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某中学房屋坍塌,此时在社会工作者开展救

题目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某中学房屋坍塌,此时在社会工作者开展救助的时候,最主要的和需优先考虑的就是()。

  • A、要确保服务对象的安全
  • B、运用优势视角来分析服务对象
  • C、积极参与社区重建
  • D、积极制订工作方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5.12汶川地震时,有一个旅游团正在都江堰游览,此时,导游人员应怎样保护旅游者?(6分)


正确答案:
(P162页)

第2题:

围绕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我国召开主席会议进行专题协商,就(  )开展研究讨论。
A.《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部署》
B.《国家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C.《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D.《国家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答案:C
解析:
围绕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我国召开主席会议进行专题协商,就《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开展研究讨论,组织委员深入灾区调研视察,提出许多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第3题:

某企业因发生地震导致房屋坍塌,并引发火灾。房屋坍塌造成的直接损失为100万元,火灾烧毁的财产价值20万元,则保险公司()。

A.拒赔,因地震造成的损失不在承保范围内

B.赔偿20万元

C.赔偿100万元

D.赔偿120万元


参考答案:A

第4题:

在汶川地震后,社会工作者鼓励和组织当地村民利用废墟上的砖瓦、木板、油毡自己搭建临时住房,不等不靠,自助自救。组织当地具有刺绣手艺的少数民族妇女组成刺绣小组,互相支持,走出失去家人孩子之痛。这里社会工作者是在()。

A:运用优势视角来分析服务对象
B:帮助服务对象增能
C:开展危机干预
D:积极参与社区重建

答案:B
解析:
考点:抗逆力。

第5题: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某中学房屋坍塌。社会工作小王者用“讲故事”的方法鼓励老师和同学说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鼓励小林同学讲述自己和哥哥、妹妹一起上学的事情。通过这些方式,小王能准确把握服务对象的问题,做出正确的预估。这里小王正于危机干预中的()步骤。

A:定义危机中的问题
B:确保服务对象的生命安全
C:提供持续性支持
D:检验各种可能的选择

答案:A
解析:
考点:危机干预。

第6题:

在汶川地震中,北川中学和桑枣中学的伤亡程度截然不同,表明尽管人类很难阻止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但在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方面均有所可为。( )

A.对

B.错


参考答案:A

第7题:

汶川地震后,灾区群众目睹家园坍塌,遭遇丧亲之痛,出现应急反应,表现出震惊、恐慌、无助等情绪,这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及时开展( )。

A.危机干预
B.妥善安置受灾人员
C.修复社会支持系统
D.社区重建与发展

答案:A
解析:
及时开展危机干预。大灾过后,灾区群众目睹家园坍塌,遭遇丧亲之痛,会出现应急反应,表现出震惊、恐慌、无助、焦虑、紧张、悲伤、抑郁等情绪,在行为上可能会出现行为失常、焦躁不安、冷静、冷漠、退缩等。对于灾后处于危机状态的个人、家庭和社区,社会工作机构和专业人员要尽快介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支持性的服务,使受灾人员能迅速降低心理上的恼怒、悲伤等情绪,逐步恢复社会功能和生活功能。

第8题:

某中学教学楼在地震中坍塌,造成多名师生伤亡。宁宁虽成功逃生,但在震后几天一直沉默不语,惊恐不安。在对宁宁进行危机干预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小林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宁宁讲述逃生的经历和感受,以对其问题和需要进行评估。小林开展的上述工作是为了()。

A、定义宁宁的危机问题

B、向宁宁提供持续支持

C、确保宁宁的生命安全

D、讨论宁宁问题的多种可能


答案:A

第9题:

某中学教学楼在地震中坍塌,造成多名师生伤亡。宁宁虽成功逃生,但在震后几天一直沉默不语,惊恐不安。在对宁宁进行危机干预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小林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宁宁讲述逃生的经历和感受,以对其问题和需要进行评估。小林开展的上述工作是为了( )。

A.定义宁宁的危机问题
B.向宁宁提供持续支持
C.确保宁宁的生命安全
D.讨论宁宁问题的多种可能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的是受灾人员救助中的危机干预服务,对于灾后处于危机状态的个人要在有限时间内提供支持性的服务,从而降低恼怒.悲伤等情绪。

第10题:

地震(其他自然灾害)发生后,如何开展工作?


正确答案: 1、组织学生逃离,疏导学生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2、配合相关部门及时进行救援和治疗
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注意思想和行为动态
4、如有伤亡,联系家长币妥善处理后续事宜
5、日常生活中做好安全教育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