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8岁,车祸导致颅脑损伤入院急救。该患者目前尚未出现休

题目

患者,男,28岁,车祸导致颅脑损伤入院急救。该患者目前尚未出现休克表现,护士应指导其取()。

  • A、头高卧位,床头抬高30~45cm
  • B、头高卧位,床头抬高15~30cm
  • C、平卧位
  • D、仰卧位
  • E、头低脚高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55岁。车祸造成多发性损伤,急救车首先要处理的情况是

A、开放性骨折

B、腹部外伤后肠管脱出

C、外伤性大出血

D、颅脑外伤

E、膀胱破裂


参考答案:C

第2题:

患者,男,45岁,2个月前因车祸导致颅脑损伤昏迷入院,经积极抢救,目前生命体征平稳,但仍然处于昏迷状态,大小便失禁。

护士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禁忌漱口

B.需用张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

C.观察口腔黏膜及舌苔变化

D.擦洗时须用血管钳夹紧棉球

E.每次用两个棉球擦洗


正确答案:E
昏迷患者应禁忌漱口,防止漱口液误入呼吸道;需用张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用暴力助其张口);擦洗时须用血管钳夹紧棉球,棉球蘸漱口水不可过湿,以防患者将溶液吸入呼吸道。每次只用1个棉球擦洗,必要时清点棉球,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

第3题:

(106-109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50岁。3个月前因车祸导致颅脑损伤昏迷入院,经积极抢救,目前生命体征平稳,但仍然处于昏迷状态,大小便失禁。 护士为患者更换床单,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

B.松开床尾盖被,协助患者翻身

C.松开近侧大单、中单、橡胶单,一起卷入患者身下

D.减少过多的暴露患者

E.必要时加床档


正确答案:C
为患者更换床单时,需更换近侧大单、中单卷入患者身下,橡胶单搭在患者身上。

第4题:


患者,男,28岁,车祸导致颅脑损伤入院急救。

此时护士首先应做到
A.检查神志、瞳孔
B.测量呼吸、血压、脉搏
C.保持呼吸道通畅
D.应用脱水剂
E.给止血药物,抗感染

答案:C
解析:

患者目前伤情尚不明朗,首要问题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可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题中选项均可用来保证呼吸道通畅,但气管切开的效果最可靠,且便于后期呼吸道管理。

第5题:

患者男,27岁。因车祸紧急入院治疗。患者神志不清,经检查为颅脑外伤伴多处骨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适用于该患者的最佳护患关系模式为

A.指导型
B.主动型
C.共同参与型
D.指导-合作型
E.主动-被动型

答案:E
解析:
护患关系主要分为三种基本模式,特点详见下表。


本题患者处于神志不清状态,适用主动-被动型模式,选E。解题关键:主动-被动型护患关系适用于神志不清、休克、痴呆及某些精神病患者,指导-合作型适用于急性患者和外科手术后恢复期的患者,共同参与型适用于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慢性疾病患者。

第6题:

患者男,27岁。因车祸紧急入院治疗。患者神志不清,经检查为颅脑外伤伴多处骨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适用于该患者的最佳护患关系模式为

A、指导型

B、主动型

C、共同参与型

D、指导-合作型

E、主动-被动型


参考答案:E

第7题:

患者,男,34岁。因车祸造成颅脑外伤,现场急救时发现患者呼吸已停,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给患者取侧卧位

B.使患者头略前屈

C.面罩扣紧患者鼻部

D.挤压呼吸囊16~20次/分。

E.出现自主呼吸应在呼气时挤压气囊


正确答案:D
使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时,让患者取平卧位。头略后仰,面罩扣紧患者口鼻,挤压呼吸囊16~20次/分钟。在出现自主呼吸时应在吸气时挤压气囊。

第8题:

患者男,28岁。诊断为尺骨骨折,入院22天.目前可出现下列哪项并发症

A、休克

B、血管、神经损伤

C、脊髓损伤

D、脂肪栓塞

E、关节僵硬


参考答案:E

第9题:

患者男,55岁。车祸造成多发性损伤,急救车首先要处理的情况是

A.开放性骨折
B.腹部外伤后肠管脱出
C.外伤性大出血
D.颅脑外伤
E.膀胱破裂

答案:C
解析:
处理复杂伤情时,优先抢救生命;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实施其他治疗措施,该患者为车祸后造成多发性损伤,外伤性大出血是首先处理的,以免大出血出现休克危及生命。故答案为C。解题关键:掌握损伤处理的原则。

第10题:


患者,男,28岁,车祸导致颅脑损伤入院急救。

患者入院后进行性意识障碍,呕吐数次。为保持呼吸道通畅,最可靠措施是
A.及时吸痰
B.气管插管
C.放置口咽通气道
D.气管切开
E.用舌钳牵舌

答案:D
解析:

患者目前伤情尚不明朗,首要问题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可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题中选项均可用来保证呼吸道通畅,但气管切开的效果最可靠,且便于后期呼吸道管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