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道次第对我们来讲有何必要?请引用公案进行说明。最终可得出什么

题目

了解道次第对我们来讲有何必要?请引用公案进行说明。最终可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记得阿底峡尊者来藏地时,曾将从人身难得到往生法之间的道次第,秘密传授予仲敦巴。仲敦巴不解地问:“为什么您对其他弟子传授密咒,而对我传这个道次第呢?尊者回答:“除你之外,我没有找到可以托付这个法的人了。”以此缘起,促敦巴成为继承阿底峡尊者之后的法主,弘法利生事业极为广大。
还有,噶当派普穹瓦尊者曾问金厄瓦尊者:“一种通达五明、具足五通、获得八大悉地,一种是道次第在心中生起,您会选择哪一个?”金厄瓦尊者答道:“不要说道次第在心中生起,甚至仅仅是产生‘道次第确实如此’的胜解,也应当选这个。过去我们曾无数次通达五明、具足五通、获得八悉地,然而都没有脱离生死轮回。如果获得了对道次第的定解,则必定能从轮回中解脱出来!”
因此,我们浊世众生不应先高攀大法,务必从加行修起,一方面了解它的法义,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引导一个一个地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引用教证和公案说明:获得菩提心之后,就不会堕入恶趣。


正确答案: 教证:法王如意宝说:“什么时候自相续中生起无伪的菩提心,从此之后你绝对不会堕入三恶趣。”
公案:世尊曾经转生为地狱众生嘉瓦谢达,在拉火马车时,看到同伴嘎玛热巴拉不动马车,狱卒气急败坏地用火锤击打它,于是对其生起菩提心。当它准备代替同伴拉车时,狱卒边用铁锤殴打它边说“众生感受各自业力谁有办法”。刹那间,嘉瓦谢达转生到三十三天。

第2题:

供养衣服有什么功德?请以其他公案加以说明。


正确答案: 以清净心供养衣服,生生世世可获得特别庄严的身相。
如《百业经》中的金色比丘尼,她前世是一下劣种姓的人家生下一个具十八丑相的女孩,被驱出家门流浪街头四处行乞,每日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又染上严重的麻风病。后来,给孤独长者见她无衣蔽体,就给她一件衣服。她见到佛陀后,生起极大信心,把身上脏血垢染的衣服脱下来,以清净心供养佛陀,且于佛前无比欢喜地合掌祈祷,在对佛生起欢喜心中去世。她死后转生为当地一商主之女,诞生时端庄异常,身色金黄,故取名“金色”。七岁时对佛生起信心,恳求父母同意她在释迦教法下出家。她出家后昼夜精进,很快灭尽烦恼,获得罗汉果位,具大神通。

第3题:

在学习“轮回过患”之前,为什么要先确信前世后世存在?请举例说明,其他宗教对此持何态度?了解这些有什么必要?


正确答案: 如果不能确信前世后世的存在,就自然会对此半信半疑。对前世后世的存在都抱有犹豫、怀疑的态度,那么厌离轮回,希求解脱就成了空话,佛法的功德无法融入相续。
关于前世后世之说,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世界各大宗教中。比如,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梨俱吠陀》一书中,已暗示人死后有灵魂的归处;后来的《奥义书》、《薄伽梵歌》中,记载着纯熟的轮回思想。在西方,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灵魂之说,也作了积极研究。例如柏拉图就提出:人死后依照生前所作善恶,转生为人或其他生物...
了解这些,对前世后世在道理明白了,就不会始终心存怀疑、以分别念产生种种邪见。确信了,修法就容易成功。

第4题:

非天要感受什么样的痛苦?请引用公案详细说明。


正确答案: 非天要感受就像人中的富翁一样,尽管有钱有势,但内心被嗔心之火燃烧着、被嫉妒心之水冲击着、被烦恼之风吹动着,在各种痛苦中不能自拔,根本无有快乐可言。非天嫉妒心极为粗重,就是在自己的范围内,区域与区域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也总是争斗不息,格格不入,始终在战火纷飞中过日子。
在很多经论中都提到,阿修罗看见居于上方的天人财富受用尽善尽美,一切所需都是从如意树而生,于是嫉妒得不得了。更令他们怒火中烧的是,如意树的树根竟然长在自己境内...在这种嫉妒心的驱使下,阿修罗忍无可忍,身披盔甲、手持兵刃,全副武装前去与天人决一死战...

第5题:

请举例说明,对无常生起定解的界限是怎样的?这些公案对你有何触动?


正确答案: 应像喀喇共穹格西那样。格西在后藏的觉摩喀喇山修行时,岩洞口有一荆棘丛,常挂到他的衣服。开始他想砍除,但转念一想:“唉,我也许会死在此山洞中,不知是否再有出去的机会,还是将修行妙法放在首位吧。”当他再次出没时,又想“不知道能否再返回这个山洞”,于是一直没有砍荆棘丛。就这样,他连续在这个洞里修行了多年,最后已经获得了成就,可依然没有砍除荆棘丛。
我们应当珍惜眼前的时光,正如陶渊明在诗中所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在没有生起不加改造的无常观之前,就一定要在加行发心、正行观修时,千方百计调整自心。

第6题:

为什么说贪欲的过患相当可怕?请引用其他公案说明你对此问题的理解。


正确答案: 贪欲会给今生来世都会带来莫大的灾难:今生会遭受砍杀、捆缚等痛苦,来世则会堕入地狱等处。如《本师传》中云:“贪欲如嗔蛇,毁坏今来世,智者不应依。”其他佛经中也说:“欲妙之奴遭剖剁,砍头挖眼断手足,贪欲令堕众生狱,令转饿鬼与旁生。”佛陀在《方广庄严经》中,还用毒叶、宝剑、火焰等比喻阐述了贪欲的危害。所以要明白,如果贪心增长,一切苦恼都会出现。

第7题:

修行时如何才能做到松紧适度?请引用公案、教证加以说明。这与世间的做法是否相违?对此你有哪些体会?


正确答案: 《前行》中有个有关昼辛吉尊者的公案:从前,阿难尊者教诫昼辛吉修法时,昼辛吉有时紧张过度,有时异常松懈,而未能生起任何修法的境界。于是他便前去请教世尊。世尊问:“昼辛吉,你在家时擅长弹琵琶吗?”他回答:“极为擅长。”世尊又接着问:“那你弹奏时所出的妙音,是在琴弦极度绷紧时发出,还是在琴弦十分松弛时发出呢?”昼辛吉呈白道:“这两种情况都不是。只有琴弦松紧适度时,才能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
世尊教诲说:“那么,你修心也与之相同。”
这与世间的做法也不相违。世人也提倡有松有紧、劳逸结合,如《礼记》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张,指拉紧弓弦;弛,指放松弓弦。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良方。
做任何事都要有一种窍诀。比如企业管理或寺院管理,管理人员如果太严格,什么都按照规矩办事,条条框框理得非常清楚,那可能太紧了,大家都呆不住,全部跑光;如果太松了,什么规矩都没有,整个组织无头无尾,谁也不愿意呆在那里。所以,无论是修行还是作管理人员时应该掌握分寸。

第8题:

具备正念有什么功德?请引用教证进行说明。


正确答案: 《宝髻经》中说:“正念能阻止一切烦恼,正念能制止一切魔业,正念可使我们不入歧途和恶道,正念犹如一扇门,能隔绝心和心所的所有烦恼不让其进来。”佛陀在《华严经》中也说:“又若燃法灯,正念坚固器,慈爱无垢光,净除三毒暗。”

第9题:

我们为什么要精进?请以教证、公案、进行说明。


正确答案: 1)教证: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说:“功德皆随精进行,福慧二种资粮因。”《摄集经》中说:“精进不灭百法德,获得无边佛慧藏。”无著菩萨也说:“成就菩萨功德法的唯一因,就是精进。”
2)公案:为海比丘七日成就阿罗汉果的故事。

第10题:

我们应当怎么样对道友观清净心?这是基于什么理论?请引用教证加以说明。


正确答案: 应视道友为佛菩萨。
闻法道友表面上虽有贪嗔痴等各种过失,但每一个人无不具足如来藏。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云:“一切诸众生,皆具如来藏。”弥勒菩萨通过三个理证成成立“故说诸众生,具有如来世藏”。同时,他们获得了珍宝人身,又幸运地遇到了具法相的善知识,承蒙善知识以方便摄受,拥有听受佛法的机缘,可以说这些人都是未来佛。未来佛和现在佛本体上也没什么不同,只不过是时间尽早而已。
《喜金刚·二观察续》亦云:“众生本为佛,然为客尘遮,垢净现真佛。”众生本是相好圆满的佛陀,然而犹如天空被乌云遮盖一样,众生的佛性被无明烦恼障蔽了,所以在轮回中显得愚笨、迷茫、有烦恼,实际上若能认识到心的本来面目,马上就可以现前佛的一切功德。因此,我们不要将道友看成是坏人,理当互相观清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