,特别是降低胺态氮的浓度,提高硝态氮量。
(3)增加自然光照。 因为自然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试管苗成熟。
(4)改善培养器皿的气体交换状态封口膜。
(5)在培养基中添加其他物质。如添加马铃薯汁可降低油菜的玻璃苗的产生频率。

第5题:

植物组织培养的难题是褐变、()、污染及变异现象。


正确答案:玻璃化

第6题: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微型繁殖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
  • B、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的植物体不产生突变
  • C、用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D、利用组织培养中获得的胚状体可制造人工种子

正确答案:B

第7题:

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三大难题是什么,并加以解释。


正确答案: 植物组织培养的三大难题是污染、褐变、玻璃化。
污染是指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和培养材料滋生杂菌,导致培养失败的现象。 褐变是指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体内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里的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这种致死性的褐化物不但向外扩散致使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而且会抑制其他酶的活性,严重影响外植体的脱分化和器官分化,最后变褐而死亡的现象。 玻璃化是指培养的植物会生长出肿胀、扭曲的叶片,这种叶片不可逆地变成半透明状并最终坏死,这种情况下会导致苗的死亡。

第8题:

简述如何预防植物组织培养中产生褐变?


正确答案:①选择适宜的外植体。
②配制最佳培养基,适当降低无机盐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并加入抗氧化剂和活性碳。
③创造适宜的培养条件。在初始培养的1~6周内用暗培养,或在150lx左右的光强下进行光培养。另外,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控制好温度,适当降低光照强度。
④连续转移用。

第9题:

如何减轻植物组织培养中试管苗玻璃化现象?


正确答案: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不定芽丛或者试管苗畸形生长,茎叶呈半透明水渍状,叶片失绿、皱缩,并沿纵向卷曲,脆弱易碎,叶表面完全无蜡质,称之为“玻璃化现象”。这种“玻璃苗”细胞丧失持水能力,细胞内水分大量外渗,增加了植株水分的散失和蒸腾,是组织培养中一种生理失调或生理病变,它极易引起植株死亡,很难移植成活,已成为茎尖脱毒、工厂化育苗等方面的严重障碍。为了更好解决“玻璃化现象”,可以:
(1)适当提高培养基中的琼脂、蔗糖或其他渗透剂的浓度,降低培养基的衬质势。
(2)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生长延缓剂,例如ABA、PP333,并降低培养基中含氮量和细胞分裂素、赤霉素浓度。
(3)增加培养容器的透气性,并避免容器底部受下层日光灯的加热,使容器底部适当降温造成容器内的湿度有自上而下的梯度。
(4)控制培养室内温度,可对培养材料适当进行低温处理。
(5)增加自然光照。

第10题:

接种是组织培养过程中易于()的一个环节,操作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 A、褐化
  • B、玻璃化
  • C、成功
  • D、污染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