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萧友梅在音乐教育方面所作的贡献。

题目

简述萧友梅在音乐教育方面所作的贡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萧友梅音乐教育贡献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1927年创办上海国立音乐院,1929年改名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由萧友梅担任校长。
②萧友梅特别重视教师队伍,中国教师不仅具有高等学校毕业的学历,而且大多还有国外留学的经历;外籍教师也是真才实学的音乐家。
③重视教学,对师生的课外艺术实践特别是演出相当重视,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具有高素质的音乐人才。

第2题:

简述萧友梅在音乐教育方面所作的贡献。


正确答案: (1)创办、管理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培养专业音乐人才。
①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
②确立了较合理、完备的教学体制及课程设置;
③重视师生的艺术实践。
(2)编写音乐教材。萧友梅除了承担大量的管理工作以外,还担任了不少课程的教学,并编写了相关教材,如《普通乐学》《和声学纲要》等。
同时,他还非常关心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亦编写了大量供普通音乐教育用的教材。

第3题:

被誉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宗师”的是()。

A萧友梅

B赵元任

C蔡元培

D贺绿汀


A

第4题:

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为()、萧友梅,他们是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先驱,将乐歌时期的填词创作提高到了专业音乐创作的水平。


正确答案:李叔同

第5题:

以下属于音乐教育家萧友梅编写的教材有()

  • A、《新歌初集》
  • B、《普通乐学》
  • C、《旧乐沿革》
  • D、《东方音乐史》
  • E、《和声学纲要》

正确答案:B,C,E

第6题:

萧友梅对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历史贡献。


正确答案: 萧友梅是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创办者和首任校长。他在专业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教材,教法,音乐创作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培养了大量本土的专业音乐人才,中国的专业音乐作曲也自他而始,改变了中国历史上音乐的“集体创作”和“依曲填词”的创作传统。

第7题:

萧友梅


正确答案:字雪朋,号思鹤,广东中山县人,早年去日本学习教育及钢琴,并加入同盟会,1912年赴德学习音乐,并以中国古代乐器考一文获得博士学位。他是我国专业音乐教育之先驱,对五四时期的音乐做出了突出贡献。它还是重要的作曲家,所作的工作在歌曲和器乐领域都由开拓性的意义。

第8题:

萧友梅一生对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正确答案:1、生平:萧友梅(1884~1940)早年去日本学习教育和钢琴,并加入同盟会,1913年赴德留学,学习作曲理论及教育,1922年经他提议,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正式改建为“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1927年秋在上海正式成立了我国第一所正规的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乐学院”。1929年改名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2、贡献:
1)音乐教育方面,是我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先驱。参与组建北京三所早期音乐教育机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关心中小学教育发展,编写教材和作品;20世纪30年代以后,致力于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建立,在国立音专确立了较为完整、合理的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网罗中外优秀音乐家任教,使国立音专成为当时有相当规模和水平准的中国最高音乐学府;在教学上贯彻蔡元培“兼收并蓄”的方针。
2)音乐创作方面(特别是学校歌曲创作)是他最主要的领域。创作了很多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分别收在三本教材性的曲集中,即《今乐初集》、《新歌初集》、《新学制唱歌教材书》;创作了一些提供给一般群众演唱的歌曲,如《卿云歌》、《华夏歌》等;器乐作品《D大调弦乐四重奏》、钢琴曲《哀悼进行曲》、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这是我国第一首按照西方模式所写的管弦乐曲。

第9题:

简述萧友梅对中国近代音乐的贡献。


正确答案:萧友梅是中国近代专业音乐专业音乐教育的先驱,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他对于中国新音乐的贡献以音乐教育为最突出,曾与杨仲子等人创立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修科并任科主任,还担任了北京大学传习所教务主任,北京国立艺专音乐系主任。在蔡元培的支持下,1927年在上海创办了国立音乐院。这是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为音乐教育事业与培养专业音乐人才奠定了基础。

第10题:

简述萧友梅的代表作、贡献。


正确答案:萧友梅:广东中山县人,1901年去日本学习教育及钢琴并加入“同盟会”。1912年赴德学习音乐并获博士学位。他是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先驱、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也是近代专业音乐创作的主要开拓者和主要作曲家,被称为中国现代音乐之父。代表作有声乐曲《问》、《南飞之雁语》、《“五四”纪念爱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