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学堂歌舞”的代表作及其作为美育教育的社会作用.

题目
问答题
20世纪30年代“学堂歌舞”的代表作及其作为美育教育的社会作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20世纪30年代,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学堂歌舞。由黎锦晖等人创作的学堂歌舞,音乐曲调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乐曲与歌词结合密切,朗朗上口,易于流传。作品内容与当时社会生活结合很紧,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心声。如宣传因材施教的儿童歌舞剧《小小画家》;教育孩子诚实,富于同情心,热爱小动物的《麻雀与小孩》;教育孩子团结友爱的《三蝴蝶》(图150);倾诉孤儿悲惨遭遇和痛苦心情的《可怜的秋香》等等,都曾在学堂美育教育中起到过良好的作用。这些歌舞在全国流传,甚至传播到偏僻的城镇,成为对孩子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洋务学堂的创办对中国近代教育及其管理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

洋务派能顶住顽固派官僚的反对,突破封建教育的樊篱,率先引进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办起我国第一批新式学堂,不仅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新型的人才,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进程,而且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发展。


第2题:

( )的性质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从根本上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性质。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答案:A
解析:

第3题:

学校美育的核心内容是【 】

A.自然美育

B.艺术美育

C.社会美育

D.教育美育


正确答案:B
【考点点击】本题在2009年4月真题第8题考查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学校美育的核心内容。
【要点透析】艺术美来自现实美,但经过艺术加工后,比现实美更集中、典型,更具普遍性,因而艺术美育应成为学校美育的核心内容。答案【为B。

第4题:

20世纪30年代“学堂歌舞”的代表作及其作为美育教育的社会作用.


正确答案: 20世纪30年代,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学堂歌舞。由黎锦晖等人创作的学堂歌舞,音乐曲调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乐曲与歌词结合密切,朗朗上口,易于流传。作品内容与当时社会生活结合很紧,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心声。如宣传因材施教的儿童歌舞剧《小小画家》;教育孩子诚实,富于同情心,热爱小动物的《麻雀与小孩》;教育孩子团结友爱的《三蝴蝶》(图150);倾诉孤儿悲惨遭遇和痛苦心情的《可怜的秋香》等等,都曾在学堂美育教育中起到过良好的作用。这些歌舞在全国流传,甚至传播到偏僻的城镇,成为对孩子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

第5题:

人生美育的骨干是()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美育

D家庭美育和学校美育


B

第6题:

在教育过程中,许多学校要求教师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对学生的影响,这属于()。
A.艺术美育
B.自然美育
C.社会美育
D.教育美育


答案:D
解析:
学校的美育类型有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教育美育四种类型。
(1)艺术美是一种以现实美为基础,但是又经过艺术加工,因而高于现实美的美的形态。 艺术美育则是指以艺术美为内容的美育活动。(2)自然美育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通过自然美 的鉴赏,使学生了解自然美的特征,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和理解能力;通过自然美的欣赏开阔 视野,增加知识,陶冶性情;通过自然美的欣赏,尤其是一些人化的自然美的欣赏,增强学生热 爱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3)社会美也叫生活美,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美的形 态。社会美育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同时社会美具有较大的实践性,应 当努力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中发现生活之美,并努力创造社会美。社会美育还应 当引导学生对于人格美的向往与追求,实现心灵美与形体美的统一。(4)教育美育是说要使全 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在教育过程中,许多 学校要求教师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对学生的影响,就属于教育美育。本题选D。

第7题:

对于美育的性质,教材的观点是()

A美育是艺术教育

B美育是美的价值的教育

C美育是情感教育

D美育是生命教育


C

第8题:

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有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

A.形式美育

B.生活美育

C.教育美育

D.家庭美育


正确答案:C

第9题: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设()作为学前教育的专门机构。
蒙养院

第10题:

苏区歌舞的产生及其代表作


正确答案: 苏区歌舞是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红色根据地生成的艺术品种,它积极配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任务,排演了具有鲜明革命思想的作品,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组织群众普遍开展土地革命,动员青年参军,妇女放足等方面的作品,其中有不少对革命胜利之后美好生活憧憬的舞蹈作品,苏区歌舞的代表作品有:《红旗再起》、《分田歌》、《朱德来会毛泽东》、《打垮江西两只羊》、《缠足苦》、《八月桂花遍地开》、《当兵就要当红军》、《国际歌舞》、《连枪舞》、《军事舞》、《红缨枪舞》、《马刀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