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和邓某在一年内共盗割20公里长的公用通信电缆,变卖后得款16

题目

李某和邓某在一年内共盗割20公里长的公用通信电缆,变卖后得款16000余元。由于二人的盗割行为,导致某通信干线中断十余次。李某和邓某的行为属于()

  • A、盗窃罪
  • 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 C、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法条竞合
  • D、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想象竞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张某向李某借款10000元,李某要求张某提供担保,张某遂以自己借用赵某的一台电脑向李某提供质押,双方签订书面合同并将电脑交付给李某占有。到期张某不能返还借款,李某遂依法变卖该电脑,得款6000元。此时赵某得知借给张某甩的电脑被李某变卖,遂起诉李某,李某此时才知道电脑不是张某自己所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可以合法取得对于电脑的质权,有权行使质权

B.赵某要求返还电脑已经不可能,但可以要求李某返还价款

C.赵某的损失只能由张某独自承担赔偿责任

D.李某与张某对赵某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正确答案:AC
「考点」质权的善意取得
「解析」根据《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无处分权人就动产为善意第三人设立质权并将动产交由该善意第三人占有时,善意第三人就此动产构成质权的善意取得,在该质权实现后,动产的原所有人无权追回该动产,也无权要求善意第三人赔偿损失,但是有权要求无处分权人赔偿损失。
在本题中,无处分权人是张某,善意第三人是李某,动产原所有人是赵某。因此,本题应选项为AC。

第2题:

某出版商开出一张支票,面额3万元,交给作者李某以支付其稿费,收款人一栏空白,授权李某补记。李某回家后,该支票被李某之子(13岁)获得。李某之子将该支票填上自己的名字并于第二天背书给某游戏厅业主邓某,邓某又将其背书给周某支付场地的租金。根据上述情节,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游戏厅业主邓某可以获得该支票的票据权利

B.周某可以获得该支票的票据权利

C.因李某之子未成年,邓某和周某都不能获得该支票的票据权利

D.因李某之子未成年,某出版商不再对这张支票承担票据责任


正确答案:B

第3题:

中国移动通信建设公司拟新建设一条通讯电缆,在铺设通讯电缆施工时,甲某乘夜晚无人看守之机,潜入施工场地切断电缆线数百米,价值10余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

B.甲某的行为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C.如果该电缆已经交付使用,甲某的行为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D.如果该电缆已经验收合格,只是由于雨季原因尚未开始通信,甲某的行为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正确答案:ACD
【考点】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与盗窃罪的区别与处理
【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题的解释》第3条的规定:“故意破坏正在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尚未危害公共安全,或者故意毁坏尚未投入使用的公用电信设施,造成财物损失,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盗窃公用电信设施价值数额不大。但是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盗窃公用电信设施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故本案中甲某的行为只能以盗窃罪定罪处罚。实践中“正在使用中”一般以是否验收合格为标准,如果已经验收合格,只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暂时没有投入通信的,破坏行为依然可能认定为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第4题:

甲盗割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导致通信大面积中断。对于甲的行为应

A.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B.以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定罪处罚
C.以盗窃罪、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择一重罪处罚
D.盗窃罪和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数罪并罚

答案:C
解析:
甲只有一个盗割电话线的行为,同时触犯了盗窃罪和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是想象竞合犯,采取从一重罪处罚的原则,也就是在犯罪人同时触犯的数个罪名中,选择最重的一罪处罚。

第5题:

李某和邓某在一年内共盗割20公里长的公用通信电缆,变卖后得款16000余元。由于二人的盗害4行为,导致某通信干线中断十余次。对李某、邓某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盗窃罪
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C.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法条竞合
D.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想象竞合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想象竞合问题。两行为人盗割公用通信电缆一行为触犯两罪名,因此为想象竞合。

第6题:

丁某是一外企高管,因公司派他到国外工作一段时间,故把小车委托给朋友邓某保管,后邓某因投资失败缺钱把小车抵押给了李某,李某通过正常途径将车卖给方某,方某在使用小车的过程中被艾某偷走。公安机关在一次例行检查时把艾某和小车扣押,那么有权从公安机关取回小车的是()。

A.邓某

B.李某

C.方某

D.丁某


正确答案:C
《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 题中,李某通过正常途径将车卖给方某,方某拥有车辆所有权。

第7题:

李某和邓某在一年内共盗割20公里长的公用通信电缆,变卖后得款16000余元。由于二人的盗割行为,导致某通信干线中断十余次。对李某、邓某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盗窃罪
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C.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法条竞合
D.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想象竞合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想象竞合问题。两行为人盗割公用通信电缆一行为触犯两罪名,因此为想象竞合。

第8题:

李某(殁年73岁)与邓某是母子关系。20年来邓某赡养母亲一贯孝顺。2011年,长期卧病在床、不堪病痛折磨的李某请求邓某为其购买农药服食以结束自己生命,后被告人邓某同意,到一农药店购得农药两瓶,将农药勾兑后给李某饮用。李某喝下农药后即中毒身亡。法院判决认为,被告人明知农药具有毒性,仍帮助母亲饮用导致其死亡,构成故意杀人罪,依法应予惩处。但考虑到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发生于家庭直系亲属之间,且是被害人在患病情况下请求而造成,念及被告人20年来赡养母亲的一贯孝顺表现,其犯罪动机有值得宽宥之处,决定对被告人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法院的"缓刑4年"的判决可能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A、邓某的行为是变相杀人

B、人有生的权利,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主动促其死亡

C、只有法律部门才能依法结束一个人的生命

D、邓某的行为可能使李某错过继续治疗得以恢复的机会

E、李某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邓某的自身利益


参考答案:E

第9题:

甲公司为清偿对乙公司的欠款,开出一张收款人是乙公司财务部长李某的汇票。李某不慎将汇票丢失,王某拾得后在汇票上伪造了李某的签章,并将汇票背书转让给外地的丙公司,用来支付购买丙公司电缆的货款,王某收到电缆后转卖得款,之后不知所踪。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16年)

A.甲公司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B.李某不承担票据责任
C.王某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D.丙公司应当享有票据权利

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票据伪造。 A、B项:《票据法》第14条第2款规定:“票据上有伪造、变造的签章的,不影响票据上其他真实签章的效力。”因此,甲公司作为出票人,其签章是真实有效的,应当承担票据责任,A选项正确;李某的签章是伪造的,其不承担票据责任,B选项正确。
C项:票据上并没有王某的签章,王某并非票据法律关系的主体,其不承担票据责任,C选项错误。
D项:《票据法》第12条规定:“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本法规定的票据的,也不得享有票据权利。”丙公司是善意的(不知道其前手王某伪造签章),其可以享有票据权利,D选项正确。

第10题:

一天晚上,邓某到同村村民李某家行窃,被李某发现,邓某便用随身携带的木棍将李某打昏,携带赃物逃离,后害怕李某醒来后报案,又返回将李某杀死邓某构成?
A.抢劫罪

  B.故意杀人罪吸收了抢劫罪,故只构成故意杀人罪

  C.故意伤害罪、抢劫罪、故意杀人罪

  D.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


答案:D
解析:
D。盗窃转化为抢劫。故意杀人属于另起犯意,所以要二罪并罚。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