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歌舞的产生及其代表作

题目

苏区歌舞的产生及其代表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面不属于刘天华代表作的是()。

  • A、《光明行》
  • B、《空山鸟语》
  • C、《歌舞引》
  • D、《二泉映月》

正确答案:D

第2题:

20世纪30年代“学堂歌舞”的代表作及其作为美育教育的社会作用.


正确答案: 20世纪30年代,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学堂歌舞。由黎锦晖等人创作的学堂歌舞,音乐曲调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乐曲与歌词结合密切,朗朗上口,易于流传。作品内容与当时社会生活结合很紧,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心声。如宣传因材施教的儿童歌舞剧《小小画家》;教育孩子诚实,富于同情心,热爱小动物的《麻雀与小孩》;教育孩子团结友爱的《三蝴蝶》(图150);倾诉孤儿悲惨遭遇和痛苦心情的《可怜的秋香》等等,都曾在学堂美育教育中起到过良好的作用。这些歌舞在全国流传,甚至传播到偏僻的城镇,成为对孩子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

第3题:

()是斯密的代表作,阐明了财富的起源及其产生和增长的条件。


参考答案:《国富论》

第4题:

乔羽幼儿歌舞剧的代表作品是()

  • A、《鲤鱼妈妈》
  • B、《森林的宴会》
  • C、《湖》
  • D、《果园姐妹》

正确答案:D

第5题: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退出()开始长征。

  • A、豫皖苏区
  • B、湘鄂川黔苏区
  • C、川陕苏区

正确答案:A

第6题:

初唐四杰及其代表作。


正确答案: “初唐四杰”是指我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的代表作品有:王勃的《滕王阁序》、骆宾王的《咏鹅》、卢照邻的《长安古意》、杨炯的《从军行》。

第7题:

苏区歌舞的产生及其代表作


正确答案: 苏区歌舞是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红色根据地生成的艺术品种,它积极配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任务,排演了具有鲜明革命思想的作品,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组织群众普遍开展土地革命,动员青年参军,妇女放足等方面的作品,其中有不少对革命胜利之后美好生活憧憬的舞蹈作品,苏区歌舞的代表作品有:《红旗再起》、《分田歌》、《朱德来会毛泽东》、《打垮江西两只羊》、《缠足苦》、《八月桂花遍地开》、《当兵就要当红军》、《国际歌舞》、《连枪舞》、《军事舞》、《红缨枪舞》、《马刀舞》等。

第8题:

1929年到1930年,闽西苏区赣南苏区连成一片,发展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与赣东北苏区、浙西地区形成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 A、闽东苏区
  • B、闽东北苏区
  • C、闽北苏区

正确答案:C

第9题:

《九歌》()

  • A、是根据民间祭祀歌舞加工而成的
  • B、是宋玉代表作
  • C、共包括9篇
  • D、共包括11篇

正确答案:A,D

第10题:

金文的代表作品及其风格有哪些?


正确答案:商代前期金文的代表作有《戌嗣子鼎》《宰甫卣》等,笔画丰满柔韧,结体端庄沉稳,体势恢弘。西周金文比较盛行,主要有《毛公鼎》《散氏盘》等,风格多姿多彩,笔画遒劲峻拔,结体自然且变化多端,笔法圆润精严,行款疏密有致、朴茂雍容。西周晚期的金文使大篆发展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