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策略。

题目

简述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有意注意的策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佳的注意方式是()

A、无义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义注意

D、无意注意


参考答案:D

第2题: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答案:
解析:
(1)要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就要防止注意的分散。
(2)要扩大注意的广度,需要学生积累本学科相当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素养。
(3)注意的分配在教学中有实践意义。
(4)注意的转移同人的先天的神经活动类型有关,但也可以通过对外在因素的控制和后天训练加以改善和提高。

第3题:

简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1)从教育学意义上看,学生必须是个完整的人、全面的人,而不是被割裂开的、片面的人。 (2)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 (3)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在以学习为主的各种活动中去认识世界、改 造世界,并从中得到发展的。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规范化学习。教师的 指导对学生学习的质和量都产生重要影响。

第4题:

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正确答案: (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第5题:

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地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答案:
解析: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有效地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合理组织活动。
(3)培养间接兴趣。
(4)排除外界因素干扰。

第6题:

简述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方法.


正确答案:
概念: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主要方法:
(1)自我暗示法:要在学习时经常提醒自己“集中注意”.
(2)情境想象法:想象是在参加某此大考或竞赛,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是自己真正紧张起来.
(3)培养间接兴趣: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奋斗目标,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用理想的目标激励鼓舞自己.
(4)自我奖励法:自己给自己定时定量,完成有奖,相反,注意力不集中式计划落空,则要惩罚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由此则可以养成集中注意力去学习的习惯.
(5)训练听课技巧:做好课前预习,调整听课心态,重点问题集中精力,次要问题适度放松,有意识地寻找问题,激发听课兴趣.
此外,排除学习时的干扰因素也非常重要.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第7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能注意讲授内容又能观察学生,维持课堂纪律,这属于教师注意力的(  )特征。
A.集中能力
B.保持能力
C.转移能力
D.分配能力


答案:D
解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能注意讲授内容又能观察学生,维持课堂纪律,这属于教师注意力的分配能力特征。

第8题:

简述保持过程中的复述策略。


正确答案:
答:(1)及时复习。(2分)
(2)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1分)
(3)复习形式多样化。(1分)
(4)画线。(1分)

第9题:

简述影响学生有意注意的因素。


答案:
解析:
(1)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随意注意越易于引起和维持。(2)对兴趣的依从性。生动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随意注意。对活动结果的间接兴趣能够维持人们稳定而集中的注意。
(3)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随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还和活动是否正确组织有关。有些人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起居饮食很有规律。这样,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他能全神贯注地工作。把智力活动与某些外部活动结合起来,也有利于注意的维持。
(4)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随意注意受到过去知识经验的制约。一方面人们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和活动,可以自动地进行加工和操作,无需特别集中的注意;另一方面,人们想要在活动中维持自己的注意,又和他们的知识经验有一定关系。
(5)对人格的依从性。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比较容易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与任务;相反,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人,不可能有良好的随意注意。

第10题:

注意规律(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教学中的运用(怎样在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正确答案:(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①首先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的因素,如保持教室的安静②其次,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如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③再次,要考虑学生本身状态,如不易过度疲劳,讲课内容符合学生要求,引起学生无意注意。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①一方面要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越容易集中。②另一方面要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如课堂提问。③同是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间接兴趣。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①如上课之初教师听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转移带本节课上来,形成有意注意。②讲授新的内容时,设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③讲授重点和难点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形成有意注意,等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