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属企业多年未归还方某借给的资金,双方发生纠纷。方某得知乡政府

题目

某乡属企业多年未归还方某借给的资金,双方发生纠纷。方某得知乡政府曾发过5号文件和210号文件处分了该企业的资产,遂向乡政府递交申请,要求公开两份文件。乡政府不予公开,理由是5号文件涉及第三方,且已口头征询其意见,其答复是该文件涉及商业秘密,不同意公开,而210号文件不存在。方某向法院起诉。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方某申请时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明或者证明文件 
  • B、对所申请的政府信息,方某不具有申请人资格 
  • C、乡政府不公开5号文件合法 
  • D、方某能够提供210号文件由乡政府制作的相关线索的,可以申请法院调取证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张某,对非合伙企业合伙人的方某负有债务10万元。而方某对该合伙企业有10万元的债务。张某在该合伙企业中有10万元的财产份额,则:( )

A.方某可以抵销对该合伙企业的债务

B.方某可以代位行使张某对合伙企业主张的1O 万元财产份额

C.如果张某在合伙企业之外的财产不足清偿对方某的债务,方某可以主张将张某应当获得的收益用于债务清偿

D.方某可以向法院请求强制执行张某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


正确答案:CD
《合伙企业法》第41条规定,合伙人发生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相关债权人不得以其债权抵销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也不得代位行使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因此AB选项不正确。第42条第l款规定,合伙人的自有财产不足清偿其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的,该合伙人可以以其从合伙企业中分取的收益用于清偿;债权人也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因此CD两项正确。

第2题:

陈某与方某、郭某等人共同商议报复许某。一日,陈某得知许某一人在家,便纠集郭某、李某、张某携带凶器一同前往许某家。途经方某家门口时,方某的父亲见如此架势,便对其他4人说家里有急事要办,将方某拉回家中,陈某、郭某、李某、张某4人前往许家将许某砍成重伤。第一种观点认为,方某的行为系犯罪中止;第二种观点认为,方某的行为系犯罪未遂;第三种观点认为,方某的行为系犯罪既遂;第四种观点认为方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问题:分析以上四种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答案:1、方某的行为不属于犯罪中止,因为中止必须是行为人基于自己的意志而停止犯罪的实施,并且还要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在共同犯罪中,不仅行为人要自动中止犯罪,还需要劝说其他共同犯罪人停止犯罪,而本案中的方某不去犯罪的原因不是基于自己的主观意志,而是其父亲把他拉住,而且,方某在自己不去犯罪的情况下,也没有劝说其他共同犯罪人停止犯罪。2、方某的行为也不属于犯罪未遂,因为方某停止犯罪是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其还未着手实施犯罪,虽然停止犯罪的原因是意志以外的原因,但由于不是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不能认定为犯罪未遂。3、方某的行为构成犯罪既遂。在共同犯罪中,实行“一人既遂,全部既遂”、“部分行为承担全部责任”的归责原则,虽然方某自己后来没有参与实施犯罪,而仅仅参与犯罪的预谋,但根据共谋共同正犯的理论,方某的行为也要对许某的重伤负责。因此,方某的行为仍然构成了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既遂。4、方某的不属于犯罪预备,虽然方某是在犯罪预备阶段由于其父亲的制止而没有进一步实施犯罪,表面上看起来符合犯罪预备。但由于方某是参与故意伤害的共同犯罪,不能承担预备犯的刑事责任,而是要与其他共同犯罪人承担犯罪既遂的刑事责任。因此,我赞同方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重伤),而且是犯罪既遂的观点。但由于方某本身最后没有参与犯罪的实施,在共同犯罪中处于次要作用,应该认定为从犯,而且这种情况属于共同犯罪中的共犯脱离关系,应该酌情从轻处罚。

第3题:

袁某和方某是夫妻,双方以40%和60%的份额共有一套住房,已出租给袁某的闺蜜熊某居住,现原某和方某离婚,袁某欲将自己的分额转让,方某和熊某都要求购头,袁某左右为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方某有优先购头权,熊某没有优先购买权

B、熊某有优先购买权,方某没有优先购买权

C、方某、熊某都有优先购买权,两人处于平等地位

D、方某,熊某都有优先购头权,方某的优先购头权优先于熊某的优先购买权


参考答案:D

第4题:

钱某与方某婚后6年,方某又与另一男子相爱,并通过熟人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钱某得知后将方某起诉至法院,方某被法院以重婚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对本案第一审判决,享有独立上诉权的是( )。

A.钱某

B.方某

C.钱某、方某的父母

D.方某的辩护人

E.钱某的诉讼代理人


正确答案:AB
本题考核具有独立上诉权的主体。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具有独立的上诉权。被告人的辩护人、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有权提起上诉,此时上诉权仍属被告人。被害人没有上诉权,有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权利。

第5题:

党员方某为某市副市长,2016年1月,经方某协调,某公司从银行贷款3000万元。为感谢方某,该公司经理刘某将人民币50万元送给方某的妻子王某,王某收下后未告诉方某。案发时,方某对此事尚不知情。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本案应如何处理?( )

A.虽然刘某将钱送给方某妻子,方某不知情,也应当追究方某的纪律责任。

B.王某利用方某影响力应只追究王某责任。

C.方某不知情,不应追究方某责任。

D.方某应按收受礼金错误认定。


正确答案:A

第6题:

大学生周某天生丽质,画家方某邀其做模特,双方约定方某每次给周某劳务费100元。此后方某将周某的裸体肖像刊于某画册之中,周某发现后将方某诉至法院,法院认定方某侵犯了周某的( )。

A.名誉权

B.姓名权

C.肖像权

D.知情权


正确答案:C
肖像权是指公民通过各种形式在客观上再现自己形象而享有的专有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任何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在纸张、书籍、报刊、网络等载体中使用其肖像。由此可见,方某侵犯了周某的肖像权,故选C。

第7题:

甲公司与方某签订技术开发合同,委托方某研究开发一套自动化控制系统,双方未约定权利归属。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方某

B.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方某和甲公司共有

C.如果方某转让专利申请权的,甲公司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

D.如果方某取得专利权的,甲公司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


参考答案:ACD

第8题:

江某曾借给方某4000元人民币用于购货,方某资金周转后很快还给江某。由于江某与方某因生意往来发生纷争,方某借据仍在江某手中,江某借机向法院起诉,要求方某还其借款4000元。经法院调查,虽方某曾借江某4000元,但早已还钱并有多人在场见证,此后方某再未向其借钱。据此,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A.裁定终结诉讼

B.裁定不予受理

C.裁定驳回起诉

D.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参考答案:D

第9题:

田某与李某于2007年5月登记离婚,同年8月双方又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财产也放在一起。后因经济问题双方又发生纠纷,田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田某与李某的婚姻关系无效

B.田某与李某的婚姻关系有效

C.法院对田某与李某的纠纷应按事实婚姻处理

D.财产为夫妻共有财产


参考答案:A
解析:田某与李某的财产应按一般财产共有原则划分,故D项错误。

第10题:

2012年3月,张某将他与李某共有的一辆汽车出卖得款2万元。李某在外地得知后即来信要求分得1万元,张某未给。2015年1月,李某回到本地再次向张某索要,张某给了1万元。2月,张某得知诉讼日时效已过于是向李某索回1万元,李某拒绝,张起诉至法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判决李某归还张某1万元
B:驳回张某的起诉
C:调解由李某归还张某5000元
D:判决由李某归还张某5000元

答案:B
解析:
诉讼时效届满,并不消灭实体权利。诉讼时效届满,导致权利人的“胜诉权”消失,人民法院不再予以强制保护。但是,权利人基于民事法律关系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实体权利)仍然存在,所以,义务人在诉讼时效届满之后自愿向权利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人仍然有权接受,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