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语文课程在教育中的特点

题目

简述语文课程在教育中的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语文课程呈现了一下阶段特点:50年代末,语文课程政治化;60年代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培养读写能力;十年动乱时期,在极左思想指导下,否定语文课程;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语文课程开始全面进行改革,朝着全面培养语文能力、注重提高素质的方向前进;90年代,大力推进语文素质教育;进入新世纪,开始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总之,建国以来,语文课程在曲折前进中有所发展,在不断改革中逐步完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表述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活力的语文课程。

A.力争全面整体把握教学内容

B.正确理解文本传递信息

C.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

D.尽力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正确答案:C

第3题:

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是___________、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___________及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正确答案: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4题:

简述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 


正确答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第5题:

简述教育实验中因素设计的特点。


正确答案: 因素设计的特点是将实验中每个变量的各个水平都结合起来进行实验,设计至少需要两个自变量,每一自变量至少有两种层次。这种设计不是单因素设计的简单组合,而是更真切表现教育实际现象和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有更好的外在效度。
因素设计只需一个设计,经济方便,并非要对每一自变量都提供不同的设计,且可以研究变量间的交互作用。
理论上,因素设计可以有任意数目的自变量,而且每一自变量可以有任意数目的水平,但随着自变量和水平的增加,分组的数目也迅速增加,交互作用就更复杂,解释起来也更困难。

第6题:

首次把“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中的文件是()。

A、2000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B、1992年的《义务教育大纲》

C、200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D、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参考答案:C

第7题:

简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答案:
解析: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l6次左右。

第8题:

关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新课标”中正确的表述是( )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B.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C.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D.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正确答案:ABCD

第9题:

简述中国封建社会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中国封建社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历时最长,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也最具特色。
其基本特点是:
1.先教蒙学读物,集中识字;
2.然后学习以“五经”“四书”为主题的儒家经典;
3.以文选作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

第10题:

简述与语文课程性质相关的语文学习特点。 


正确答案: ①学习中要运用各种思维形式;
②学习具有阶段性;
③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④重视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