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刘某,男,32岁。患者初起症见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壮热口渴,心中懊憹,恶心,呕吐,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右胁胀痛而拒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试述其中医诊断,症候,治法,方药。

题目

患者,刘某,男,32岁。患者初起症见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壮热口渴,心中懊憹,恶心,呕吐,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右胁胀痛而拒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试述其中医诊断,症候,治法,方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性,30岁,平素嗜酒,过食油腻辛辣之物后,出现两目白睛发黄,随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并伴有发热,口渴,心烦,恶心,纳呆,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右胁肋胀痛不适,舌红苔黄腻而干,脉滑数。本病属中医何病范畴A、胆胀

B、胁痛

C、黄疸

D、臌胀

E、黄胖

辨证属哪一证型A、阳黄热重于湿

B、阳黄湿重于热

C、疫毒发黄

D、胆腑郁热

E、阴黄寒湿证

其治法为A、除湿化浊,泄热除痹

B、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C、泄热化湿,利胆退黄

D、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E、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宜选用A、茵陈四苓汤

B、甘露消毒丹

C、大柴胡汤

D、茵陈蒿汤

E、茵陈术附汤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A


问题 3 答案:B


问题 4 答案:D

第2题:

黄疸初起目睛发黄,迅速至全身,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口干苦,小便黄赤、短少,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应采取哪种治疗方法()

  • A、清热利湿通腑
  • B、利湿化浊,清热退黄
  • C、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 D、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正确答案:A

第3题:

患者女性,40岁,现症见胁肋胀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其中医辨证为( )

A、肝郁气滞证

B、肝胆湿热证

C、肝阴不足证

D、肝胃不和证

E、胆郁脾虚证


参考答案:B

第4题:

国某,男,42岁,工人。2001年3月3日初诊。 主诉:目黄、身黄、尿黄2天。 病史:平素偏嗜饮酒,2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目黄,身黄,尿黄。但未引起重视,今见尿黄、身黄加深而来就诊。刻下见: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憹,腹部胀满,大便秘结,恶心呕吐,纳呆,口苦,胁部胀痛拒按,小便短少而黄,舌苔黄腻,脉弦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黄疸(阳黄——热重于湿)
分析:根据患者目黄、身黄、尿黄3天的临床特征,故诊断为黄疸。因患者平素嗜酒,现症见身目俱黄,色泽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憹,腹部胀满,大便秘结,恶心呕吐,纳呆,口苦,胁部胀痛拒按,小便短少而黄,舌苔黄腻,脉弦数等证候,此乃属阳黄的热重于湿证。因平素嗜酒,损脾胃运化,湿浊内生,郁而化热,熏蒸肝胆,发为黄疸。湿热熏蒸,胆汁排泄失常,泛滥肌肤则目黄、身黄。下渗膀胱则小便短少而黄。热为阳邪,“阳主明”,故黄色鲜明。热盛津伤则便秘。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纳呆。湿热阻于肝胆,疏泄不利,气滞血瘀,则胁部胀满拒按。舌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困遏脾胃,壅阻肝胆之征象。
治法:清热利湿,通腑化瘀。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茵陈30g山栀15g大黄10g(后下)日一剂,水煎服。

第5题:

患者男性,30岁,平素嗜酒,过食油腻辛辣之物后,出现两目白睛发黄,随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并伴有发热,口渴,心烦,恶心,纳呆,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右胁肋胀痛不适,舌红苔黄腻而干,脉滑数。本病属中医何病范畴()。

  • A、胆胀
  • B、胁痛
  • C、黄疸
  • D、臌胀
  • E、黄胖

正确答案:C

第6题:

患者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憹,腹部胀闷,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治宜选用

A.茵陈五苓散
B.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C.大柴胡汤
D.茵陈蒿汤

答案:D
解析:
上述症状属于阳黄之热重于湿证。其病机为湿热熏蒸,困遏脾胃,壅滞肝胆,胆汁泛溢。治宜清热通腑,利湿退黄。其代表方为茵陈蒿汤。

第7题:

伍某,男,36岁,推销员。 病史:因工作原因经常在外陪客进餐。4天前发现目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黄色较重,色泽鲜明,口渴,恶心欲吐,纳呆,小便赤黄、短少,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用量、煎服法(1分)


正确答案: 诊断:黄疸(阳黄—热重于湿)
分析:时邪疫毒自口而入,蕴结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交蒸于肝胆,肝失疏泄,胆液不循常道外溢,则身目发黄;热为阳邪,热邪偏重,则黄色较重,色泽鲜明,壮热;热邪伤津,故口渴,小便赤黄、短少;湿热阻滞,腑气不通,则纳呆,大便秘结;浊气上逆,则恶心欲吐;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壅盛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方药:茵陈嵩汤加:茵陈18g栀子10g大黄6g虎杖10g连翘10g田基黄20g茯苓15g车前子包煎15g甘草5g水煎服每日一剂

第8题:

患者,男,40岁。平素喜饮酒,今日胁肋胀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其治法是

A、疏肝理气

B、清热利湿

C、温阳利水

D、养阴柔肝

E、益气活血


参考答案:B

第9题:

患者男性,30岁,平素嗜酒,过食油腻辛辣之物后,出现两目白睛发黄,随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并伴有发热,口渴,心烦,恶心,纳呆,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右胁肋胀痛不适,舌红苔黄腻而干,脉滑数。其治法为()。

  • A、除湿化浊,泄热除黄
  • B、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 C、泄热化湿,利胆退黄
  • D、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 E、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患者男性,30岁,平素嗜酒,过食油腻辛辣之物后,出现两目白睛发黄,随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并伴有发热,口渴,心烦,恶心,纳呆,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右胁肋胀痛不适,舌红苔黄腻而干,脉滑数。 辨证属哪一证型?()

  • A、阴黄脾虚证
  • B、阳黄湿重于热
  • C、阴黄寒湿证
  • D、胆腑郁热证
  • E、阳黄热重于湿

正确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