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乘修行人,对名声应持什么态度?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题目

作为大乘修行人,对名声应持什么态度?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大乘修行人而言,什么才是最快乐的?


正确答案: 只要众生远离痛苦、获得快乐,这就是大乘修行人最快乐的事情。或者说,在大恩上师座下享受佛法的甘露美味,也是最快乐的。

第2题:

对大乘修行人而言,什么才是最快乐的?你觉得真是这样吗?


正确答案: 只要众生远离痛苦、获得快乐,这就是大乘修行人最快乐的事情。或者说,在大恩上师座下享受佛法的甘露美味,也是最快乐的。

第3题:

有些修行人,有一点点修证境界,受到别人的恭敬赞叹,就自以为是、傲气冲天,认为“我什么都可以做了”。对于这种人,你怎么看待?要想避免自己像他这样,应当怎么做?你平时做了吗?


正确答案: 这种人真正是鬼迷心窍、着了魔!
由此,我们应时常虔诚祈祷莲花大士、二十一度母,远离邪魔控制。应恒时修习死亡无常,审察自相续的过失。作为一个修行人,不需要过大的名声、过多的财富,只要有基本的生活资具就足够了,故当常常身居低位,行为如理如法。华智仁波切说过:“如理修法,方可弘法利生。”
平时做得不够好,所以愿莲师加持如理如实地闻思修行。

第4题:

作为大乘修行人,平时怎样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怎样对待周围每一个众生?


正确答案: 引导他们学习、趋入大乘佛法,如此一来,终有一天能够让他们获得解脱,如果获得了解脱,不仅仅是这辈子的痛苦,乃至生生世世的痛苦都从根本上断除了。

第5题:

在观修每一个引导时,如何观察修和安住修?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正确答案: 在修学的过程中不要忘记忘记祈祷和发愿,同时要把其中的内容逐字逐句记得清清楚楚,然后再进行思维和观修,这即是所谓的观察观和安住修。作为初学者,刚开始肯定不能直接安住,所以在修每一个引导时,首先应该观察修,然后观察与安住轮番修,最后才能自然安住——修什么样的法都是这样。
平时做得不够,愿如理修持。

第6题:

利益众生有哪两种途径?你觉得各自最好的方法是什么?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正确答案: 利益众生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利益众生,如放生、讲经传法、布施衣食财物等。另一种是间接利益众生,比如吃素、勤进闻思修行将自己的善根回向等。

第7题:

简而言之,护持正知正念是指什么?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正确答案: 于一切时中,以智慧再三审观身心三门之状态,这就是护持正知正念的要义。

第8题:

作为大乘修行人,平时是否可以跟别人谈论军事、政治、经济等世间话题?为什么?


正确答案: 本来政治、经济、军事等世间话题,能引发诸多贪嗔痴恶念,修行人应尽量断绝。但在弘法利生过程中,为了调伏和度化某些众生,可以随顺他们谈这些话题。虽然表面上行为不太如法,但如果真正能利益众生,也有一些开许。不过这时候一定要慎摄身心,断除贪执心念,以警醒之心恒念正法,观察外境如梦如幻的本质,而不为喧闹外境所转。

第9题:

护持正念的根本是什么?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正确答案: 护持正念的根本是依止上师,《札嘎山法》中说:“我们这些初学者,应当像谚语中所说的‘小孩拉着母亲的衣襟’一样,瞬间也不离开上师。”按照《毗奈耶经》的要求,修行人入门之后,最少十年不能离开上师。假如不具足这种因缘,有些大德说,那绝不能离开上师的教言,一定要经常提醒自己,用正念来约束自己。

第10题:

在闻法时,什么叫做法器之三过?此三过如何依次障碍闻、思、修?你平时具有哪些?今后打算怎么做?


正确答案: 一是耳不注如覆器之过;二是意不持如漏器之过;三是杂烦恼如毒器之过。第一种过失(耳不注如覆器之过),障碍闻慧,耳朵若没有好好专注,佛法不可能听进去;
第二种过失(意不持如漏器之过),障碍思慧,如果一点都没有记住,已经全部漏光了,则无法如实地思维法义;
第三种过失杂烦恼如毒器之过,闻法时,如果动机不良,心存贪图名誉、谋求地位、治愈疾病等过患;或者掺杂着贪嗔痴等妄念,佛法不但对自心无利,反而会变成非法,如同向有毒的碗中注入甘露一样,障碍修慧。