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考虑其有积极退赃并检举他人犯罪的

题目

王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考虑其有积极退赃并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法院决定宣告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又查获王某在被判决诈骗罪之前还犯有交通肇事罪。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处理。

  • A、不撤销原判决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 B、不撤销原判决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
  • C、撤销原判宣告的,以惯犯从重处罚
  • D、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因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考虑其有积极退赃并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3年。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发现甲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又犯交通肇事罪。对甲应当

A.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

B.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C.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D.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A

第2题: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适用缓刑:( )

A.王某于1995年因参与破坏国家统一的活动,而被判处拘役三个月,2003年又因参与颠覆国家政权的活动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B.张某于2001年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刑满释放后,又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C.赵某于1996年因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刑满释放后,于2003年又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D.周某于2002年因重大责任事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


正确答案:C
【考点】量刑情节的适用
【解析】A项是累犯,不适用缓刑,错误。刑法第7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故B、D错误,C正确。

第3题:

党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应给予开除党籍处分:____。

A、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B、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C、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D、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E、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一年以上(不含一年)有期徒刑的


正确答案:ABC

第4题:

王某因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人民法院在量刑时考虑到王某有积极退赃并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不久,王某又犯交通肇事罪。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A.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
B.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C.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D.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答案:A
解析:
《刑法》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依照这条规定和刑法原理,王某在缓刑考验期满后犯交通肇事罪,不应当撤销缓刑。《刑法》第65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王某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不符合“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的条件,且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故不成立累犯。故A项正确。

第5题:

王某因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考虑其有积极退赃并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3年。考验期满内,王某又犯交通肇事罪,但在考验期内未被发现,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又查获(未过追诉时效)。对王某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

A.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

B.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C.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D.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C
王某行为不构成累犯。只要在考验期又犯新罪的,不论是否在考验期发现,如果尚未超过追诉时效的,都应当撤销缓刑,数罪并罚。

第6题:

第 56 题 汪某因共同盗窃犯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人民法院量刑时考虑到汪某有积极退赃和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不久,司法机关查获汪某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曾盗窃价值约六千余元的财物。对汪某应当如何处理?(  )

A.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B.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C.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D.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量并罚


正确答案:C
根据《刑法》第77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新发现的罪做出判决,把前罪与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69条(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选项C正确。

第7题:

王某(17岁)因犯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缓刑考验期内,又犯绑架罪,依法应当判处有期徒刑10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是累犯 B.王某实际执行7年以后,可以被假释 C.对王某依法应当撤销缓刑,根据“先减后并”的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D.对王某依法应当撤销缓刑,将盗窃罪有期徒刑1年和绑架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D
根据《刑法》第65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王某犯后罪是尚未满18周岁,因此不是累犯,而且前罪判处的是缓刑, 刑罚尚未执行,因此也不可能构成累犯。根据《刑法》第81条第2款的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 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 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王某虽然不构成累犯,但是,因犯绑架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依法不能 适用假释。王某盗窃罪所判的1年有期徒刑因被宣告缓刑,刑罚尚未执行,因此不存在“先减后并”的问 题,而应该撤销缓刑,直接数罪并罚决定执行的刑期即可。故C选项说法错误,D选项说法正确。

第8题:

下列情况中,可适用假释的是:( )

A.姜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1980年刑满释放后,1983年又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过程中确有悔改表现

B.张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执行中确有悔改

C.王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执行中确有悔改

D.方因诈骗罪被判处拘役,执行中确有悔改


正确答案:C
【考点】假释
【解析】假释的对象条件限制:累犯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10年以上,包括本数。假释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罪犯,故D不选。

第9题:

王某因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人民法院在量刑时考虑到王某有积极退赃并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又查获王某在缓刑考验期满后不久又犯交通肇事罪.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

A.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

B.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C.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

D.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A
30.A[解析]《刑法》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f1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根据《刑法》第76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没有本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故王某在缓刑考验期满后犯交通肇事罪,不应当撤销缓刑.根据《刑法》第65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可见累犯要求前后两罪都是故意犯罪.而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故不成立累犯.故A项正确.

第10题:

对下列哪些罪犯可以假释?( )

A.张某犯了侮辱罪,因为是累犯,被从重判处3年有期徒刑
B.王某因强奸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
C.李某因抢劫罪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
D.赵某因放火罪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

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对哪些犯罪人不允许假释。我国《刑法》第81条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