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评“五四”新文化运动。

题目

试评“五四”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从第2卷第1号起更名《新青年》)。它一出刊,便以对西方近代民主自由学说的热情宣传,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尖锐批判而引起了知识界的巨大反响,被公认为近代以来规模空前的新一轮文化启蒙运动的开始。这场文化启蒙运动史称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初期(1915~1919年)内容有三个:提倡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自然科学和人们对生活的理性态度为基本内容的民主与科学观念;反对以儒学的传统伦理政治观念为核心的封建主义旧道德;反对以文言文为传统形式的贵族性的封建礼教式的旧文学,提倡以白话文为新形式的现实主义的干民新文学。五四新文化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辛亥之后政治思想领域的封建复古思潮,有力地抨击了从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所承继下来的愚昧、迷信、盲从、虚伪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从而在知识界掀起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思想解放潮流。
五四新文化的初期阶段,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按照列宁主义的理论路线获得成功的。十月革命在中国的政治传播,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基础,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了双重的理论基础和政治基础,这就决定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必然要发生分裂。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知识界,尤其是对以大、中学校学生为主体的中等知识阶层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大加强了他们的国家主人翁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知识分子的觉悟,爱国主义的张扬,必然要导致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掀起的思想启蒙,向新的社会政治改造运动转化。五四爱国运动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契机。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极大地锻炼了五四时期的中等知识阶层。一方面,他们更加积极地组织起来,为实现改造社会的理想而斗争。这一时期先后出现的青年知识分子社团主要有国民杂志社(1918年10月)、新潮社(1918年11月)、新民学会(1918年4月)、觉悟社(1919年9月)、利群书社(1920年1月)、改造社(1919年 12月)、少年中国学会(1919年7月)等。另一方面,他们更加主动自觉地倾向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并且有目的地在工人群众中展开了初步的宣传教育工作。1920年初,陈独秀、李大创曾经考虑筹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中断了五四以前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简述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正确答案:(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3)他们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第3题:

五四时期中1915年5月-1915年6月被称为()。

A、新文化运动发起

B、小五四

C、大五四

D、五四运动


答案:B

第4题: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什么?


正确答案: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第5题:

新诗指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


正确答案:白话诗

第6题:

试评述《新青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并以此为例,简述报刊传媒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的意义。


正确答案: (1)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提倡白话文与平民文学。
在现代出版体制下,报刊传媒是知识分子的舞台。知识者的声音通过报刊等媒介发出。因此,这些媒介往往是承载社会文化的平台。同时,一家成熟的刊物拥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编辑阵容,知识分子根据相似的理想与追求结成小团体,现代思想史上较为著名的文学社团和文化团体往往以某份刊物为核心聚集在一起,这有利于彼此之间的交流。另外,在一些思潮流派云集的年代,彼此间的论争和驳难有助于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

第7题: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


正确答案: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第8题:

长期以来,学术界形成一种成见,将新文化运动仅仅理解为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派,而将梁漱溟等人视为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或排除在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偏见。按照这种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只能是激进,只能是反传统,而一当人们发现传统其实是并不能完全被否定的,“全盘西化”此路不通时,便会回头质疑“五四”、否定“五四”。

本段文字意在表明( )。

A.“五四”新文化运动并不激进

B.人们质疑“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原因

C.学术界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理解是错误的

D.人们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认识其实是一个后知后觉的过程


正确答案:C
C [解析]意图推断题。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对关键词的把握,注意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第一句中“固定的成见”、“极大的偏见”和第二句中“按照这种理解”,那么很明显作者的观点即是对学术界这种理解的批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作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并不仅仅包括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派,但并不等于作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不激进,A项错误;文段中介绍了人们质疑“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原因,但作者并没有简单对其进行说明,而是针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再次否定,B项错误;D项是以对个别现象的概括充当主旨,错误。

第9题: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依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 B、五四运动的成功是工商学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 C、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
  • D、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正确答案:C

第10题:

问答题
试评述《新青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并以此为例,简述报刊传媒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的意义。

正确答案: (1)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提倡白话文与平民文学。
在现代出版体制下,报刊传媒是知识分子的舞台。知识者的声音通过报刊等媒介发出。因此,这些媒介往往是承载社会文化的平台。同时,一家成熟的刊物拥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编辑阵容,知识分子根据相似的理想与追求结成小团体,现代思想史上较为著名的文学社团和文化团体往往以某份刊物为核心聚集在一起,这有利于彼此之间的交流。另外,在一些思潮流派云集的年代,彼此间的论争和驳难有助于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