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基坑地下含水层为颗粒较粗的砂砾地层,施工期降低其地下水位宜采用

题目

某基坑地下含水层为颗粒较粗的砂砾地层,施工期降低其地下水位宜采用( )排水法。

  • A、管井 
  • B、真空井点 
  • C、喷射井点 
  • D、电渗井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土质基坑工程中,属于管井降水适用条件的是()。

A.第四系含水层厚度大于5.0m
B.含水层渗透系数K宜大于1.0m/d
C.基坑边坡不稳,易产生流土、流砂、管涌现象
D.地下水位埋藏小于6.0m,宜用单级真空点井
E.基坑地下水位超出基础底板或洞底标高不大于2.0m

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管井降水的适用条件。管井降水的适用条件包括:(1)第四系含水层厚度大于5.0m;(2)含水层渗透系数K宜大于1.0m/d。

第2题:

某基坑深度大、土质差、地下水位高,其土壁支护宜采用(  )。

A.放坡开挖
B.H型钢桩
C.水泥土搅拌桩
D.地下连续墙

答案:D
解析:
土壁支护的类型有加固型支护、支护型支护和混合型支护。支护型将支护墙(排桩)作为主要受力构件,包括板桩墙、排桩、地下连续墙等;加固型充分利用加固土体的强度,包括水泥搅拌桩、高压旋喷桩、注浆、树根桩等;混合型是将支护型和加固型混合使用,以解决复杂基坑问题。由于题干中的基坑深度大、土质差且地下水位高,应采用适用于开挖深度大有地下水的大型基坑的地下连续墙的土壁支护方式,而一般的支护不能保证其安全性。

第3题:

浅埋暗挖法施工时,如果处于砂砾地层,并穿越既有铁路,宜采用的辅助施工方法是( )。

A.地面砂浆锚杆

B.小导管注浆加固

C.管棚超前支护

D.降低地下水位


正确答案:C

第4题:

采用井点排水方法时,应满足的条件包括( )。
A、井点管距坑壁不得小于1.0~1.5m
B、井点间距应为1.0~2.5m
C、滤管应埋在含水层内并较所挖基坑底低0.9~1.2m
D、滤管应埋在含水层内并较所挖基坑底低0.6~0.9m
E、集水总管标高宜接近地下水位线


答案:A,B,C,E
解析:
D的正确说法是滤管应埋在含水层内并较所挖基坑底低0.9~1.2m。参见教材P138。

第5题:

(2010年)在不满足边坡防渗和稳定要求的砂砾地层开挖基坑,为综合利用地下空间,宜采用的边坡支护方式是()。

A.地下连续墙
B.地下沉井
C.固结灌浆
D.锚杆加固

答案:A
解析:
对不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松散土层,如砂和沙砾石地层等,可挖除,也可采用固结灌浆、预制桩或灌注桩、地下连续墙或 沉井等加固;对不满足抗渗要求的,可灌水泥浆或水泥带土浆,或地下连续墙防渗;对于影响边坡稳定的,可喷混凝土护面和打土钉支护。

第6题:

某基坑地下含水层为颗粒较粗的砂砾地层,施工期降低其地下水位宜采用( )排水法。
A.管井
B.真空井点
C.喷射井点
D.电渗井点


答案:A
解析:
管井排水法适用于渗透系数较大、地下水埋藏较浅(基坑低于地下水位)、颗粒较粗的砂砾及岩石裂隙发育的地层。

第7题:

砂土地层中,开挖深度为14m、地下水位经井点降低至基坑底面以下的基坑,宜采用的支护形式是()。

A、水平挡土板
B、垂直挡土板
C、水泥土搅拌桩
D、土钉墙

答案:D
解析:
【考点】矿业工程基坑支护形式及其应用【解析】基坑(槽)支护结构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土壁,此外,钢板桩、混凝土板桩及水泥土搅拌桩等围护结构还兼有不同程度的隔水作用。基坑(槽)支护结构的形式有多种,根据受力状态可分为横撑式支撑、重力式支护结构、板桩式支护结构等。水平挡土板和垂直挡土板属于横撑式支撑,多适用于开挖较窄的沟槽,水平挡土板支撑,挖土深度可达5m;对松散和湿度很高的土可用垂直挡土板式支撑,其挖土深度不限。水泥搅拌桩支护结构是一种重力式支护结构。它是通过搅拌桩机将水泥与土进行搅拌,形成柱状的水泥加固土(搅拌桩)。这种支护墙具有防渗和挡土的双重功能。由水泥土搅拌桩搭接而形成水泥土墙,它既具有挡土作用,又兼有隔水作用。它适用于4~6m深的基坑,最大可达7~8m。土钉支护工艺,可以先锚后喷,也可以先喷后锚。喷射混凝土在高压空气作用下,高速喷向喷面,在喷层与土层间产生嵌固效应,从而改善了边坡的受力条件,有效地保证边坡稳定;土钉深固于土体内部,主动支护土体,并与土体共同作用,有效地提高周围土的强度,使土体加固变为支护结构的一部分,从而使原来的被动支护变为主动支护;钢筋网能调整喷层与锚杆应力分布,增大支护体系的柔性与整体性。土钉支护适用于水位低的地区,或能保证降水到基坑面以下;土层为黏土、砂土和粉土;基坑深度一般在15m左右。根据试题给定的条件,该基坑的开挖深度为14m,横撑式支撑和水泥土搅拌桩无法满足支护要求,应采用土钉墙进行支护,故应选择答案D。

第8题:

某基坑深度大、土质差、地下水位高,其土壁支护宜采用(  )。

A、放坡开挖
B、H型钢桩
C、水泥土搅拌桩
D、地下连续墙

答案:D
解析:
常见的基坑支护型式主要有:①排桩支护,②桩撑、桩锚、排桩悬臂;③地下连续墙支护,地连墙+支撑;水泥挡土墙;④钢板桩:型钢桩横挡板支护,钢板桩支护;⑤土钉墙(喷锚支护);⑥逆作拱墙;⑦原状土放坡;⑧基坑内支撑;⑨桩、墙加支撑系统;⑩简单水平支撑;钢筋混凝土排桩;上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方式的合理组合等。由于基坑深度大、土质差、且地下水位高,一般的地基处理不能保证其安全性,而地下连续墙或连续墙与土层锚杆结合支护适用于开挖深度大有地下水的大型基坑。

第9题:

在不满足边坡抗渗和稳定要求的砂砾石地层开挖基坑,为综合利用地下空间,宜采用的边坡支护方式是()。

A:地下连续墙
B:地下沉井
C:固结灌浆
D:锚杆加固

答案:A
解析:
对不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松散土层,如砂和砂砾石地层等,可挖除,也可采用固结灌浆、预制桩或灌注桩、地下连续墙或沉井等加固;对不满足抗渗要求的,可灌水泥浆或水泥黏土浆,或地下连续墙防渗;对于影响边坡稳定的,可喷射混凝土或用土钉支护。

第10题:

轻型井点降水的适用条件( )。

A黏土、粉质黏土、粉土的地层
B含水层渗透系数K宜大于1.0m/d
C第四系含水层厚度大于5.0m
D基坑地下水位超出基础底板或洞底标高不大于2.0m

答案:A,E
解析:
轻型井点降水的适用条件:
黏土、粉质黏土、粉土的地层;
基坑边坡不稳,易产生流土、流砂、管涌等现象;
地下水位埋藏小于6.Om,宜用单级真空点井;当大于6.0m时,场地条件有限宜用喷射点井、接力点井;场地条件允许宜用多级点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